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不久前,浙江省慈溪市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开设的乡村“复兴少年宫”公益托管课堂开课。课堂上,来自慈溪多个乡镇的三至六年级小学生在志愿者老师的带领下,参与了“创意思维”“兴趣培养”“素质拓展”等形式多样的非学科类课程。

其实,不只在浙江慈溪,我国其他地方也在搭建乡村少年儿童成长大舞台方面进行着有益的探索。例如,今年8月5日,广州市首家乡村“复兴少年宫”在从化区挂牌投用;安徽省涡阳县陈大镇的乡村“复兴少年宫”日前也举行挂牌仪式;刚刚结束的中秋假期期间,在山东省曲阜市王庄镇的乡村“复兴少年宫”,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传承人张磊让不少乡村少年儿童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工匠精神。

作为一种国家战略,乡村振兴要靠人才,人才的培养则要靠教育。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让乡村少年儿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而对接和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重任在肩。在这方面,国家层面明确方向,大力推动,各地响应号召,不断探索。自今年5月中央文明办部署开展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以来,全国已有的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50个试点县(市、区)结合实际,有序展开,组建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面向广大乡村少年儿童开展丰富的道德培育、文体娱乐、劳动实践等活动,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有的地区将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与落实“双减”政策深度结合,取得了很好成效,已经成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品牌,成为孩子受益、家长满意、社会称赞的育人工程、民心工程。可以说,乡村“复兴少年宫”在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做了可贵探索,播下了乡村振兴的“金色种子”。接下来,各地还要不断完善乡村“复兴少年宫”的师资建设和课程设置,为乡村少年儿童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培养兴趣、提升技能为导向,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他们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提升综合能力。只要充分整合发挥好当地的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就能使乡村“复兴少年宫”赋能更多孩子的成长,使他们全面成长,早日成才。

还需要达成共识的是,乡村“复兴少年宫”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平台,无论何时都要坚守筑梦育人初衷,作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尽力做到让乡村少年儿童发自内心喜欢,收获难忘的教育体验,并乐在其中、各展所长、学有所获,如在劳动实践、动手操作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潜移默化之中生出爱劳动、爱科学、无私奉献、爱党爱国的情怀。当乡村“复兴少年宫”真正成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场所,成为他们流连忘返的第二课堂,便发挥了应有的教育功能,起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成为照亮乡村少年儿童未来的一束光,引领他们朝着德才兼备、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方向发展,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中,乡村“复兴少年宫”应该也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热爱乡村的后备人才,最终为乡村振兴引入源头活水,注入强大动力。

(作者系山东省滕州市龙泉实验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