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频道专题 > 云南“两基”巡礼 > 州市教育

云南玉龙县“两基”攻坚走笔:玉龙山下满园春

中广教育 2010年12月06日 08:56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中广网北京12月6日消息 将历史的镜头拉回8年前,2003年4月,丽江撤地设市,至此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应运而生。作为全国唯一的纳西族自治县、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玉龙区县分设初期没有一所城市初中及小学,没有进修学校和职业中学,学前教育几乎空白,全县408所学校,有317个一师一校校点遍布玉龙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而要完成“两基”攻坚的任务,玉龙必须啃下这些“硬骨头”,在难处寻求突破。

  “打造民族教育强县”,这是玉龙区县分设伊始县委、县政府定下的奋斗目标。在玉龙县委、县政府看来,办好教育是改善民生之基,振兴民族未来之要,就是再苦再难、砸锅卖铁也要把“两基”攻坚这场硬仗打下来。县委书记、县长带头谋划玉龙教育,一位县委副书记联系教育,一位县委常委、副县长分管教育。玉龙举全县之力,攻“两基”之坚,使教育面貌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集中办学优化教育资源

  距离丽江100多公里,驱车前往要9个多小时的奉科,是丽江市最穷的乡镇之一。为了让大山里的孩子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接受教育,奉科乡各族干部群众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从2003年开始,奉科乡不断加大对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及管理力度。“我们学校的饭菜真香,与家里的一样好吃”,这是奉科乡寄宿制完小的孩子脱口而出的心里话,也是奉科如今寄宿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

  自2003年至今,为优化学校布局,办好有规模、上档次的学校,玉龙县深入实施了“大力发展幼儿教育,集中办学,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战略,目前幼儿园数已由区县分设时的1所发展到16所,撤并了276所过于分散的教学点,建成63所寄宿制学校,完成投资1.27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10.43万平方米,彻底改变了山区学生摸黑赶路,抱着冷饭,跋山涉水往返求学的状况,终结了家长打着火把、亮着电筒送孩子上学的历史。

  依托项目搭建起跳平台

  “我们都是山里的孩子,我们都有走出大山的梦想,但稚嫩的我们,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实现这个梦想。这时,你们来了,和我们背起梦想的行囊,踏上走出深山的路途。”这是培志学校学生杨晋蓉在作文中所写的一段话。在玉龙县,像杨晋蓉这样受到社会关爱与温暖的学生还有很多。从2003年至今,玉龙共筹集2212.18万元的爱心善款,极大地鼓舞了玉龙学子完成学业的信心。除此以外,玉龙还积极通过地方财政、银行贷款、中央转移支付、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争取上级专款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建立资助贫困生助学机制。

  2006年,玉龙县被确定为“中国—联合国儿基会爱生学校”项目实验县;同年,教育部、联合国儿基会学前教育发展项目(ECD项目)在玉龙实施。“依托项目、搭建玉龙教育发展平台”成为促进玉龙民族教育发展的共识。

  项目实施以来,广大教师深刻地感受到爱不仅仅是简单地给予物质的关怀,而是要以全纳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心理、生理、情感都得到健康成长。现在,玉龙教育人欣喜地发现:学校变了,老师变了,学生变了。爱生学校里以前高挂的宣传语、公示栏变低了;以前愁眉苦脸的“学困生”,脸上充满了自信的微笑;以前家长只是被“传讯”的对象,现在变成了学校的主人,共同参与管理学校。

  艺术教育传承民族文化

  民族教育的内容必须体现民族特色。作为全国唯一的纳西族自治县、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玉龙县的艺术教育以“一团五基地”为示范点在全县铺开,使古老的民间艺术在演变流传千百年后与现代教育艺术完美结合,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经过几年的探索努力,玉龙县开发了一整套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艺术教育教材,一批少年儿童文艺节目和书法、绘画在省和国家的展演、比赛中频频获奖,不仅被评为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先进县,还推动了全县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如今,弦子舞、民族打跳、东巴文、纳西拼音文字已慢慢走进中小学课堂,丰富多彩的校园民族文化传承之花已竞相开放。

来源:中国教育报  责编:马凤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