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滨州11月25日消息(记者杨祎)“近三年来,学院招生人数持续增长,年均增长7.5%。2020年,学院新生报到人数6050人,学生报到率超过95%。学院每年向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6000余人,本地人才留用率达40%以上;高职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正式就业率90%以上。”滨州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刘祥在座谈会上表示。

  

  滨州职业学院媒体座谈会(主办方供图)

  学生超九成的就业率受益于“订单式”培养模式。长期以来,滨州职业学院深度融入产业,积极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坚持“开门开放、多元多样”的办学模式,与滨州新旧动能十大产业深度对接,不断尝试开展各种合作,创新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根据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为企业“量身定制”人才。

  学院贯彻落实山东省教育精准扶贫“323”工程,立足于“一个乡镇”“一个村庄”“一批学生”“两个学校”“多个区域”,培训新型农民和下岗工人4万余人次。

  着力打造定向培养士官示范基地

  滨州职业学院在继承老渤海革命精神和军地双拥共建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秉持国家战略思维,抢抓军民融合发展的宝贵机遇。学院定向士官招生涵盖海军、空军和战略支援部队3个军兵种,开设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石油化工技术和护理4个重点专业;面向山东、河南、辽宁、吉林、湖南和陕西共6个省份招生,年招生计划495人,在校士官总数达到1300余人,“校中军营”初具规模。截止目前,已有190名优秀海军士官人才和75名优秀空军士官人才已顺利入伍。

  学院对士官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模式,制定并实施“一日生活常规”制度,军事化训练标准、军事化活动特色,融入军营,贴近实战。学院按1:100的标准配备专职军政教学及管理人员,引进或聘任部分退役军人从事管理工作。同时,学院聘请大连空军士官学校、蚌埠海军士官学校、昌平航天工程大学士官学校等单位的17名专家担任军政教学兼职教师;并与大连舰艇学院、北部战区海军训练基地、东部战区空军训练基地、东部战区海军训练基地等单位共建了专家资源库,实现了师资的资源共享。

  围绕专业建设培养人才 锻造技术技能生力军

  加强专业群的建设是解决高职教育发展内在需要求的切入点。刘祥强调,学院要为学生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地方服务。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不断变革,新岗位,新技术不断涌现,专业设置的更新与调整尤为迫切。因此,近年来,滨州职业学院精准对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5+5”十强产业发展需求,增设云计算、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专业,开发老年护理等专业方向,依托专业优势,着力打造8大专业群,在专业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优势。

  然而专业建设需要一定的技术人才来支撑,在进行专业群建设的同时,必然形成教育教学师资队伍专业群落,因此滨州职业学院重点加大了对专业领军人才、专业拔尖人才、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确保学院发展目标、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共频共振,不断锻造教育教学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