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页面焦点图

两个“全国率先”实现人人有书读

中广教育 2009年10月29日 15:15

如果追本溯源,中国的义务教育梦可以回到1901年。时任大清头等专使大臣张百熙出使英国,发现“弹丸小国”竟可“船坚炮利”的原因在于“教育”。其归国后被任命为管学大臣,便将酝酿已久的教育振兴计划进呈朝廷。

  1904年,清政府颁定《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儿童自6岁起受蒙学4年,10岁入寻常小学修业3年。俟各处学堂一律办齐后,无论何色人等皆应受此7年教育,然后听其任为各项事业。”中国义务教育梦自此生根发芽。但及后数十年,华夏大地内忧外患,各级学校的建立举步维艰,文盲率高企。

  广东1996年在全国率先“普九”,2006年秋季学期同样率先于全国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再到2008年春季学期实现全省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一条在中国跋涉了百年的“义务教育”之路,率先在广东真正实现。

  10年间从“普小”到“普九” 

  1978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把普及小学教育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当时为了让农村的孩子能上学,基础教育实行的是“镇办初中、村办小学”的管理体制,村村都办有学校,有的是村民集资,有的是华侨捐款。无可否认,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很多村镇中小学校教室简陋,有的甚至是学生自带桌椅板凳,在临时搭造的棚子里上课。

  据了解,广东从1986年起创新性地在基础教育上实行地方负责、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适当下放办学权和管理权。正是体制上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地方政府办学的积极性,当时出现了“人民教育乡村办”的局面。广东在1985年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并从1986年开始积极开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上下一心,其利断金。1996年10月,经省和国家教委验收,广东最后19个县(市、区)基本实现“普九”,如期完成了“两基”任务,成为全国第一批实现这两个目标的两个省份之一。其时,全省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75%,13-15周岁适龄少年初中入学率为96.1%。10年间,从“普小”到“普九”,广东共投入443.2亿元。

  “四步走”终结义务教育收费

  10岁的张慧科因家里欠债无力偿还,不得不辍学到城里打工。13岁的代课老师魏敏芝牢记前任“一定要把学生看住,一个都不能少”的叮咛,单身一人踏上进城之路,决心在茫茫人海里把张慧科找回……

  这是1998年风行一时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导演张艺谋为上世纪90年代初农村教育刻下了一个深刻的注脚,道尽了乡村教育的拮据。

  “那时在农村,许多学校是农民自己建的,老师的工资和办公费用也是由农民来分担,但令他们无奈的是,他们的孩子却不能顺利读上书———很多家庭为供孩子上学,终年生活在贫病之中。”回忆当初,高州市祥山镇的靶口村小学校长梁茂勇仍然感慨。

  继实现“普九”后,“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读上书”,成为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又一个目标。

  2001年起,广东按照“先困难家庭,后普通家庭;先农村,后城市;先经济欠发达地区,后经济发达地区”的原则,分四步走依次实现———

  2001年至2005年间,对农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的困难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免收书本费和杂费、给予生活费补助)。五年来,省财政共安排“两免一补”专项资金18.79亿元,全省贫困学生共有500多万人次享受到此政策。

  2005至2006学年,省财政又专门安排补助资金4.24亿元,用于在广东省16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实施免费义务教育试点,129.93万名农村孩子“提前”享受到免费义务教育。

  2006年秋季学年起,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免收杂费,全省1025万名孩子享受该政策,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2/3,涉及免杂费补助资金33.51亿元,其中省财政负担22.80亿元。2007年秋季学年起,省财政再拨11亿元,在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杂费的基础上,进一步免收书费,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全免费。

  到了2008年春天,免费义务教育的步伐扩展到全省城镇,一圆广东多年的梦想。从此以后,“收费”义务教育在广东正式画上句号。

  广东,又一次走在了全国前列。

  缩差别“让孩子们都读好书” 

  “农村的孩子也用上了电脑,与城里娃的差距越来越小了!”惠州市龙门县沙迳中心小学校长钟惠钦,站在学校的计算机多功能室前向记者一一展示新校舍、新设备。

  广东义务教育的更大雄心,就是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缩小校际差别,让孩子们都能“读好书”。

  1998年至2002年间,省政府每年投入1亿元,分期分批对全省8036所薄弱学校进行改造。2001年,全省开始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到2005年省财政投入18.5亿元,新建、扩建学校1827多所。2007年,广东更是再次拿出了20亿元,全面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校舍,消除C、D级危房。

  硬件上去了,但由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等差异而造成的城乡中小学校间的差异仍然横陈于珠水之上。

  2005年8月,省政府制定的《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实施意见(2004-2010年)》,提出“大力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2006年,经省政府同意,省教育厅印发了《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力促广东基础教育向均衡化发展。

  2009年4月,广东出台《关于推进广东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除了规定不能分重点和非重点学校,不能设重点班、实验班外,还积极推动教师在校际、区域间合理流动。同时,在教师待遇问题上,该意见也提出“要进一步落实县域内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与当地公务员大体相当,县域内农村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与城镇教师大体相当”。

  “广东要力争经过3-4年时间,全面实现全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机会均等,县域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相对均衡,地区间义务教育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全省义务教育整体水平和均衡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副省长宋海字字铿锵。

  惊喜客家:小孩跨市读书全免费 

  缪奕轩是缪家三兄弟的大哥,三兄弟都有一子。在以兄为长传统观念浸淫的梅州五华地区,大哥缪奕轩一直为大家庭的温饱及后继发展操劳。

  “以前单是我儿子读书,就够我拉扯了。”缪奕轩说,他的儿子从小学到中学,每年开学都要交钱,他们就想尽办法或赊或借,东拼西凑,“有时直到开学前一晚还抓破脑袋都想不出哪里可以再借够数”,后来就索性到中山打工。

  “但这些年不同了。”缪奕轩说,虽然两个弟弟的小孩都渐渐长大要读书了,家里的开支增大,但省里对农村孩子的关心使家里的压力减轻了很多。“先是前些年的‘两免一补’,然后到免杂费、书费,全家一年就减轻了3000多元开支。”他说,于是想把孩子接到中山读书,心想虽然要交借读费,但毕竟可以陪孩子,“省里给减的就当给了借读费,咬咬牙关总是能对付过去的”。

  在中山做电子维修的缪氏三兄弟怎么都没有想到,不仅省里有好政策,各地市政府也积极为非户籍人口子女解决义务教育的读书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其中,中山市就规定,在该市暂住满5年的外来人口,其子女可免交借读费入读中山市公办学校,加上他们的农村户口,两个孩子可在中山市享受免费义务教育。

  目前,缪奕轩的儿子缪定东在中山市开发区第一中学念初中。“我们再也不用为孩子读书愁白头了,他们肯定能一直读下去。”缪奕轩眼睛有点湿润,“这是实实在在地给我们老百姓实惠了!”

  访谈

  丁元竹,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北京大学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避免儿童辍学要靠教育救助

  记者: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后,是否就能避免适龄儿童辍学?

  丁元竹:读书虽然免费了,但其他一些相关学习费用如课本费、学习用具费、上学交通费、学校午餐费等支出对贫困家庭来说,仍然是沉重的负担,由此也会导致这部分学生失学或辍学。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的教育社会救助体系,让他们读上书后还能读得起书。

  记者:广东也一直不遗余力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

  丁元竹:“均衡化”主要体现在设施、设备和人员配置上。在教学设施和设备上,广东和全国其他省份一样,发展都比较快。但人员配置不均衡的问题仍比较突出,譬如,一些学校的主科师资资源较充裕,而承担副科的师资却相对缺乏。

  记者:如何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师资的均衡化?

  丁元竹:正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行的绩效工资,有利于引导优秀人才向基层流动,从而推动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再如广东提出的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向公务员看齐,也有助于加深教师对本职工作的认可和热爱,同时确保教师队伍的稳定。

  记者:您认为除了师资均衡外,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之路还有哪些问题尚待解决?

  丁元竹: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校际差异仍在不断拉大,导致城市重点学校人满为患,而大量农村义务教育资源分散闲置。同时,城市择校和流动子女受教育问题仍然严峻。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也在各类教育中普遍存在。一些地区小学语文、数学老师供大于求,音体美教师严重不足。

  广东在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化的过程中,可以考虑解决这些问题。

  点睛

  ●1988年10月1日起,全省学前教育归口教育部门管理,学前教育管理体制逐步理顺,教育部门从单纯的业务管理转向全方位管理,学前教育走向规范化发展。

  ●1994年4月,省教育厅下发《关于普及初中阶段义务教育标准的补充意见》,将残疾儿童入学率作为“普九”验收指标之一。1996年,全省实现“普九”,标志着特殊教育在广东基本得到普及。

  ●1996年底,全省123个市、县、区全部通过了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和教学仪器设备的达标验收,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实验教学普及县的工作。

  ●2006年,制定《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试行)》,明确从9月1日起,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建设,要求各级政府对所有义务教育学校按均衡发展的要求,科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逐步实现义务教育的公平。

  ●2008年,广东有幼儿园10533所,在园(班)幼儿232万人,每万人在园幼儿数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前三位。

  ●从2007年开始,省财政每年安排特殊教育专项资金1000万元,5年共安排5000万元,用于特殊学校建设。(撰文 谢苗枫 实习生张冰梓)

来源:南方日报  责编:邵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