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校长访谈

理性的思考者 激情的开拓者

中广教育 2010年03月15日 14:52

——访电白县电海中学校长陈文显

□谭必芬 陈芳

  陈文显,1957年出生,研究生学历,中学政治高级教师。从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科组长、政教主任、副校长到如今的茂名市优秀校长,从教34年来,他一直奋斗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线。2001年担任电白县电海中学校长以来,他凭借其非凡的胆识、超人的智慧、饱满的激情、开拓创新的精神,带领全校师生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不断发展壮大电海中学,使学校由一个校区发展到三个校区,在校学生由4000多人发展到11000多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电白教育新奇迹,铸造了教育品牌学校的典型。

  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陈文显校长。初见陈校长,讶异于他的亲切与随和,完全颠覆了想象中的印象,不似寸照中的古板严肃,充满了男性的豪爽大气、睿智幽默。与陈校长交谈,你常常会被他言语间所流露出来的自信与激情所感染,被他机警幽默的回答所打动,倾佩于他的人格魅力。采访中,陈校长的话题总是离不开教育,作为学校的领头人,虽已年过半百,但是他创新的脚步没有慢下来,教育的激情没有消减,仍然在教育的探索之路上前进。

电白县电海中学校长 陈文显

  大学校 细管理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一位好校长就能带出一所好学校。”这话没错,九年来,电海中学在陈校长的带领下发生了由内到外的锐变。现在的电海中学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大学校”,短短的几年时间,陈校长带领全校师生,抓住机遇,创新办学形式,将其逐渐发展成为了集团式学校,拥有了电海校本部、电海附中、电海教育培训中心三个校区,构成了一校三区的教育航母。校园占地面积300多亩,拥有149个教学班,11000多名学生,是电白县规模最大的中学。

  2001年9月,陈校长从电白县第一中学调任到电白县电海中学担任校长,这所不久前才评上省一级学校的中学,展现在他眼前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当时学校面积窄小,只有几十亩,一片光秃秃的黄土地,校舍简陋,设备落后。”陈校长至今还清楚记得初到学校所看到的场景。目睹这些,陈校长大胆地提出了改造校园的方案。财政没有钱,他便通过向上级打报告、召开董事会、召开教代会等谋划集资的办法,从校内教师、校友、社会力量和银行借贷等渠道筹集资金,征地扩建学校,新建了教学楼三栋,学生宿舍楼四栋,建设了绿草如茵的足球场和高标准的田径运动场各两个,绿化、美化了校园,学校被评为广东省美丽校园、广东省绿色校园。2002年2月电海中学被茂名市定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创建学校,陈校长又迅速以公校扶助民校的形式创办了电海中学附属中学,使初中分离出去,为全县提供了更多的优质学位。现在,电海中学附属中学越办越好,环境优美,设施设备齐全,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中考和全国、省、市、县学科竞赛中,成绩稳居全县第一,成为大家公认的品牌学校,连年被评为茂名市优秀民办学校。2008年,陈文显校长又雷厉风行地创办了电海教育培训中心,今年为422位高考落榜的学生圆了大学梦。

  面对这样一所超大规模的学校,如何管理,成了陈校长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校长只要事必躬亲,终日忙碌,不管成效如何,总觉得这就是一位称职的校长。其实这样的校长顶多只能算是事务型校长,这样的校长不仅让自己每天都疲惫不堪,还压抑了其他管理人员的才能,指令式的被动式的程序化的工作往往只能使其他管理者陷入养尊处优、不善思考,既无压力又无动力的状态中。而陈校长是一位理性的思考者,针对学校规模大、班级多的具体特点,他推行人本化、校本化、民主化的管理,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管理体系,将权利下放给中层干部,将自己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从而集中精力去研究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解决学校的重大问题,做好学校的发展与远景规划工作,真正发挥了校长的“导航功能”。

  陈校长敢于放权,学校三个相对独立的校区,每一校区都有主管领导,分工明确,各功能处室齐全,各部门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各处室检查了解并及时反馈,做好督促落实工作,管理效果显著。

  在电海中学,学校实行分层管理,特别是推行了年级管理。陈校长把管理的职责下放到级,选派得力的教师任级组长,分派中层干部任级主任,几位副校长也蹲点各级,进行具体指导。这样使学校管理化大为小,横到边,纵到底,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不留管理空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得到省市的充分肯定。“大学校,细管理”已成为电海中学的一大特色。

  爱心教育 打造德育品牌

  陈校长在学校德育管理中有自己独特的一套,他坚持“以德养智,以智养德”的原则,以爱心教育为主线,以“爱心社”为龙头推进思想道德教育,开办业余党校,成立教工义工团,打造学校德育品牌。

  在电海中学校园里,常常会看到收集“爱心废品”的身影,他们收集废纸、废瓶,每级每班成立“拾废小组”,每一间教室讲台旁边都设有一个“爱心废品回收站”,同学们自觉地把废纸、塑料瓶等放到指定的地方。同学们利用早上、中午和晚自修后这三段时间收集废纸、废瓶等,变废为宝,每学期的废品所卖的钱全部用来资助家庭贫困的同学。这样学生不仅在爱心活动中得到熏陶感染,形成了健康的人格,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校园也变得更加整洁。这是电海中学德育独有的风景,是“爱心社”的“杰作”。

  学校的“爱心社”自1995年成立至今,不断发展壮大,毕业的同学走了,新的同学又继续接过爱心大旗,一批一批传下去,从开始的几十人增加到了现在的5000多人。在校长室、党总支、政教处和团委的指导和帮助下,“爱心社”成员以“服务社会、服务他人、提升自己”为宗旨,经常到福利院、敬老院为老人和小孩服务,经常下到各乡镇做善事;成立爱心基金会,近5年来,通过捐款、定期收废品等渠道筹集资金30多万元,资助贫困学生每人每月30元,缓解贫困学生生活问题,还帮助许多因生活困难而准备辍学的学生完成学业。他们将爱心传遍校园内外,从校园到家庭、社区,他们的做法得到了群众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广泛赞誉和肯定,“爱心社”已成为电海中学德育工作的一张亮丽的名片。就连公共汽车上的乘务员也由衷地赞叹穿电海中学校服的学生,为老人小孩让位的最多,最有爱心,最讲礼貌。陈校长为了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开拓新的育人渠道,还积极成立了校内业余党校、团校。学校制订严密的计划,指派专任教师,分期分批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干进行培训,党总支书记和团委书记亲自讲课。陈校长推行“兵教兵”的做法,调动业余党校学员的积极性,全方位开展“一帮一”教育活动,变单纯的教师教育为师生共同参与教育,变有距离的教师教育为学生教育学生的贴近教育。开展“一帮一”教育活动,首先由业余党校学员在本班或本年级选定帮教对象,填写被帮教人员的主要存在问题及帮教措施,经一学期以上的帮教后,由班主任对帮教效果作出评价,写入档案交党总支存档,作为入党的必备要求。“现在我们每一年大概招收2500名高一新生,其中就有2000-2200名学生参加业余党校的培训。”陈校长自豪地介绍,“学校通过‘兵教兵’的方式,组织业余党校学员开展‘一帮一’活动,使得全校学生同时得到了提高和自我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电海中学的德育建设已成为电白的一面旗帜,学校“爱心社”曾被评为“全国青年志愿服务杰出集体”、“全国志愿助残先进集体”,学校团委被评为“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学校也被评为“广东省中小学德育实验研究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电白县思想道德教育示范学校”、电白县思想道德教育“十佳”单位等。电白县德育工作现场会多次在电海中学召开,学校的德育工作经验向全县推广,多家媒体争相报道了学校的德育工作。

  开拓务实 深化教研促发展

  了解陈校长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头脑活跃、意识超前,具有高度前瞻性的领导者。在深化课改教研过程中,他的这一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始终将求新、求实、求质作为引领学校形成特色、引领教师不断成长的思想动力。

  在课堂教学改革上,陈校长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他带领学校领导班子走访了全国各地,远到江苏学洋思,近到化州访官桥,还多次邀请专家到校讲学,博取众长,创造了一条富有电海特色、符合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之路。他要求每位教师彻底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废除一讲到底的做法,实施“三分一”教学法,学生阅读思考讨论三分一时间,练习三分一时间,教师讲评三分一时间,形成师生互动的格局;上课做到“四精”——精选、精讲、精练、精评;测试做到“四必”——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教学任务实行“三清”,即节节清、日日清、周周清。

  学校还推行集体备课,虽然集体备课已算不上新鲜事,但是陈校长却创出了新路子。他要求各备课组不要拘泥于本科组,大胆地走出去,与别的科组交流、竞争,通过科组内的赛课及科组间赛课、组织科组集体外出学习等方式,大大提高了科组的集体备课能力,充分发挥了集体的力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陈校长自己也常常参加各科组的集体备课,聆听教师的备课意见,发表自己指导性意见。在他的指导下,学校高三政治科组建立了自己的资料库,高三语文科组编写出了自己的复习教案,其它科组也别具特色。

  吸引并留住教师、留住人才是学校能够生存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陈校长深谙此道,他常说:一所学校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三要素:生源、管理、队伍,只有教师的水平提高了,才能教出高水平的学生。在陈校长的带领下,全校教师大练基本功,举办教学“五个一”竞赛活动(书法竞赛、普通话竞赛、论文竞赛、说课竞赛以及教学竞赛),狠抓教师业务素质培养,并以丰富多彩的岗位练兵活动为载体,培养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陈校长也一直关注教师的生活和情感需要,愿意尽力帮助教师解决问题。据介绍,学校一位教师出去旅游时不小心摔伤了腿,出院时陈校长打电话去慰问,了解到医院离老师的住家相隔太远,为了免除受伤教师转车的麻烦,他特地交待学校工会派专车去医院接回受伤的教师。正是因为有了陈校长的亲切关怀,学校才有了家一样温馨和睦的氛围。虽然学校很多年轻的教师在省市甚至全国都获过奖,但是没有一个人想过离开,很多教师甚至放弃了高薪学校聘请的机会而留在了电海中学。

  陈校长还带头开展课题研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课题研究活动。他主持的省级课题已顺利结题并荣获省级奖励,学校近5年有四个省级、五个市级、七个县级课题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2009年6月又立项了一个省级重点课题,学校被省教厅思政处定为德育研究重点试验学校,形成了教科研的热潮。近5年先后有200多名教师获得省、市、县教育先进个人称号或教学竞赛奖励。通过加强教科研,有效地破解了一些学校教育教学难题,一些新思路、新举措被广泛地应用到学校工作中,促进了学校发展。

  九年时间,在陈校长的带领下,电海中学实现了飞速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获县面上中学十六连冠,2009年高考上专科线以上有2933人,本科线以上有822人,上线率居全市同类学校之首,且有4人进入全县文理科总分前10名,夺得五个单科的全县第一名。2009年中考上重点线436人,而且上重线人数和高分层人数均居全县前列。各类竞赛也捷报频传,仅2009年高中数学竞赛就有6人获全国奖,初中数、理、化竞赛有6人获全国一等奖,而且数、理、化三科均获全县第一名,在全县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湛江、顺德、阳江及市内许多兄弟学校都慕名而来参观学习。珠江电视台、县市电视台、《茂名日报》及《茂名晚报》等新闻媒体都报道过电海中学及陈校长的先进事迹……辉煌的成绩让他优秀校长的称号实至名归,过去的高点也将是陈校长未来努力的起点,相信这样一位充满激情的开拓者一定会带领电海中学的师生向着更高的教育梦想不断前进。

  老师眼中的校长

  陈校长是一个特别有胆识、有魄力、有智慧、有激情的人,他的管理总是具有前瞻性。

  陈校长视野宽阔,看得长远,比起关心他自己,他更关心学校和全县的教育前景。

  工作中时的他让人敬畏、钦佩,生活中的他却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是一个特有人格魅力和人情味的校长。

  学生眼中的校长

  陈校长是一位充满仁爱之心的好校长,他非常支持我们爱心社的工作,很重视对我们品格的锻造。

  第一次见陈校长的时候觉得他很严肃,但多次接触后才发现他很和蔼可亲,并且非常热情幽默。

来源:中国广播网教育频道  责编:马凤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