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学校新闻

封丘县城关镇北街小学:教书育人谱新篇 素质教育结硕果

中广教育 2009年06月10日 14:26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也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北小”作为一所县城小学,在面临青年教师比例较大,农民工子弟比例较大的情况下,逐步地在摸索中进步,在学习中升华,在反思中前行。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我们“北小”本着“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的教研原则,坚持以“问题即课题,成长即成果”为教研指导思想,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校本教研制度,形成了自己的校本教研特色。

  1、构建一个框架。计划是工作的提纲,而制度是搞好工作的保障,为使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制定了一些制度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如《北街小学教师评价办法》、《北街小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北街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等。这些制度的建立,把原本松散的教研行为用制度来管理,督促教师的教研行为按预定的目标发展,为教师的量化管理和考核积累数据。如:学校规定周一下午放学为全校校本教研时间,周二上午第一节课为语文校本教研时间,下午第三节课为数学学科校本教研时间。每次的研讨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发言人,每次活动都有记录。

  2、打造一个特色。在当前“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大环境中,一部分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反思、实践,确实褪去了“教书匠”的俗气,沾上了“研究者”的灵气,成长为“研究型教师”。但是,我们发现,有着严格规范的课题式研究,远不如普通教师平时交谈的教育话题(即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反思性的实践研究),对身边的同事来说,更贴近实际的教育教学,更具有借鉴性和可操作性,更利于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于是,我们选择了叙事研究作为自己的校本教研载体。

  (1)专业引领。我们从2002年9月份开始,结合地方、学校、教师、学生实际,指名一部分优秀教师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故事整理出来,在每周一的校会上展示。这样,一方面树立了优秀教师的威信,增强了他们的成就感,提高了他们在工作中的动力;另一方面也为其他教师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提供了反思的样本。

  (2) 全面发动。在优秀教师的引领下,我们从2004年开始,以教研组为依托,要求全体教师将自己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有共性、有特性等值得借鉴的事例形成文字,记录下来,在每周一的校会上交流。既每人每学期写两篇与学生交往的案例(其中一例写成功的经验,一例写失败的启示,并配上自己的解读。)。每人每学期至少选择一课做精深的“一课三思”研究。即课前构思总体设计(一思),教研组内深思教学改进(二思),实践后反思教学效果(三思)。

  (3) 深入开展。2005年暑假,我们组织全体教师对叙事研究这项课题的多方面材料进行深入学习,并将叙事研究细分为教学叙事、生活叙事、成长叙事。这样,教师的叙事研究逐步走向精彩。目前,我们已经整理出《教师教育叙事》5册,《一课三思》案例集一册,供教师交流、学习。

  通过叙事研究这一活动的开展,很多典型案例(如:“新型师生关系的创建”、“突发事件的处理”、“问题学生的教育”等)呈现给了广大教师,教师在交流、对比、反思中逐步做到从较深层面剖析自己、规范行为、净化灵魂、升华人格,从而提升了自己的德行,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

  3、培养一批新秀。一个学校要想发展,必须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为此,我们开展了“走近名师,走进名师的课堂”活动。以借此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1)独立思考,寻找身边的名师。

  (2)访谈名师的学生。重点从作业、学习方式、教学管理、师生关系、课外阅读五方面入手。

  (3)走进名师的课堂,感悟名师的教学风采。即每学期听自己选择的名师5——8节课,并写出自己发现的名师的闪光点。

  (4) 请名师走进我的班级。听名师介绍班级管理经验,请名师走进自己的班级,实地诊断、开方。然后,写出自己的教育教学改进计划。

  (5)加压促成长。当“走近名师,走进名师的课堂”活动进行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又将“推门听课”制度进行了深化。除学校领导和教师外,我们还邀请家长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这样,给了教师一定压力,大家每一节课都备得更详细、深入。

  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学校共结成了29对师徒对子,一大批青年教师成长起来,班级管理水平、授课水平迅速提高,班风、学风明显改善。

  我们认为,作为一所基层小学,在进行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只有针对实际,允许多样化的表达方式,才可能促进校本教研的可持续发展,才可能让教研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才可能让教师享受专业成长的快乐。

来源:中国广播网教育频道  责编:马凤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