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麻城市经济开发区,有一所充满活力与潜力的学校——麻城市第三小学。这所学校不仅在教学质量上稳步提升,更在教育创新和改革中走在前列。荣誉墙上,全国少先队先进集体、湖北省家长示范学校、黄冈市清廉学校示范校等奖牌熠熠生辉。随着2023年7月教联体的正式挂牌,这所学校再次站在了教育改革的前沿,携手顺河镇区、大田铺和垸店三所校区,共同书写着教育的新篇章。在这所拥有114个教学班、242名教师和5636名学生的大家庭里,“君子安雅,雅而美行”的办学理念深入人心。高位谋划,实干笃行,麻城市第三小学教联体正全力推进教联体建设,力争走在改革的前列,成为标杆。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一、坚持稳中有序,把惠民工程办好

学校紧紧围绕“资源共享、管理共进、文化共生、考核共体”的整体思路,紧密团结全体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发展大局,探索出教育改革的实践经验。

(一)强化党建引领,学校管理越来越优

一是党的领导全面强化。现有党员79名,依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立党支部4个、党小组10个,总支书记主讲党课2次。落实两周一次的党总支会议,落实“三重一大”事项研究讨论机制。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扎实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明确书记校长分工,形成协同合力。实施党建“领航工程”“头雁工程”,把党小组建在年级组。落实“七个一体化”和“十七个统一”,形成将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培养成党员、将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骨干和管理干部的“双培养”机制。选派5名党员充实成员校区管理岗位力量,充分发挥先锋示范作用。

二是管理机制不断优化。经教代会深入研讨,制定《第三小学章程》《教联体三年工作规划》《第三小学党总支委员会议事规则》以及《第三小学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等规章制度,明确发展规划,优化办事流程,提升工作效率。设立德育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年级委员会、学科委员会,破除校区界限,实施年级组、备课组管理模式,原先的八大处室转型为服务、协调机构,分别负责校区业务,实现扁平化管理的高效运作。共计召开各类委员会四次、年级委员会七次。

(二)突出队伍建设,融合效应越来越大

一是培养有高度。开学之初,学校领导层积极开展调研活动,深入成员校了解情况,广泛听取意见,反复讨论酝酿,按照“德才兼备、人岗相识”原则进行人事调整。在此过程中,10名年龄较大的党员干部主动申请退出管理岗位,为年轻力量的晋升腾出空间,提拔使用12名年轻力量,新的理念和老的经验深度融合。学校还组织干部培训4次、教师培训6次、新入职教师培训1次、师德师风报告1次,深刻阐述教联体改革的背景、意义和使命,提出目标和要求,在职称评审和岗位设置等方面统一管理标准,教师队伍干劲十足。

二是交流有力度。教师流动是教联体工作深度推进的重要环节,教师交流34人,其中核心校4名优秀骨干教师到乡镇校区交流,顺河校区选派1名管理干部、4名年轻教师到核心校跟岗学习。成员校区管理人员交流4人、教师交流8人,打破原有管理模式,优化教师结构,保障交流待遇,激发教师活力,极大提升学校的精气神和团队管理能力。

三是引领有广度。学校充分激活“赵小妹黄冈市名师工作室”的示范作用,组建了由名师和骨干教师组成的团队,担任各校区青年教师的“导师”。30位教师实现跨校结对,师徒之间线上线下互动,开展听课与磨课活动。学校还选派优秀教师进行送课、走教工作,体音美等紧缺型教师分批次前往乡镇校区开展活动,总计超过10次。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三)抓好教育教学,质量品牌越来越响

一是教研呈现新格局。构建教研中心、学科教研组、备课组三级教研队伍网络,定期开展备课组教研开放日、名师示范教学、教师优质课竞赛和专题分享等教科研活动,完善共建共享机制。充分发挥三小校区资源优势,组织各校区教师集中学习8次,全程做好服务工作。各校区轮流承办教研活动,以优质学科竞争力创造带动教联体内教师全面发展。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个人初备——集体研备(形成教案)——教师再备——上课——辅备教师自备、上课”的集体备课模式,以任务群视域下的大单元教学为教研主题,开展集体教研或分组教研,教研活动成效显著。积极打造同步课堂和专递课堂,将专递课堂的教学和线下本地课堂的双师教学有效结合;开展薄弱学科定期走教,搭建教联体各校区体、音、美教师交流的平台;创建学习共同体,以公开课和个人实践案例为相互交流桥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顺河校区学生欣喜地表示:“每星期有会唱歌画画的老师来上课,我们可开心了。”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二是育人取得新成效。共计4次组织各校区学生至三小场地,举办“争做明雅好少年”主题教育活动、少先队建队日活动、冬季趣味运动会、网络安全周、拼音过关测试等各项活动;充分依托三小校区的资源优势,分阶段组织乡镇校区四百余名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经典诵读、特色社团等独具特色的活动。此外,两次举办“同上一堂大思政”及“同上一堂清廉课”,使得各校区学生虽相隔千里,但爱心相连,暖意充盈整个校园。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三是多方共育创建新示范。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陪餐,积极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联合社区、公安、城管等单位,优化校园周边环境,夯实师生安全保障。发挥大别山书声主阵地优势,每日开展读书活动,大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12月21日,黄冈市教育局主办的“大别山书声”阅读工作现场会在我校召开,辐射带动全市师生热爱阅读、享受阅读。

二、坚持争先创优,把教育改革办实

一是优质资源覆盖面更广。学校充分利用顺河校区的红色教育资源、劳动教育资源,组织三小校区学生到顺河开展劳动实践活动、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利用三小校区的德育和体、艺教育资源,组织顺河校区学生来三小校区开展大思政课教育和阅读、体育、艺术等社团活动,厚植爱国情怀,提升阅读兴趣和艺术素养,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城乡学生融合度更高,在双向奔赴中不断进步。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二是信息赋能精准度更高。学校充分运用精品录播系统、网络巡课系统、网络教研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和校园安全系统,以降低成本,远程管理,实现“一屏观天下”,巡课巡校从“跑腿”变“动眼”,提高管理质效;完善数字化阅读管理系统,更新电子借阅系统,添置电子阅读器20台;配备由交互式数字管理等11套系统构成的数字化的书法教室,书法社团实现书法大家走进课堂“一对一”教学的效果。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三是学校美誉度更好。投入58万元以全面提升乡镇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投入120万元优化教师办公、学生住宿及食堂就餐环境,缔造优质的教育教学氛围;实施校车跟车制度,干部、教师、家长代表共同参与,全方位保障学生生命安全;三小校区深挖内部潜力,整合资源,主动化解大班额问题,持续满足家长对优质教育的期待。第三小学的教联体工作经验先后获得中国教育报、湖北日报、黄冈日报等媒体共16次推介,多次举办各类现场会,赞誉如潮。2023年11月,学校成功举办“市教育局迎接人大常委会评议工作征求意见座谈会”及现场参观活动,人大代表对学校工作予以高度评价。教联体建设成果屡次获得各级媒体正面报道和刊发。

三、坚持克难奋进,把满意教育办优

教联体校区间不是资源的“稀释”,而是达到优质资源的“重生”;教联体学校办学不是简单的“教师交流”和行政管理,而是团队融合,构建教育共同体,实现优质资源的均衡分配,城乡一体,从而实现教育公平,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此,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一是在“谋”字上下功夫。教联体所提出的七个“一体化”和十七个“统一”,涉及规律节点、先后节点以及缓急节点,需秉持严谨的态度,进行细致的分析与规划。在分阶段实施的过程中,应制定具体详细的清单,并根据实际情况动态优化策略,以确保三年规划得以有力推进并落地落实。

二是在“容”字上下功夫。加强与成员校老师真诚交流,深入座谈,听心声、听问题、听建议,使成员校教师对教联体的工作安排有更深入的理解、达成共识并给予支持,达到情感融合、工作融合、成果融合。落实全方位、全覆盖开展家访,确保家校共建、家校共育成效。

三是在“核”字上下功夫。教联体的核心目标在于提升教育质量,实现此目标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的管理组织,其中年级和备课组发挥着核心管理作用。通过集体备课、统一研修以及科学考核等措施,共同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

四是在“通”字上下功夫。建立教联体内工作的科学运行机制,保证整体工作和各线块工作的信息对称,运行通畅。书记、校长亲自研究,确保点对点、线对线、责对责,无遗漏、无盲点。

五是在“破”字上下功夫。破管理上的旧样态,立创新中的新常态。敢于探寻、勇于创新,工作实施线上与线下融合,年级评估与部门评估共存,校内评价与校际评估共进,自我评估与外部评估并用,以优化管理模式,提升工作效率。

自麻城市第三小学教联体成立以来,学校党总支和校委会立足高远,秉持严谨态度,追求卓越品质,推动教联体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展望未来,学校将“泽顺河水之灵气,接金桥地之贵气”的理念,立足新起点,确立新目标,寻求新突破,加速发展步伐,创新工作高度,提升满意度,致力于推动学校教育工作高品质发展。

编辑:吴佳怡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