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圆桌论坛:教育+未来

2017-12-14 17:35: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2月14日消息 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网主办的2017年度“中国教育+”央广教育盛典于12月14日在北京举行。本次教育盛典以“变革 智享 未来”为主题,聚力教育界专家学者、行业领袖、优秀机构,共同讨论加速变革的时代下,教育的内容品质和发展变革。贝尔科教育副总裁裘杨、悠家宝贝创始人王佳枚、雅居乐投资中心总经理刘韫珊、威创股份副总经理李亦争共同探讨教育与未来,以下为圆桌论坛实录:

  张宝东: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但每个未来人才的成长,也都离不开孩子。教育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我们也许猜不到,但是我们能做到的是教育和现在,并且对未来的畅想。我们的主题是教育和未来。接下来请出的是我们今天论坛的四位嘉宾,他们分别是贝尔科教集团副总裁裘杨、悠家宝贝创始人兼CEO王佳枚、雅居乐教育集团投资中心总经理刘韫珊、威创股份副总经理李亦争。有请!

  论坛要和各位分享的是教育+未来,但是关于未来我们要做好就是不忘初心,有请四位分别用一分钟左右的时间,介绍一下各位目前所在的机构,所从事的主要工作,以及你们对待教育的初心分别是什么?

  裘杨:大家好,我来自贝尔科教集团,我们专注于3到16岁儿童的科学教育机构,我们2016年定义为科教创业合作,是美国比较火的科学、工程、技术、艺术这样一个版块。我们学校大概有300家左右的加盟校区和将近100家的直营校区,包括硬件软件的研发,线上的平台,课程体系以及大赛体系,目前是国内专注于stem教育和创新科教行业的最大的教育行业之一。

  张宝东:你们当初成立的初心是什么呢?

  裘杨:包括前面几位嘉宾都在讲时代的变革,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实际上我们的初心也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变化,我们2016年人工智能元年这一年提出我们新的使命叫做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原住民,这也是我们的使命。

  张宝东:这是对未来孩子的希望。有请王女士。

  王佳枚:主持人,大家好,我叫王佳枚,来自悠家宝贝天赋教育中心,我们是专注于探索儿童天赋的教育机构,我们就是为家庭提供综合教育解决方案。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我自己同时也是一个母亲,我的孩子将近10岁,在孩子成长过程当中,我会深深体会到作为家长的无助感,比如说信息非常庞杂,孩子的变化,需求千变万化,而且从小到大的过程当中,他的成长呈现出来的状态也是很不一样的,这种情况下,我们作为母亲,或者作为家长,我们在各种教育信息的搜索过程中其实有很多的缺陷,而且我们也很难做一个综合判断,今天这个论坛的题目是面向未来,其实教育非常面向未来的,未来希望这个孩子是什么样的,需要科学规划他的成长路径的,实际上这点上家长是无能为力的。所以我们作为专业的教育机构,我们是像学校一样建制的教研组,中文、英文、声乐、器乐、舞蹈、美术、户外和游学,通过八个教研组共同发力,为家长提供综合型的解决方案。就是当您孩子来到悠家宝贝首先知道家长您的需求是什么,孩子将来去到哪里,想要他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同时匹配什么样的教育资源给他,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追踪。

  张宝东:所以您刚才提到的核心应该是因材施教。

  王佳枚:是的,量身定制,因材施教。

  张宝东:谢谢,接下来有请刘先生分享一下雅居乐教育这方面的情况。

  刘韫珊:大家好,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大家谁知道雅居乐这个平台,可以举手示意我一下,有没有知道清水湾的?多了一些。雅居乐是坐落在广州,总部之前在中山,现在移到广州,在中三角发展的地产商,雅居乐过去的发展历程上也建了很多学校和幼儿园,我们去年开始讲整个教育体系集团化,我们目标是在2019年成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教育集团。目前我们自己有一百家幼儿园,有3所中小学,还有一所在三亚的国际学校,就是雅居乐清水湾国际学校,投资了大概6个多亿。

  张宝东:结合您刚才的介绍,就目前臆断一下,未来是不是为幼儿园也好,学校也好提供硬件设施,特别是楼宇设施?

  刘韫珊:你这个说的非常多,我们做雅居乐一方面有地产配套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有一点就是不客气的说,地产商的资金也是比较充足的,这个钱拿来做什么?和教育结合,真正把住宅上赚到的钱,投入到教育行业,使这个行业升级,使更多人才进入到这个行业,这是我们做教育的初衷。

  地产行业里面做教育最好的我认为就是两家,一家是碧桂园,另外一家就是雅居乐。我们的目标不太一样,碧桂园更多做的是中小学的双语教育,我们是做幼儿园这块,包括将来会做高职院校和独立学校,他们已经改成博士乐了,但是我们叫雅居乐。

  张宝东:接下来我们有请李先生和我们分享一下您所在的机构和目前的初心。

  李亦争:大家好,我是威创股份的董秘李亦争,我们前身是一个科技企业,这个和我们后面谈的都有关系。我们过去是生产这种类似的大屏幕的,在这个领域我们位于全世界前三的位置,我们凭着我们的产品基本上把国家所有科技类的奖项都拿了一遍,也是有一年中国91个国家级的科技创新企业,所以也是一个科技基因非常浓厚的企业。我们2015年初进入到幼教这个行业,我们目前有四个品牌,以投资方式进去的。但是威创现在不仅仅是幼教的概念,我们认为幼教仅仅是幼儿园的教育,其实真正的儿童教育是由社会教育、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构成的,才能构成完整的儿童教育的概念。所以威创现在新的战略叫,我们是儿童的成长平台,我们是一个科技企业的基因,我们用科技力量、资本力量推动幼教成长产业的进步和升级。

  张宝东:以前大屏幕看威创,未来小屏幕不知道是不是要和裘杨女士所在机构合作了。接下来请四位用一句话介绍一下您所在机构希望提供的未来教育模式。因为我们都想培育人才,都想让孩子更好的成长,我们未来的教育模式期待当中是怎样的?

  裘杨:我们提到教育,早期说培养他的IQ,智商。过去很多年说光培养智商不行,孩子还得有EQ。新的时代到来,光有IQ、EQ还不够,实际上金字塔塔尖还有AIQ,就是人工智能商。所谓AIQ就是培养孩子与机器合作并且竞争的能力。所谓合作就是如何使用人工智能,所谓竞争就是培养机器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比如说情感的交流,沟通和创新。所以我们的使命也好,或者我们未来培养的方向就是培养儿童的AIQ,所谓人工智能商。

  张宝东:顺带FQ,财商也会渐渐提高。接下来有请王女士。

  王佳枚:我们还是非常坚定以探索天赋走到底,我们还是非常坚定做量身定制,因材施教,我们还是非常坚定把家长解放出来。我们都知道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最高效的方式,但是其实开车需要考照,当会计师要考照,可是当父母却没有这样的专业培训,而且我自己是一个80后家长,现在越来越多70后、80后的家长又有了第二胎,大家的事业都在上升期,或者都是企业家,他们的工作很忙,需要照顾孩子的身体,需要照顾孩子的学习,规划未来,整合各种的资源,这个真的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希望当您的孩子来到悠家宝贝的时候,我们可以帮您做专业的选择,专业的陪伴,专业的规划、专业的实施,专业的跟踪,未来让孩子能够寻着天赋之路,健康快乐的成长,回归到本源,回归到本身,当他做最擅长喜欢的东西时候最容易成功的。

  张宝东:所以找到孩子内心当中的。

  王佳枚:他的天赋,然后解决家长的问题,让家长不用管了,我们来。

  张宝东:谢谢。

  刘韫珊:因为我们刚才谈到,我们打算利用资本的力量提升这个行业,做一点微薄的贡献。怎么提升呢?我觉得现在中国的教育到了产业升级的年代,大家都说教育不好,但是哪里不好说不太清楚,但是真正出国看国外的教育,或者有国外生活经历人来看,中国的教育实际上是全方位落后的,在一线城市有一些好的中小学,他们有很好的老师,中国教育精英都集中在这些地方。但是到二三线城市,甚至县城去看是非常低的低质量教育。包括九年义务教育,现在县城里面,一个镇子里面,一个班七八十个人班的老师和班主任,我知道老师站在那个地方,面对下面七八十人什么感觉,就想这节课赶快上完。我那个教三四个班的高中物理。

  张宝东:您为什么会有强烈的从讲台上走下来的冲动?

  刘韫珊:我自己评价我自己,我觉得我是一个很好的老师,学生们很喜欢我,但是我发现我那样做只会影响到我教的一年,三年里面四个班或者三个班。后来我想,因为我后来读金融学的硕士后来又投身在这个行业,我感觉教育这个行业非常需要投资的,有很多人认为教育这个行业不食人间烟火,不要和钱沾边,出了问题都是和钱沾边的问题。这个完全没有逻辑,一个行业如果没有资本进来这个行业就是低质量的行业,要不然就是国家花很大的力气去维持这个行业的水平。

  张宝东:所以您关注的是未来教育行业资本能够更高效的利用。

  刘韫珊:是这样的,比如说我们上个月刚去剑桥大学培生集团朗文出版社签署深度的合作,将来他们会为我们注一些专用的教材,我们也会拿过来和社会进行分享。所以我们的想法是什么,运用我们的资本利用,动用全球的资源,为全球千千万万的家庭和孩子服务。

  张宝东:在很多地方,包括个人去到很多学校去的时候,老师往往能够面对的学生,就是做到一对一,如何让自己的责任,用心传递的知识更高效被学生吸收是很重要的。还有经济学角度来讲承诺成本不是成本,更多带来的是硬件方面的改善,希望未来各位多多努力,给大家带来更好的服务。

  接下来有请李先生。

  李亦争:刘总是房地产商讲资本,我讲讲科技对教育的改变。幼教这个场景下,我认为幼教这个场景是科技力量切入最少的地方,大学、中小学都有很多科技力量的介入,但是幼儿园,60%都是民办,并且非常分散,这样的情况下,科技力量对幼教的环境渗透非常必要。现在很少幼儿园有像样的ERP系统,基本上都没有,这个已经是全世界标配的东西,我们作为一个科技企业进入这个行业,我们会发现科技力量不进入这个行业。

  第一就是做的特别好的教育形态,他得不到推广。比如说这个教育理念很好,但是我能不能用科技方式总结成一套系统,然后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这是我们科技做的第一件事情。

  第二件事情就是推广之后,好的理念,好的系统推广之后,孩子学习这个系统过程中,参与这个教育体系过程中,它的各种数据能不能得到留存,得到这种总结和反馈,这是第二个,我觉得科技能够改变这个行业的事情。

  第三个事情,第一个事情要倒一下,第一个事情就是儿童成长的过程,我们中国有很多很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但是没有按照科学的方式总结出来一套指标,就是对这个理论进行很好的测量、测评,指标评估体系,这样一个体系的建立。就是现在很多体系,我认为中国很多的幼教,或者儿童成长这块过于定性,实际上可以适当的定量。

  张宝东:您对未来教育模式的希望,或者您所在机构对教育就是软件快速更新换代,并且不断优化提供更好的体验服务。

  李亦争:更应该讲我们把科技力量,包括在线化力量,包括AI技术,甚至包括DT的技术改变教育组织实施的方式。

  张宝东:这种软件如何落地,如何“变现”,是不是裘杨女士您所在机构相对发言权多一些?

  裘杨:既然是论坛,就要有一点不一样的声音,李总您提到,很多人提到科技助力教育,教育和AI结合,我们谈的更多的是科技怎么改变教育的手段,教育的方式,我也参加很多论坛,大家都在讨论技术的发展能为教育做什么,但是很少的论坛讨论一下科技非常发达的时代,小孩教育本身它应该做一些什么样的改变,而不仅仅利用科技的手段。对不起,我们就是聊天嘛,所以在建立之初就在想这样的时代发展,用什么方式让孩子真正能够在这个时代适应。

  我相信很多从业者,和我们的同行,艺术、体育、美术都是非常好的方式。提到刚才说的教育“变现”,第一个变现就是概念上的变现。就是让我们家长越来越意识到这个时代变迁,孩子们的教育应该有一定的变化的,就是说仅仅从学一点艺术,学一点美术让他感知美,让他们在K12,在分数上得到提升。还有一点很重要,还是在金字塔的塔尖上,就是适应那个时代,我们财经作家吴晓波说一句话,现在这个时代一个程序就可以消灭一个行业,不仅仅是劳动力市场,司机、翻译那个高大上的,医生、律师,甚至是财务人员都会被取代。所以我们希望变现的方式就是让更多的家长明白这个概念,明白这个新的时代的到来,我们的孩子应该在人工智能上,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这个点上有更好的提升。

  张宝东:那就是孩子的天赋怎么办,我们来请教一下王女士。

  王佳枚:听李总讲觉得特别契合我们的需求,我们最近在选择一个供应商,这个供应商就是做大量的案例积累,我本人还是比较理科思维的,虽然看起来不像理科生,我觉得我们中国整体的教育都是比较感性的。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我们整体来说逻辑性比较差,我们对教育的规划,对事情判断不是逻辑科学的方式推断,更多是感受怎么样,想象怎么样,在我们多年的教育实践中会发现,其实孩子的成长有规律可寻的,这是人类作为人共有的。比如说孩子,不管是黑人,白人,黄种人到这个年龄就有小牙,乳牙开始出生,然后慢慢换牙,到一定的年龄,因为激素分泌不同开始进入叛逆期了,这个完全有规律可循的。

  我们作为家长有没有这个前瞻性,这个前瞻性有的时候是来自科学积累和分析的,作为悠家宝贝有非常优秀的老师,这些老师我感觉有的是大量的经验积累,超过二十年,三十年的教育经验的积累,他对这个孩子非常精准,上一节课就知道这个孩子大概什么问题,包括天赋的发现。比如说今天一起来的颁奖的音乐学院的艺术总监老师,他就是看孩子大概的情况,几节课之后就可以给家长一个比较清晰的判断。可是即便如此孩子未来会怎么样不知道。

  张宝东:而且这种经验的可复制性也是不大的。

  王佳枚:您说的非常对,所以在教育的行业上借助科技力量帮我们做大量的数据沉淀、分析,进而改善现在的这种。我们还有一个子品牌叫悠家书院,专门做儿童中文教育的,大家知道我们现在的中文教育正在进行改革。改革到什么程度?未来的高考,20%的孩子做不完题,他的要求就是一万字阅读量,就是做不完。为什么要这样呢?用高考倒逼整个的语文教育,就是加大阅读量。我们在海外有常驻机构,我们会去交流,我们发现真的先进国家的阅读量是极大的,我们阅读量是极小的。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做了很多其实没有用的教育。在人文素养最底层的搭建上是不够的,我们需要说服家长,当您的孩子一岁,两岁,三岁,四岁就要给他多大的阅读量。

  张宝东:往往在国外,一些发达经济体他们更多强调孩子们主动的阅读,但是咱们中国最近新生了一个事物,听书,让孩子们先听,然后再看对吧,各位如果想体验,可以问一下我的同事贺超,他在这个方面非常有发言权。在这个领域提到这么多诉求,包括刘先生提到马上要出教材了,这些教材在王女士提到的方面有没有考虑,有没有具体实践想我们应该怎么做?

  刘韫珊:是这样一个概念,我们也想做一些教育科技企业的并购,和我们学生,因为我们现在总共加起来有三万多的孩子,在我们雅居乐教育体系下学习。选择这个体系一个协同的效益,但是现在迟迟没有出手。一方面作为地产商在科技领域没有太多的积淀。

  张宝东:那教材这个领域呢?

  刘韫珊:这里面我们也采用一些新的手段,比如说听书,听课这种方式。但是这个里面说到科技这块,我是赞成李总的想法,就是说科技可能改变的是整个教育行业的组织结构、体系中的一些东西,但是不会达到一个末梢,教师这个领域里面,科技的影响力量不会那么大。

  我有一个想法,有人说人工智能实施之后教师会不会失业了?我觉得不会。因为幼儿园也好,中小学也好,不光是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交的场所,我没有上过幼儿园,所以我发现我小学、中学,包括上大学之后和人交往有障碍,后来这么多年一直克服克服才稍微好一点。如果说,老师会被人工智能颠覆取代,有可能妻子会被取代,丈夫会被取代,子女会被取代,父母会被取代,正是因为这种面对面的呼吸,眼神的交流才塑造了教育本身。如果仅仅只是产品根本做不到这个。

  而且我不知道是个人还是整个整体的原因,现在这些科技渗透教育里面,听课,包括一些视觉类的东西,其实我个人感觉进不到脑子里面去,我个人还是喜欢看书,那个是一以贯之的方式。

  如果按照这种逻辑,科技能够使小孩受教育程度提高,我觉得这个不太合理。我个人的观点,任何一个时代,里面优秀的人群一定是一个固定的比例,哪怕我们国家的文革期间,一定是这样的规律。我们要做的是要把整体提高,而不是认为科技的介入能够解决我们很多教育问题,这是解决不了的,这是一个人的问题。

  张宝东:接着您的话,最近有很多做新媒体公号的,做文章的人也在思考一个相应的问题,怎么激发打开率,各位做的是教育领域,但是往往我们针对的受众更多是家长。最近关注到一个叫4u理论。这个带来的是什么?一个是及时的信息,还有具体,还有两个,他会由这些维度帮助大家打开,进一步告诉你为什么打开公号看我具体的文章,是不是代入到我们现在一些具体教育中也有所实践,这个其实是一个硬件加上软件的结合。硬件是什么?如果在各位手机上就是打开是否方便,网络是否通畅,软件就是文章、文字,代入到教育当中,就是信息、方式,制度不断地迭代,以及硬件和软件如何结合,是不是这样的?

  李亦争:我补充一点,对科技怎么改变教育还是偏概念化。我讲一下我们做的事情,我们通过投资方式和很多幼教机构合作,我们把他好的组织方式线上化。其实幼儿园就是一日流程,就是每天干什么,其实这个理论是非常好,但是往下贯穿是非常难的,因为老师的培训包括标准的不一致,所以我们会总结成一套系统,由这套系统完成,这个就是科技企业给教育做的事情,不牵扯到教育理念本身。

  另外就是双时课堂,双时课堂的方式在幼教现在也开始大量的应用,也有很多这样的公司,包括在线4到7岁孩子在线英语的学习,这类企业我们也在投资。包括幼儿园的场景,幼儿园的场景其实是儿童生活很重要的场景,幼儿园场景有很多场景,有吃饭、休闲、娱乐的场景,我们会通过高清摄像头对这个场景进行捕捉,对这个场景的行为进行分析,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总结出来规律。我们现在自己在北京40几家幼儿园已经全部把这个布下去了,通过高清摄像头的方式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识别和分析,总结出来规律。当我们这个产品出来的时候再向全行业推广,这个就是教育科技企业,科技对教育的渗透改变方式。

  总结一下就是教育需要跨界,因为教育的人,有很好的教育理念,有很好的热情,很好的情怀,但是需要掌握科技的能力才能更好的传播这个情怀和理念,所以并不矛盾。科技和教育并不是谁替代谁,只是科技帮助教育做更好的教育。

  张宝东: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往往对于青少年教育都是家长或者工作教育者觉得这件事情或者这些内容应该给孩子的,但是很少有人真正问问孩子你希望得到什么?当然孩子往往第一反应就是我好想出去玩,四位怎么看这个问题?

  裘杨:我觉得特别好,我好想玩。现在无论是科技助力也好,还是资本助力也好,我也是当老师出来的,我当了9年大学老师,很多人说怎么从大学老师出来做这个事情,也是因为在里面待的太憋屈了。为什么不开心,第一是学的东西没意思,学的方式也没意思,出来也没有用。所以提到玩的概念,对我们这样的创意培教行业来说,我们叫做中学,玩中学。我们经常讲一个孩子如果连玩都不感兴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我们做教育,和课程体系研发过程中,研发过程中也提到将娱乐的概念融入到儿童学习的过程。从原来家长要我学到我要学。

  刚才听了王女士讲的,如果真正结合他的天赋,并不是所有孩子适合学科技,也不是所有孩子学编程就可以变成非常棒的程序员,结合他的天赋,结合有意思的方式,结合大的时代的变化,我觉得这种教育会让孩子,除了自己知道这个东西我喜欢之外,还有一点我为什么要这样,我学这个东西将来能够真正的用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王佳枚:我想用一个小小的比喻告诉大家我们对天赋的理解,悠家宝贝是秉承着福鲁贝尔的教育体系,他是德国的一个非常伟大的教育学家,他创办了幼儿园这种组织形式,包括园丁这个词也是他发明的。他当时有一个非常著名的阐述,他说老师之于孩子,如同园丁之于植物。你首先要依据这个植物的本性,比如说它喜阴就不要让它暴晒,如果他三年成熟就不能强求他一年挂果,其实孩子也是如此。我们作为老师,或者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多给予他什么,园丁比如说遵循了他的天性,但是仍然要浇水,施肥,修剪,不能不管他。我们老师也是,要看这个孩子究竟是什么样的,他的天赋究竟在哪里。当然了探寻的过程很漫长,甚至很艰辛,但是探寻这个价值是很有意义的。

  我有的时候和孩子家长交流,我说家长们常常让孩子实现你的梦想,这个想法是对的,但是方向是对的。你应该让他实现什么梦想呢?就是你曾经没有实现你的梦想的能力,今天给他这个权利。就是当你想画画,但是你的家长非要你弹琴,那个是剥夺了你实现梦想的权利,今天你交给他这个权利,其实他就成为了最好的他自己,而不是你心中的最好的他,或者外界评价最好的他。

  张宝东:所以是权利的交接可能在未来的教育中对孩子至关重要。

  王佳枚:刘总讲的那句话,这个我可以解决一下,在悠家宝贝会和父母有一个深度的沟通,然后有一个天赋的测评,这个不是界定的,不是你孩子聪明与否,是对你孩子进行客观的描述。人是分视觉认知和听觉认知,还有触觉认知。比如说我是视觉认知,我们两个可能都是视觉认知,我们非常喜欢看东西,但是李老师就属于听觉认知,这种孩子是听力吸收型的,你要他长期看,会发现很多人不喜欢看书的,这个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刚才两位都摆明了教师的身份是吧,我也得说两句。我们自己家是我爸爸妈妈,姥姥姥爷,大姨全是老师,我从小生活在校园里面,我们家光校长都是三个,所以我就是校三代,第三代校长。我父母因为在大学氛围中比较放松,而且父母确实理念比较开放,教育资源非常丰富,琴棋书画都没有耽误,所以今天我可以选择我自己从事行业的时候,我觉得是非常非常幸福的,我们希望给孩子这种幸福的权利。

  张宝东:接下来听听刘先生和李先生二位怎么看?

  刘韫珊:我今天很高兴,旁边坐的悠家宝贝王女士谈到天赋的问题,我相信一句话,人人皆有天赋,大多终身未施。很多人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的天赋在哪里。我们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会有一个片刻想到我如果当时做那个事情就好了,每个人肯定有这样的片刻。当时为什么没有想到去做,因为很难要求那么小的小孩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规划。

  我想这个里面家长的意识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老师的意识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家长和老师能不能在孩子上幼儿园,中小学的时候发现你的天赋在哪里,给你什么建议,这是非常高水平的教育。我们中国对教育的要求确实也太低了,小孩放进去只要不出事,安全就可以了。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中国的基础教育这么刻苦,这么努力,很辛苦,清华北大的学生那么优秀,结果到真正顶尖科技落后在西方的国家,我想我们肯定这个过程中孩子遗失了自己的天赋,因为天赋不可能终身伴随你的,可能在这个年龄上没有开发出来,可能就永远失去了,它非常的珍贵。所以这就是我们说要做高水平的教育,在适合的时间点,发现孩子真正的天赋,告诉你适合做什么,告诉家庭你的孩子适合做什么,这就是我们说的高水平的教育。

  张宝东:补充一个小故事,很多人觉得莫扎特是音乐天才,但是莫扎特自己说,很多人只关注到我的天赋,而很少人关注到我小时候每天坚持8小时练琴。

  李亦争:我不是教育家,也不是教育从业者,我实际上是教育投资从业者。我个人这样理解的,其实孩子的学习还是取决于目标的建立,你让他练琴一下练十几个小时,肯定都是很烦这种行为的。但是如果让孩子练一会儿,可能会很开心,练10个小时不就烦了吗?这就取决于我们对儿童学习行为的定义。

  张宝东:现在很多科技公司在时间段内设定一个成果,包括现在的游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玩某某荣耀,就会有一个不断的成长,甚至于这种及时反馈在合成装备各种方面都有,所以这个是不是科技带来的一个教育的改变?

  李亦争:这个也是我们的一个教育理念吧,我是这么认为的,儿童成长有很多关键期,比如说2岁对语言特别敏感的,这个首要的教育任务,全世界有很多语言,应该让他在语言关键期接触大量的语言,不用很精通。比如说他在语言关键期接触到法语,他对法语有一定的了解,他未来就对法语特别感兴趣,目标不是为了让他掌握法语,这是学习目标的建立。所以我认为,我们希望,因为我们以3到7岁的儿童作为我们的服务对象,叫儿童成长平台。您刚才的问题特别贴切,我们希望重新定义一个3到7岁儿童的教育目标,这个教育目标并不是为了掌握什么东西,而是对很多东西产生兴趣,不错过成长关键期。不要因为这个教了很多,学了很多而产生逆反,而且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个就是未来的学习目标。

  张宝东:此时此刻关注我们的内容我相信很多都是教育工作者,大家在这个阶段往往会关注到一个点,就是未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还有就是各位你们对于教育的理解到底怎么样,我们今天论坛谈及的内容就是教育和未来,但是教育要实现长远,优质的发展,和我们初心也许是有非常大的关联。非常感谢各位,非常感谢四位嘉宾!

编辑: 方婧

圆桌论坛:教育+未来

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网主办的2017年度“中国教育+”央广教育盛典于12月14日在北京举行。本次教育盛典以“变革 智享 未来”为主题,聚力教育界专家学者、行业领袖、优秀机构,共同讨论加速变革的时代下,教育的内容品质和发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