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源氏”是小说前半部男主人公的姓,“物语”意为“讲述”,是日本古典文学中的一种体裁,类似于我国唐代的“传奇”。较著名的还有《竹取物语》、《落洼物语》、《平家物语》、《伊势物语》等。《竹取物语》中辉夜姬的故事在日本更是妇孺皆知。
《源氏物语》在日本开启了“物哀”的时代,在这以后,日本的小说中明显带有一种淡淡的悲伤。而“物哀”也成为日本一种全国性的民族意识,随着一代又一代的诗人、散文家、物语作者流传了下来。
《源氏物语》的成书年份一直存在争议,而紫式部(其姓氏不详,因为《源氏物语》中的紫姬广受喜爱,故后人把著书者称为紫式部)在1008年11月1日的日记中,清楚地记载着这部作品已在当时的贵族之间争相传阅,于是2008年11月1日就被确定为《源氏物语》的千岁生日。所以就有“源氏物语千年纪”的活动。而“源氏物语千年纪”活动主要在平安时代的都城日本京都进行。
《源氏物语》是世界上第一部,也是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
全书共五十四回,近百万字。故事涉及四代天皇,历70余年,所涉人物四百多位,其中印象鲜明的也有二三十人。人物以上层责族为主,也有下层者族、宫,己诗女及平民百姓。全书以源氏家族为中心,上半部写了源氏公子与众妃、诗女的种种爱情生活;后半部以源氏公子之子熏君为主人公,铺陈了复杂纷繁的男女纠葛事件。从体裁看,该书颇似我国唐代的传奇、宋代的话本,但行文典雅,很具散文的韵味,加上书中引用白居易的诗句90余处,及《礼记》、《战国策》、《史记》、《汉书》等中国古籍中的史实和典故,并巧妙地隐伏在迷人的故事情节之中,使该书具有浓郁的中国古典文学的气氛,我国读者读来有读本国小说那种强烈的亲近感。而且该书与《红楼梦》一样,所涉人物都是皇族,虽然所展示的场景是日本的贵族阶层,但对爱情生活的着墨点染却与《红楼梦》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却比红楼梦早了700多年,因此,被认为是日本的《红楼梦》。
作者简介
《源氏物语》的作者是日本平安时代(公元794-1192)的著名女作家紫式部(973-1015),紫式部本姓藤原,字不详。按照日本古代妇女没有名字的惯例,紫式部只是后人给她写的作品上加题上的名字。因其长兄任式部丞,而当时宫中女官往往以其父兄的官衔为名,以显其身份,所以称为藤氏部;后来因她所写《源氏物语》中女主人公紫姬为世人传诵,遂改称紫式部。作者生卒年月不详,普遍认为是生于978年,死于1015年。紫式部出身于充满书香气的中等贵族家庭,是一位极富才情的女子,其祖父等辈及兄长都是当时有名的歌人,父亲更是长于汉诗和歌,对中国古典文学颇有研习。作者因此自幼得以随父学习汉诗,并熟读中国古代典籍,她不仅对白居易的诗有很深的造诣,而且还十分了解佛经和音乐,这就是为什么我国读者读《源氏物语》时,很容易感到是在读一部中国古典名著的原因之一。紫式部家道中落,曾给一个官吏做过小妾,丈夫去世后,依赖父兄生活,寡居十年。后进宫做了彰子皇后的侍读女官,这篇小说就是她写给皇后供天皇消遣的读物。因为有宫廷生活的直接体验,对当时日本贵族阶层的淫逸生活及男女间的情爱之事有全面的了解。加上作者内心细腻、敏感,所以《源氏物语》读来令人感动,就仿佛一部古典静雅而又美丽哀挽的“言情小说”。
作品影响
《源氏物语》是一部让日本民族整整骄傲了十个世纪的著作。川端康成在接受诺贝尔奖时所做的讲演上也曾指出:《源》是日本小说创作的最巅峰,他自己也不能与其相比较。这虽有几分自谦的成分,但是这数千年来《源》确实影响着日本文学的发展,至今,仍无人能超过这部著作。
作品评价
《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文学的高峰。《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所以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日本是个充满矛盾的国家,在歧视女性的传统大行其道的同时,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偏又出自一位女性之手,《源氏物语》全书,仅百万字,涉及三代历时七十余年,书中人物有四百多位。主要讲述的平安时代日本皇族、贵族阶层的生活状况,以主人公光源氏为故事核心,讲述着他的生活已经和众多女性角色之间的暧昧关系。这点上和中国的《红楼梦》很相似。虽然《源氏物语》比《红楼梦》早了七百多年,但是也被认为是日本的《红楼梦》,因为其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出场人物达到四百之多。《源》主要讲述了平安时代里日本贵族的生活,以光源氏的故事为核心,带出了众多与之关系暧昧的女性。葵姬是他的正室,出身高贵气质冷淡,光源氏冷落她,陆续有了藤壶、紫姬、明石姬等多位心爱的女子。相继和光源氏亲近的女人还包括栊月夜、夕颜、六条御息所等十数位贵族女性。或因偶遇生情,或有宿世之缘,书中大量写实的白描让贵族们糜烂而又出奇优雅美丽的生活横陈在读者眼前,相隔千年却始终魅力不减。对于异国读者而言,弄明白这部著作的首要问题是心随意动,在没有被大量的人名弄糊涂之前先领略到日本文化里美丽和暧昧交错互动的气氛。书里有许多关于性爱的描写,所以日后出现《失乐园》或是《感官王国》一类日式作品实在无须惊讶,毕竟1001年的时候,日本人就已经用他们的严肃态度来享受这道人生易垮的堤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