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13日消息《高招时间》是央广网通过“零距离接触高校招办领导”,为考生提供最新招办资讯的一档专访栏目。节目邀请各高校招办负责人,详解招生政策、录取规则,指导考生填报志愿、选择专业以及未来职业选择,帮助家长与学生全面了解最新高校招生政策。

  首都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国家 “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市与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是一所包括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专业的综合性师范大学。

  近日,首都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臧强做客央广网,为广大考生学子介绍首都师范大学2020年招生信息。

  首都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臧强

  学校以“以高水平学科建设支撑高水平教师教育”为发展理念

  央广网教育:各位央广网友大家好,这里是2020央广网的特别节目《高招时间》,我们有幸邀请首都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臧强,臧处您好,节目的开始首先请您介绍下首都师范大学的基本情况以及办学特色?

  臧强:首都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国家 “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市与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是一所包括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专业的综合性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历史悠久,门类齐全,优势特色突出,为北京市和全国基础教育培养大批一线领军人才和优秀师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校的毕业生在北京市中小学校长中占比达到50%,在中小学教师中占比达55%,特级教师占到了50%,部分学科达到了90%。

  学校全面落实人才强教战略,引育结合,形成了一支职称、年龄、学历及学缘结构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涌现出中科院院士、国家杰青、万人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创新团队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

  近年来,学校以“以高水平学科建设支撑高水平教师教育”为发展理念,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和高精尖学科群建设,推动文、理、艺、教四大学科群协同发展。学校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稳居全国地方大学前列,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新增马克思主义理论、人工智能(师范、非师范2个方向)、书法学(初等教育,师范)等三个专业四个方向的招生

  央广网教育:首都师范大学作为考生首选的名校之一,学校的学科优势有哪些,今年有无新增专业?

  臧强:2020年,我校新增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人工智能(师范、非师范2个方向)、书法学(初等教育,师范)等三个专业四个方向的招生。

  先谈谈我校的优势学科。近年来学校大力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已经形成了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体系。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博士点100个,博士后流动站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点142个。数学学科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我校有5个学科进入A类,12个学科进入B类。其中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世界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美术学等5个学科评为A-;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生物学、统计学、音乐与舞蹈学等6个学科进入B+序列。彰显了我校学科建设的整体实力。

  再谈谈我校的特色专业。我校注重加强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学科专业协同发展。学校以高水平学科建设支撑高水平教师教育的发展理念,一直在打造高水平的教师教育,师范类专业肯定是最具有特色的专业,除了最传统的师范类的专业之外,我校也注重非师范专业的建设,形成了一批了有实力的非师范类的专业比如像国家特色专业中的西班牙语、俄语以及地理信息科学,还有北京市特色专业中的世界史、教育学、心理学、生物技术和美术学等都是非师范专业;当然还有一些特色的专业,比如说像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生科科学、音乐与舞蹈等特色专业,在师范和非师范两个方向都招生。

  学校招生计划2905人 打造开放、融合的课程体系 实施卓越拔尖人才培养

  央广网教育:首都师范大学今年的招生政策和计划是怎样的?计划招生人数有无增加?

  臧强:今年我校招生规模保持稳定,招生计划2905人,与去年持平。今年我校的招生政策变化不大,有4个方面提醒考生注意:

  1、今年我校美术类的招生专业录取时使用各招生省份的美术统考成绩,不再组织校考;音乐舞蹈类、书法类专业需要参加我校组织的校考并合格。

  2、除了在京招生的“外培计划”外语单科成绩要求不低于120分外,今年我校取消了部分专业对外语口试以及数学、英语单科成绩的限制,以方便考生的报考。

  3、受疫情影响,为保障考生的生命安全,今年我校的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不再组织面试。

  4、我校师范生实行免收学费的政策,鼓励有志于从教的优秀考生报考师范类专业。我校近两年在传统的师范专业招生的基础上,新增了心理学、舞蹈学、教育技术学、德语以及人工智能等师范专业。

  央广网教育:请问臧处首师大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特点?国际交流合作有哪些?

  臧强:学校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近年来,学校结合“双一流”建设,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卓越拔尖人才培养、推动本科教学国际化和信息化、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打造开放、融合的课程体系:全面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大类培养与专业训练结合、主修与辅修互补、文理与艺术兼长的高素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卓越拔尖人才培养:我校中学教育与小学教育各专业均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14年学校组建 “燕都学院”,实施专业拔尖人才培养工作;2018年公共英语开设“拔尖人才高水平英语实验班”、2019年相继开设公共计算机和大学数学的实验班。入学后,学校组织测试开展实验班选拔工作。

  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学校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搭建国际化培养平台。目前已同47个国家和地区的257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学校多措并举,积极推动本科教学的国家化。我校实施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国际化培养,定期遴选一、二、三年级师范生,分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知名大学,学习教育类课程、参加教育实践活动。

  扩大学生选择专业的自主权:我校致力于入校后为学生提供一个选择专业的二次机会(入学后第二学期和第四学期),除个别专业外,我们遵循“申请无门槛,准入有审核”的转专业政策。此外,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特长,增强就业竞争力,我校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多个辅修专业,实行“一本一辅”的人才培养形式;现有辅修专业涵盖了文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形成了独特的培养特色。

  连续五年学生就业率保持97%以上,学生深造比例达到30%以上

  央广网教育:近年来首都师范大学的就业情况怎么样?往年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是怎样的?

  臧强:我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我校就业市场充分稳定,学生选择余地大,我校连续五年学生就业率保持97%以上,学生深造比例达到30%以上。

  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范围为基础教育系统,多年来,我校师范类毕业生受到中小学的广泛赞誉,涌现出一大批高级、特级教师,中小学校长及教育管理专家。非师范类毕业生就业行业宽泛,就业单位性质主要集中在各级各类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三资企业等。也有毕业生毕业后进行了自主创业。

  为学生搭建了发挥特长、展示才能、增长自信的广阔平台

  央广网教育:考生会关注首都师范大学的的校园生活情况,也请臧处分享一下?

  臧强: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努力营造“学以启智、艺以润心、行以明德、动以强身”的育人环境。以涵盖理论学习、文化娱乐、公益实践、体育健康四大类的百余个学生社团为抓手,在科技创新、艺术熏陶、实践育人、身心健康等方面举办了一系列异彩纷呈、深受学生喜爱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发挥特长、展示才能、增长自信的广阔平台,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服务国家社会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同时学校每年还承接丰富多彩的国家和北京市的专项活动。在国庆庆典、“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亚洲文明大会等现场,都能看到首师大学子的身影。

  分数优先 投档后,按照考生实考分顺序进行录取

  央广网教育:首师大在录取原则有何特别之处?哪些专业有特殊要求?

  臧强:我校今年招生录取规则保持稳定,与往年相比,基本没有变化。需要提醒考生的是:1、录取时采用分数优先的方法确定考生专业,没有专业级差。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主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高考分数。2、投档时认可政策性加分,投档后,按照考生实考分顺序进行录取。3、外语类专业只招收英语类考生。具体的可以查阅我校的本科招生章程和艺术类等特殊类型的招生简章。

  考生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央广网教育:2020高考报考,请臧处对于选大学报专业给予考生和家长一些建议?

  臧强:1、近年来随着高考改革的逐步推进,各省份的招生政策变化比较大,考生要充分了解招生政策的调整,整体上把握填报志愿的原则和方法。

  2、考生要仔细阅读学校的招生章程,了解具体的报考要求、录取规则以及部分专业的限制条件。

  3、填报志愿时,考生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尤其在大平行志愿的情况下,不要过于唯分数论。在选择专业和院校的时候,不能光看高考分数适合哪个高校,就一定要报到哪个学校。要合理做好志愿规划,力争院校和专业都能达到理想的选择。

  央广网教育:节目的最后也请您臧处留下学校招办的官方联系方式?。

  臧强:我校的本科招生咨询电话是010-68902995,疫情期间,建议考生和家长采取登录首都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网http://bkzs.cnu.edu.cn关注首都师范大学招生办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号等方式,及时了解我校招生最新动态。

  央广网教育:非常感谢臧处做客央广网教育,希望考生圆梦首都师范大学,今天的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您的收看,再见。

编辑:安红丽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