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4日消息 立德树人,知行合一,央广网教育之声《遇见好老师》专访栏目——我心中理想的教育第十五期节目正式上线。

随着一系列教育政策的发布,全社会对于素质教育的关注度也在持续提升。实施素质教育,要造就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而科技素质教育顺应时代发展,成为了广大父母的新选择。今天节目中邀请到了达内教育集团、童程童美CEO、未来教育研究院院长孙滢女士,来共同讨论一下关于科技素质教育的相关话题。

主持人:国家大计,教育为本,请介绍一下您的职业生涯,是什么契机让您走上了教育这条道路?

孙滢:孩子的教育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孩子的教育关乎了我们的文明如何传承。对每个家庭而言,孩子的教育决定了他以哪种方式去成长,是否有自己独特幸福的人生。

我非常开心,也很幸运能够进入到教育行业当中,我一直认为教育行业是要构建好的教育产品,帮助孩子去成长,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帮助我们自身去成长。

我曾经是一个人力资源职业经理人,后来我成为一个创业者,加入到了达内教育集团,接下来又做了高级经营管理者,今天我认为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

一个企业所有的工作都是与人相关的,所以人力资源工作在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人力资源工作是面向内部的同事去选拔、培训、发展,如果能激励好每个人的话,那企业的发展就会非常好,所以人力资源工作一定是立足于人的发展。

人力资源工作同时也和教育工作息息相关,这也是为什么当年我从一个人力资源的管理者加入了正处于创业阶段的达内教育集团。

达内教育集团起初是在做面向大学生的IT职业教育,当我们有了非常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经验后,面向很多即将要进入职场、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群体,我们就可以给到他们有效的职业规划建议。

所以我们说,人力资源工作和教育工作是息息相关的,都是立足于发展人、成就人。

主持人:进入教育行业之后,您第一段经历是成人职业教育,这个阶段您进行了哪些前瞻的探索,取得了哪些成果?

孙滢:2005年,我加入到了达内教育集团的创业团队中。达内教育是中国IT职业教育领域里第一个引进国际风险投资的公司。2014年,达内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完成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IT职业教育公司。

在创始人韩少云先生的带领下,达内教育集团首创了“双师课堂”模式。2005年12月,达内教育集团开始使用这一模式,这是把最好的老师和课程,通过远程互联网的手段,让更多的学习者共享。

这是我们认为在发展达内教育集团的过程中,对于教育行业做出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此外,我们还首创了“先就业后付款”的支付模式,用学员自己就业以后的工资,分期去支付学费,降低学习的门槛,这对于整个互联网行业的人才输送十分有利。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的核心创业团队,为中国互联网人才供给和帮助大学生就业,做出了积极的影响,我们感到非常自豪。经过19年的发展,今天中国的IT公司和互联网公司,基本都有达内输送的学员。

如今,我们国家在大力鼓励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我们很开心在19年之前就开始了探索,在互联网技术人才和IT人才的规模化培养、规模化输送上,已经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我们将以此为基础,帮助大学生、中职学生和院校一起,去构建更好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系统。

主持人:2015年之后,您开始关注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这个阶段您进行了哪些探索,取得了哪些成果?

孙滢:达内教育旗下的少儿科技素质教育业务“童程童美”发展于2015年,但其实在2012年,我们就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未来每个人都需要学习一点编程语言,所有的小朋友都应该接受一些基于人工智能、编程的早期启蒙。

因为在过去达内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每天都在和互联网公司接触。在过去19年里,IT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发生了几次关键的迭代,我们认为这种趋势是蓬勃的,是面向未来的,而且一定会对每个人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所以,当整个团队积累成熟的时候,我们在2015年开始面向3-18岁中国孩子,提供人工智能编程教育的启蒙课程。

我们知道,成年人比如说青年和大学生,去学习一门计算机语言,和我们的小朋友要接受的人工智能早期的启蒙教育,他们的学习目标是不一样的,学习的模式、教学的方式也都是不同的。

我们认为,小朋友在接受编程启蒙教育的时候,重要的不是学习一门编程语言,而是通过编程语言的学习过程,发展他的思维和学习能力。

如果我们用一句英文去表达的话,就是“Learn to code,or Code to learn”。到底是在学编程,还是通过学习编程,从而去更好的学习。我们认为通过学习编程,从而更好的去提高孩子真正的学习能力,这才是3-18岁儿童和青少年应该接受的编程教育,这也是我们的目标。

基于这样的目标,我们在构建学习系统的时候,会坚持几件事情。

第一,科技素质教育要回归孩子不同年龄阶段成长的规律。

面向3-6岁孩子的科技素质教育,我们认为一定是在线下场景中进行,完成早期的机器人编程启蒙。

7-9岁的孩子,可以持续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去探索软硬件相结合的早期启蒙,也可以学习一些真正的商业编程语言。

9-12岁的孩子,就可以做一些专业的探索。

12岁以上的孩子,我们会提出更专业的学习目标。

所以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一定要回归到不同年龄阶段孩子成长的规律,去构建不同年龄段的学习路径。

第二,让孩子接受基于人工智能的编程教育,或者机器人创新工程教育是为了什么?

我们还是强调,不是仅仅为了学会一门语言,而是发展他的思维,真正提高他的学习能力,面向未来的这种创新能力。

我们在基础教育当中,在学校的学习过程里,我们会发现很大一部分是以老师的讲授为主。通常我们是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然后通过考试去检验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那么在校外的科技素质教育里,我们是基于什么来组织我们的学习方式?

我们童程童美常说,PBL和CBL这两种,基于项目式和挑战式的学习。我们希望在一些活动的场景里,让孩子在做的过程当中深度体验,陆续的去掌握一些知识。

但重要的不是掌握知识,而是培养思维,在这里我们倡导要培养的思维是编程思维,Learning by doing,在做的过程当中深度体验,才能够真正提高孩子的思维。

主持人:在您心中,理想的青少年素质教育是怎样的?是在培养孩子哪方面的能力?您是如何理解科技素质教育的?

孙滢:我认为,所有的教育都应该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并不仅仅关乎于学什么,即使是我们在学校里各种学科的学习,归根结底也是在发展孩子的思维,最后要提高他面向未来的能力。

所以,无论是语文、数学,还是其他的专业学科,都可以构建好的素质教育。学什么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以哪种方式学,要达成一个什么样的培养目标,以及应该用哪一种系统去评价我们的教育是好的教育。

其实应试教育只是过度强调了用考试来评价学习的结果,考试也是孩子在教育和学习过程当中一个很重要的评价方式,但它不应该是单一的评价。

当我们开始进入到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领域后,提出了一个概念叫“MCM模型”。

第一个M指的是学习的方法,C指的是能力,最后一个M指的是思维。

既然第一个M指的是学习的方法,那么不管我们学习语文、数学、编程或是艺术、体育,我们可以学习很多基于这个学科的方法、知识和信息。在我们学习这些知识和信息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的是个人思维,而我们的思维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中间的 C,也就是能力。

所以,所有的学习都是载体,最重要的是来完成每一个孩子能力的搭建,这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主持人:越来越多的儿童成为了天生的“数字原住民”,科技素质教育如何赋能孩子未来发展的?

孙滢: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一个网络世界里,现在出生的孩子,自出生起网络即存在,网络是他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认为,在现在的数字时代里,信息素养和数字思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

数字思维包括四个维度,第一个是信息的辨识与分析。

到底我们每天接触到的信息是真的还是假的,是完整准确的吗?所以这是所有小朋友都应该去发展的一种素养和能力。

第二个是信息的调用和编译。

针对广泛被信息包围的时代,我们如何去处理调用信息,这也是个非常重要的能力。我们每个人的工作每天要做出判断的时候,事实上都要搜索很多信息,基于更多的信息去做客观的辨识。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里,小朋友掌握一点编程语言,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调用更多的信息去做分析,那么他能够输出的观点,他创造的产品就会有更大幅度的价值。

第三个是信息的创作和创造。

第四个是信息的反馈和升级,当你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然后有了一个非常好的产品以后,我们要回馈社会,去创造更大的价值,这个就是信息的反馈。

对于如何处理好孩子与电子设备的相处,首先我认为今天孩子和网络世界、电子设备的连接,已经不是我们人为能够把它阻断得了的。

那么孩子在使用电子设备时都在做哪些事情?童程童美未来教育研究院做过深度调研,分别是看视频、作为学习的工具、社交、网购和打游戏。

这五种功能,依次是孩子现在使用电子设备在做的事情。如果我们在家庭里,构建一个了解电子设备、了解网络,并且更好地使用网络的环境,事实上对孩子会有更大的帮助。

过去几年时间里,我到过欧洲和北美的很多学校,做过深度拜访和研究。在美国和英国的一些学校,小朋友把电脑和移动设备带到学校里作为学习工具的时候,学校会和他签一个协议。

在这个协议里,首先会跟他介绍在互联网环境里存在着哪些不安全隐患,让他了解到,在使用互联网的时候,哪些是他不能做的,哪些是被鼓励的,以及他和电子设备之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如果你使用的是家庭里父母送给你的电脑,那么这个电脑的所有权是属于家长的,孩子只有使用权,那么基于此你使用的规则是怎样的?这需要双方做一个非常深度的讨论之后,一起签字确认下来,我们将用这种方式去使用互联网和电脑,未来则可以更好的学习,你在驾驭它的时候,会更清楚你的目的。

主持人:请简单介绍一下童程童美的基本情况。相较于同类型的机构,童程童美是如何保持自身竞争力的?

孙滢:首先,我们认为少儿编程,还有机器人创新工程教育的领域,已经有非常多的机构开始进入,提供给孩子们各种各样的教育产品和服务。

我们认为,这对于整个行业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因为国家倡导的就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所有科技素质教育机构,都是国家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过程当中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部分。

无论是编程教育、机器人教育,还是我们提到的STEAM教育、人工智能启蒙、信息技术、创客等等,目前都是刚刚起步的阶段。在这样的一个阶段,应该鼓励多种探索,校外以企业为主体的办学方式,会给我们非常多灵活的探索机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真正有意义的科技素质教育形式,可以帮助中国科技素质教育系统向前发展。

所以,我并不把它理解为竞争,更多的应该是机遇。有越来越多的好产品、服务以及教育形式给到中国孩子,最终受益的是孩子。

其次,童程童美的核心基因是什么?我们有19年在互联网技术人才方面的培养经验,这个过程中我们积累和沉淀下来了很多教育资源。

教育是一件非常慢的事情,需要非常多的沉淀。而我们这样深厚的基于IT技术教育的基因,是很难实现短期复制的。由于有这样的积累,我们在课程研发、师资培养等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最后,我认为童程童美非常大的一个优势,是始终坚持做真正的教育。

我们认为,编程和机器人这种科技素质教育是离不开线下场景的。虽然在现阶段,在线教育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一定有赖于人对人的影响,是在线下的场景里发生的。

主持人:教师是一个机构的灵魂,童程童美是如何整体把控教师素养的?

孙滢:科技素质教育的师资供给,是整个科技素质教育走到今天最需要突破的难题。无论是编程教育还是机器人创新工程教育,都需要老师具备这方面的专业能力,然后还要发展跟教育相关的能力。

因为我们过去的成人IT职业教育经验,使得我们有非常丰富的培养老师快速掌握专业能力的底蕴。现在童程童美在全国拥有2400位全职老师,我们的老师主要是来自计算机相关专业、机械类相关专业以及教育相关专业。

当老师们进入到童程童美的系统当中后,我们有非常专业且系统的编程和机器人教育培训。对于所有的老师,我们会分为七个等级,每个等级都要参加相关的专业培训,完成内部的认证,持有证书才可以参与到教学当中。

主持人: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童程童美的授课模式是怎样的?对于编程的学习成果又是如何体现的?

孙滢: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提出了螺旋式知识讲解的设计,即使是看上去很深奥的知识,也能以合理的方式教给幼小的儿童。

我举个例子,比如说学习杠杆。3-5岁的小朋友,最初对杠杆的认知就是跷跷板。到小学,我们会认识生活中的杠杆,获得省力这些基本概念。初中我们会学习杠杆原理,高中我们会学习力矩平衡。在不同年龄阶段,他接受的知识是有差别的,是在逐渐递进的。

我们倡导,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让孩子接触他年龄阶段能够接受的知识,发展他的思维。

那么如何让孩子感受到他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各种进步?

首先是我们每堂课结束以后,小朋友都可以展示他这堂课的作品。每节课都会有一个作品诞生,每一个阶段结束都会有一个非常大的作品。

在这个过程里,还有CBL基于挑战活动的学习。我们会有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机器人和编程挑战活动,小朋友可以组成团队去参加各种挑战活动,然后我们的学员也拿回了很多国际和国内挑战活动的大奖。

比如号称是“世界机器人奥运会”的比赛中,童程童美在2020-2021赛季拿到了整个亚太区从小学到初中的冠军,并且拿到了小学组最后的世界冠军,我们的学员为中国争得了荣誉,优秀的成绩可以让小朋友在不同的阶段,都可以体验到自己成就感。

最后我特别想和大家分享,到底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递“已经打开的盒子”里面的内容,更应当是培养学生对“尚未打开的盒子”和“即将打开的盒子”里的好奇心。

今天我们的孩子处于三位一体的教育系统中,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我们如何在孩子成长过程当中更好的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将是孩子一生都会受益无穷的。

愿和大家一起,构建有利于我们每个中国孩子共同成长的家庭科技素质教育系统。

主持人:素质教育是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更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使命光荣也任重道远。落实素质教育贯穿教育始终,也是我们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感谢孙滢女士今天带来的精彩分享,感谢大家的收看,下期节目再见。

编辑:果君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