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靳润成重要讲话
“工学结合”,亟待突破瓶颈——靳润成
中广教育    05月07日 16:56
    近几年在“工学结合”模式的探索中,作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天津市对于其他省市的职业院校来说,具有标本意义。据介绍,天津市各院校普遍与相关企业建立了产教结合委员会,定期研究校企合作中的问题;市政府也出台了有关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学校管理,鼓励校企共建生产型实训基地。目前,全市已经建成校内实训基地68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1500多个。不少院校的实训基地还由消耗型转为生产型,学生既生产了合格的产品,又取得了一定的劳动报酬。许多职校纷纷学习“天津职教模式”。

  天津市教委主任靳润成认为,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职业教育融入经济社会的根本途径。职业教育只有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才能更好地培养社会急需人才,而职业教育要真正融入经济社会,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现阶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方向。”靳润成说。校企合作瓶颈亟须突破

  职业教育要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意味着企业、行业与学校之间要相互沟通、合作,企业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职业教育的本质是职业技能教育,因此“顶岗实习”是实现职业技能锻炼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是职业教育的“半壁江山”。工学结合在我国有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方式发展却遇到企业合作的瓶颈障碍。

  在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是学校为求生存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多数企业给予学校的资助,亦都停留在较浅的层次。

  有鉴于此,参加论坛的一些专家认为,校企合作不仅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也是一种双赢的经济行为。要突破校企合作的瓶颈,政府主管部门应出面搭建平台,让企校双方进一步了解并加深合作,并且应有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规范和推动,从而提高企业的积极性。练好内功才能走出新路

  “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对于企业、行业和学校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职业院校能够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的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谈到职业院校自身建设时认为,今后职业教育,实际上是着眼于面向市场,面向整个就业的需求,扎扎实实练好内功的问题。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只有“练好内功”,企业才愿意主动合作,培养出的人才才能受到市场的青睐。

  这几年,我国职业院校扩大招生,达到了810万人,比本世纪初翻了一番,但是教师的数量还基本上维持在上世纪末的水平,缺口在40万人左右。职业院校教师不仅数量少,而且教师的专业、知识、实践教学能力相对还比较弱,这与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明显不适应。

  靳润成则结合“天津职教模式”的经验提出,企业中的能工巧匠和有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也应该成为“双师型”师资来源的一个重要的群体,他们可以给职业教育带来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以及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最新的要求。聘请他们担任兼职教师,不是弥补师资不足的权宜之计,而应该成为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职业教育的人才战略。

来源:中国广播网 教育频道    责编:马凤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