央广网

圆桌论坛:教育+创新

2017-12-14 16:53: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2月14日消息 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网主办的2017年度“中国教育+”央广教育盛典于12月14日在北京举行。本次教育盛典以“变革 智享 未来”为主题,聚力教育界专家学者、行业领袖、优秀机构,共同讨论加速变革的时代下,教育的内容品质和发展变革。青岛中德科技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永波、同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助理兼MBA中心主任施骞、51offer副总裁李健、邦海外副总经理、海外房产总监陆震东共同探讨教育与创新的火花,以下为圆桌论坛实录:

  张宝东:各位好,我是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张宝东,接下来开展的是两轮教育论坛。第一轮是关于教育+创新的,教育+创新是带来全球化视野中很多的机会,机会在座各位你们很熟悉,机会代表什么,首先有请四位嘉宾来到舞台中央。王永波先生、施骞先生、李健先生、陆震东先生,有请入座。 

  首先有请王先生您开始。

  王永波:各位朋友,我简单介绍一下我们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合作办学的特色。中德科技学院是我们教育部批准的合作办学机构,和郑州大学是一样的。它的合作办学性质决定它有一些办学特色,本身具有国际化特点,一个方面是管理模式上面,它是中外合作办学联合办学模式,是中方和德方两边的校领导和理事长组织的。还有就是“3+X”和“双助模式”。“3”是在国内学习语音和基础理论课,“X”是到国外一到两年,然后正常可以毕业。“双助”一个是语言,一个实践,这样一个经过我们培养就是国际复合型人才。第三个因为合作办学,决定就业是国际化的,比如说我们机械专业,在德国就业,正常在宝马,大众,我们化学专业在顶尖的企业就业,就业的薪资比国内高很多。

  张宝东:就业未来的途径和地点非常广泛,还有就是收入比较高。好,接下来有请同济大学经管学院施骞主任。

  施骞:各位来宾好,我介绍一下我们同济大学MBA的培养特色,我觉得我们的特色就是特别强调质量,因为我们当时同济一个出口的标准就是,当我们建校的时候就有一个标准,我们培养的学生到全球各大公司,包括德资的企业是录用的,成立的时候就是这个标准,这是我们的一个特色,就是强调质量。另外就是我们本身就是国际化的学院,对德合作、对欧的合作,对美的合作,北美的合作,包括和巴西一些商学院的合作,每年到我们这里学习的学生,国外的学生大概500多人到同济大学学习,到我们学院,所以我们国际化已经是,因为地处上海,我们也是一个优势,所以我们在国际化办学也是我们一个特色。

  张宝东:所以说两点值得各位关注,一个是同济大学的历史悠久,这个历史沉淀就非常多了。还有第二点国际化,第一体现在人多,第二体现在学生的来源特别复杂的。接下来有请李健先生。

  李健:我简单介绍一下我们51offer,51offer是一家有14年历史的,目前中国最大的在线留学服务公司,我们做留学行业的。我们中国第一个提出用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概念来解决用户留学需求的互联网企业,目前已经服务了几万个学生,我们最大的特色,我刚才提到,其实我们是用互联网的方法,互联网的技术,底层的逻辑算法,加上我们的数据库,然后做相应的智能匹配,用互联网技术帮助我们的中国留学生们获得一个最好的,最适合它的留学方案,并且成功送出去,这是我们的特色。

  我们其实和传统的行业,最大的区别就是说,除了我们机器能够帮助到我们人以外,我们还能够拥有很多互联网的工具,这些是我们传统留学行业不具备的,这些工具能够提高我们的效率,能够做到更快,更好,更方便,同时也是现在的科技AI的方向,我们也在这个方面进行相应的探索,未来希望产出更多方便中国留学生的互联网工具,让更多中国的孩子能够出去看看,增强他们的国际竞争力。

  张宝东:总结下来是这样几个内容,第一是一站式的出国留学服务,第二免费,也可以付费,付费当然就有不一样的体验了。还有第三点,借助现在科技化的发展,各位在这里可能会找到专属于你的不一样的留学体验,这个也是有别于其他公司的创新。

  陆震东:大家好,我们邦海外是一个以互联网+为基础,集合了海外房产投资,海外移民海外健康和海外房地产置业的综合服务平台。可以说是以教育行业的领军产品,从我们角度来讲,可能三大特点是可以和教育相结合的。第一是我们公司以合伙制为主的,我们吸引很多海外留学过来的留学生澳洲墨尔本大学等这些学校留学的学生为我们客户服务,如果客户想移民、留学、置业,我们回来的学生可以为他…

  第二个和我们教育结合的,上海北京有很多国际学校的择校服务,因为未来这些家长都希望把家长送到国外去,在国内又不想把这些孩子送出去,如何在国际学校读书,如何评测也是我们的服务体系。

  另外到适龄的孩子出国的时候,家长可能会有移居的打算,或者陪读的打算,我们从移民、安家、置业都有一系列的服务为他们提供保障,也算一个国际化的支持。

  张宝东:套用投资机构的一句话来说,陆先生在的机构更多是学后管理服务。无论在座的还是通过网络直播观看我们论坛的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发现论坛有一个大秘密,就是教育与创新的大秘密,六个字概括就是内容加渠道,加发展。内容就是王先生,施先生二位负责内容的,王先生是负责职业规划的,长期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管理。施先生则是在管理以及管理相关的咨询,甚至经济发展有独到的研究,这是内容层面的。接下来就是我们的渠道,51offer,他未来实现的就是各位你升学怎么办,要不要升学,怎么升学,就是未来和51offer进行长期的合作,找工作等等。再接下来就是更加长远的发展,未来个人的内心想法,个人内心的抱负怎么实现,还有发展可以联合发展,例如陆先生所在机构是不是可以和51offer提供更好的提供留学的服务。对人才的招募,是不是可以在校园方面和王先生,施先生进行合作。所以内容加渠道加发展的领域,不知道各位怎么看所在机构和学校未来的发展。或者更直观一点来说,就是各位你们希望未来校园或者公司的发展,是呈现一个什么样的态势,给你们的直接,无论是客户还是用户,甚至是学生提供什么样的体验呢?哪位先来分享一下。施先生要不您先来吧,您作为管理方面,如何规划这些优势项目呢?

  施骞:先说内容,我是从事教育20多年了,教学的内容,我们经常用一句话,一个是教学大纲,我们经常说的,首先是培养方案,然后教学大纲,在我们大学培养,每次都是研讨这个事情。以前我们读书的时候,老师其实整个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设计是以传统科技的,包括板书的,我们读书的时候粉笔字写的非常漂亮的老师都是我们佩服的,这个慢慢已经成为历史,成为经典。现在有很多的变化,所以我们在想内容和渠道,内容和学生发展是三位一体,多位一体有机的结合。

  所以我们重新思考我们内容,怎么依托于现在高科技的技术产品渠道,以及怎么服务于我们学生和校友,包括社会的发展来考虑这个问题。所以从大体系设置上,我一直在想,可能学校以后就是传输知识,同时凝聚知识的大平台。大平台里面可以服务于社会,可以服务于校友,可以服务于在职学生。学习方式,我们从渠道来讲,知识传播的渠道已经远远不是课堂和教室能够可以的,我们说以后大学的教室很可能是可以非常快速的,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多种形式给我们的学生,也可以说我们的用户提供各方面的知识传播,以及发展的一些服务。所以这个可能是我们以后要考虑的问题。

  所以我们经常说工业革命、工业4.0等等,其实教育可能也要升级了。1.0到2.0,到3.0,教育以后的升级应该是一个,可以说是引领各项升级的最关键的升级,所以我觉得央广网这次这个活动我觉得蛮好的,教育和创新,这也是我们正在讨论的问题。

  张宝东:接下来的问题想请教一下王先生,刚刚施先生已经分享了他从教育体制内容上的一些想法、观点,您作为擅长在职业规划领域的教育者,您如何看待这样的发展,以及作为个体如何适应这样的发展,做好个人职业规划。

  王永波:刚才听了施教授讲的一些内容,确实是这样,我们学院成立16岁,从教学、就业上都比较成熟,包括“一带一路”,刚才讲到国际话语权、整个的援助等等都非常适合学生做一个长久的规划发展。因为我个人是中国职业规划师,也是从事学生管理20多年,我的感觉就是咱们现在大学生进入这么一个中德合作的院校,如果没有很好规划自己的专业方向,包括职业方向,他的时间管理会非常无效,这样会丧失一些机会,特别对语言,特别是外教课特别严格的过程。

  结合我的经验,如果咱们学生进入一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习的话,我前段时间有幸出去交流过,一个是学生合作办学院校要熟悉他教学的规律和要求。毕竟外教的要求和外教的培养方案和咱们国内是不一样的,要熟悉他们学识包括学术的方法等等,就是学业管理上要精通。

  还有职业管理培养,国内的职业和国外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很多国外的校友会都会给国内的学子提供一些提前的教授。因为咱们的学生,到了国外,独立性都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说只是培养人到国外变成国外人,这不是我们的目的。所以我们还得通过,比如我们有一个教授在中国工作了18年,一个德国教授。18年,他见证了中国学生的变化,见证了中国民生的变化,所以他对中国整个的传播,包括对国际友人的知华,懂华、爱华起到很大的作用。

  张宝东:其实在人才发展过程中,刚才施先生分享的更多是内功的修炼,王先生分享的是更多的如何适应国际化的发展,这方面李先生是不是更有体会,平时输送那么多优秀人才到世界各地的学校进行学习。

  李健:因为刚才主持人说了是内容,包括渠道的合作,我们今天论坛又是教育+创新。虽然我们是留学行业,我们输送了很多学生去全球各地有名的名校去上学,但是实际上,我们并不是一个只是帮学生规划应该去哪里,帮他拿到offer,哈佛、耶鲁、牛津、剑桥我们使命就完了。其实我们一直有初心就是想要帮助更多中国孩子出去看看,提高他们的国际竞争力,这是我们很核心的内在诉求。

  所以说到内容,其实我们很注重内容的,我们甚至会在学生出去之前,我们有一些内容性的课程。比如说教导你如何选择你供读的专业。比如说你是商科的,是不是就应该出去读一个商科,并不是,因为国内的商科可能真的不是你自己喜欢的专业,也许就是家长让你学,觉得好找工作就上一个这个。所以我们有类似的课程,通过你的心理色彩分析,包括调研问卷,包括和你的沟通咨询,看你这个人适合什么。在国外的大学,他的教育风格下面什么更适合你,你学什么,包括就业、包括个人是否能够学成,包括能不能成为合格的国际公民,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其实这种内容和课程都有。包括怎么培养你批判性思维的课外实习,包括是不是可以参加一些高级国外的名校,耶鲁、哈佛,高级实验室是不是可以做一些实验,在整个的背景上面做一些相应的提升,能够帮助你把自己的实力提高,从而能够有国际竞争力,所以国际化人才必须全方位。类似这种东西我们有很多探讨和研发。

  张宝东:所以51offer扮演的不仅仅是渠道角色,还有内容提供和服务。

  李健:是,虽然我们是源于互联网,但是很多人都知道互联网是人的工具,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科技也离不开人,科技离开人就什么都不是了,所以我们是利用科技帮助人达到想要实现的目的,科技也是人类一小分支,可以这样来说,但是这也是我个人的观点。对于渠道,我们是渠道,包括施教授、王先生,陆先生,我们都是渠道,无论输送还是输入,我们都是渠道。发展刚才已经私底下和大家都有沟通,我相信合作就会有发展,在座也是,欢迎和我们合作。我相信几位嘉宾也是一样的,肯定是开放的心态,只要能合作,我相信能够创新出更多的方式和玩法,帮助我们所有的目标用户实现他们心里的诉求。

  张宝东:刚才李先生提到国内学生和国际学生的综合…您二位觉得在学生,在校的竞争力当中,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的能力对比到底是什么样子?

  施骞:我来说说,因为每年我们学院大概500多个国外学生到这里来,我也给他们上过课。国外的概念也比较大,因为来的国家也多,有德国、有法国,有美国的,东欧、西欧,欧洲还不一样。我们有一个双学院项目,我们和德国办过,我们叫“442”。什么意思呢?40%的中国学生,40%的德国学生,20%的世界各地的学生。我们感觉德国学生特别认真,任何一个问题一定要问的很细很细,一直到搞清楚为止,留的作业也是一丝不苟。法国的学生,稍微我感觉上,分两类,也有很认真的,大部分就是怎么说,用什么词形容呢?

  张宝东:浪漫?

  施骞:对,但是他们讨论起来很热情,有一些创新的想法会出来,也各有特色。中国的学生,教到现在,我教了20年书,中国学生20年前老师提问题从来不敢举手的,基本上都是不好意思,现在基本不存在了,基本上也是在课堂上非常积极,也很大胆,我觉得可能是我们改革开放30年,实际上很多都在变化,我们的学生其实也有很多的变化。

  张宝东:所以时间关系,施先生,接下来把时间留给王先生,王先生能不能用非常简单的句子或者词形容一下您的感受。

  王永波:现在我们提倡一个工匠精神,精细,精益求精,持之以恒。我感觉经过这几年中外合作交流,咱们中国的学生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强。

  张宝东:刚才我们分别从校园,算是前台,中台,渠道提供商,特别要推出一下我们后台,也是最重要的,同样重要的。您感觉竞争力方面,中国学生和国际学生的比较大概是什么样的感受?另外,刚才李健先生也提到,您四位私底下也提到过联合发展的问题,陆先生能不能分享一下刚才四位商谈的联合发展的成果。

  陆震东:因为我们企业有很多海归学生,在我们看来,有海外背景的学生比中国学生,当然从工作认真程度来说不能说有某一个论断,但是思维的开阔,包括从事方式的有效性,因为他在国外大学中,很多以自主创造,重视过程的学习方式为主的,他的理念执行和工作方式会和中国的同事有一些区别。

  刚才我们觉得,可能在教育领域,我们之间会有一些合作的主要方向,我们移民和投资可能作为教育领域的配套方式。因为现在所有想要出国深造的学生,未来的目的可能是两个,一个留在当地,一个回国发展。留在当地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技术方式,一种是家长商业的方式。我们就会帮这个孩子规划如何留在这个国家工作和生活。如果商业移民就没法选择我们选择的一些专业,最高精尖的技术以后回国为祖国效力,对他的身份可能是中国护照,也可能国外的护照,但是都是华人,都是为国家来创造这样一种方法的。

  从我们企业的目标,希望和我们教育行业的老前辈,留学行业的朋友合作,能够在国外学习好之后再回到国内发展,谢谢!

  张宝东:今天时间原因,加上四位的发言,教育+创新未来怎么展现他的能量,可能携手共进是不错的方式。这里谢谢各位的分享,也谢谢各位的时间。

  接下来的时间,各位可以欣赏一下非常令人惊叹的一段舞蹈秀,表演者是谁,呈现方式又是什么,内容又会是什么,接下来的时间和您一起见证。

编辑: 方婧

圆桌论坛:教育+创新

说到内容,其实我们很注重内容的,我们甚至会在学生出去之前,我们有一些内容性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