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社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技工院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加大对违规招生、恶性竞争、虚假宣传、欺骗误导学生等行为的查处力度,严禁招生过程中进行生源封锁和地方保护。

  违规招生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声誉,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有些职业院校包括技工类院校将招生难归因于职业教育社会地位低、不受人待见,其实招生难不仅是职业院校独有的现象。无论是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乃至社会培训,只要是办学,就必然面临招生问题;只要招生,就必然会出现有冷有热的情况。

  有些院校将招生难归因于生源少。可以说,包括教育在内的各行各业面对竞争是必然的,如何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才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首要问题。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承担着“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艰巨任务和光荣使命。因此,仅仅盯住应届初高中毕业生,仅仅热衷于学历教育,是单一、狭隘、封闭的传统职业教育观在作祟。在“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已成为“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的国策,国家提出要改革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以及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职业院校。“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让三百六十行人才荟萃、繁星璀璨”。因此,把招生难归因于生源少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也有一些院校把招生难归因于就业难,认为“出口不畅”导致“进口不旺”。职校生对口就业难和企业招聘适用员工难的“两难”态势的确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道难题。这道难题中隐含着一个浅显的常识:不是企业不需要人,而是这类院校的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笔者曾参加过江苏省对职业教育的调研,企业代表普遍反映,他们有许多技能型的工作岗位虚位以待,但苦于招聘不到适合的职校毕业生。

  笔者认为,相关院校解决招生难的根本出路在于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出社会急需的、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目前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进入“深水区”,外显性的顶层设计、体系构建、规模扩大、条件改善、形象改观已基本完成,内隐性的立德树人、提高质量、强化内涵、服务人的发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等,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

  职业教育应逐步由要“热闹”、显“政绩”、树“形象”等转为回归教育、回归学生、回归教师、回归课堂;要瞄准产业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瞄准学生的发展要求,瞄准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诉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真正把职业教育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刘景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