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电脑旁的观众朋友、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网现场直播节目: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理想是一个国家走向富强的精神动力,是一个民族奋进的向导。没有理想和信念国家、民族,是多么地可怕。在当代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提升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不仅牵动着党中央,也是我们各条战线特别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和肩负的责任。

主持人徐小璐(右)和帅松林老师(左)

  在清华大学有这么一位极其普通的教师,普通到是从未有任何光环的一个非党员教师。可正是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师,而赢得了众多清华学子的爱戴。每当他的课程结束后,在清华的校园“一时之间,《审美的历程》成为了关键词,见面互相问候的话语也变成了‘你去听《审美的历程》了吗?’ ”(环53李木子)甚至一些学生将他和他开设的《审美的历程》视为报考清华的又一个理由。

  他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审美的历程》,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一个特别的角度,带领同学们在艺术海洋的遨游中,竟神奇地确立起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许多青年学子在这里体验着从未有过的历史震撼,一股强烈地报国之志,追随马克思主义,崇尚共产主义理想在心灵的震撼和泪水的洗刷中坚定起来,青年学子纷纷要求加入到共产党的行列。这真是不可思议!

  正如清华学生童臻同学说:“他的《审美的历程》从头至尾都坚守着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实现的伟大信念。”

  邹应冬同学说:“是《审美的历程》,是先生令人敬佩的‘不务虚名传海内,但求主义遍人间’的人格,是先生作为一个共产主义者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是先生激昂的斗志,鼓舞了我,给了我更明确的思考方向,让我找到了力量。”

  代季峰同学说:帅先生是“一个可以把选修课上得璀璨耀眼,掌声阵阵的思想家。”

  郑志星同学说:“我们正是需要这样的教育者来充当起时代的领跑者,带领我们重建支撑我们民族灵魂的共同信仰。”

  彭瑶同学说:课程结束时“很多人含着眼泪,带着决心起立离开。这堂课,对其中很多人来说,都将毕生难忘。”

  类似这样的感言数不胜数。

  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老师?究竟是一门怎样神奇的课程?竟然能在青年一代理想严重缺失的当代,引起青年学生如此强烈的反响和震撼?带着诸多的疑问,我也专程前往聆听了帅老师的课,课堂上我这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真的很感动,很久很久没这样感动了。非常有幸的是,今天在我们的演播室请来了这位姓帅的帅老师。

  主持人: 帅老师,您好!

  帅老师: 主持人好!

帅松林老师

  主持人: 帅老师,好像您的学生们都不叫您帅老师,而更多地称您为帅先生,您不老嘛,为什么他们更愿意称您为先生?

  帅老师: 是这样,我认为,叫教授吧有功利之嫌,叫老师吧“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实在承受不起。叫先生很好,只因我比你先出生一点,所以为先生。

  主持人: 哦!先生能作这样的解释,我还是第一次听到,哪我也该称您为帅先生啦。说起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这些名词,好像都是在党课、思政课里才常用,为什么在您的审美课程里也会出现呢?甚至在您的博客上好像也有这么一句:走马克思主义的审美发展之路,走社会主义的审美发展之路。 在一般人看来好像不能理解。

  帅老师: 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创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首次使历史的研究有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使一切追求进步的人们终于认识到:人类社会在不断由新的、更为进步的社会形态对旧的、相对落后的社会形态的扬弃中,将合规律地迈入社会主义这个新的历史阶段。因此,没有历史唯物主义就没有科学的社会发展史,没有科学的社会发展史,就无法确立起无产阶级开创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伟大信念和使命。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在与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中,以其悠久的历史、无可置疑的史料和独有的视觉形式,记载着社会发展的历史足迹,服从于历史发展的规律。对人类审美活动的历史研究,揭示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美的形态的形成、发展及必然向自身对立面转化,最终为新的美的形态扬弃的客观规律,就必然的合规律的得出:社会主义文艺必将扬弃资本主义文艺的科学结论。因此,全面阐述美的形态形成、发展和演变以及新的美的形态对旧的形态不断扬弃的过程,最终合规律地引出社会主义文艺必将扬弃资本主义文艺的这一审美发展的必由之路。正是在这个理论上赢得了青年的普遍认同,从而坚定起了他们的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帅松林老师和学生在一起

  主持人: 原来是这样一种关系,那还真是一个全新的角度你的课程感染了许多清华学子追随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加入共产党,听说一些学生党支部还请您给他们上党课,甚至还有外国留学生也慕名选您的这门课(而且还选您的思想道德修养课)有这事吗?

  帅老师: 有的。至于我为什么不是党员?我认为追求真理是每一个有良知的学者的本分,这和是不是党员好像没有必然的关系吧。作为我自己来说,我认为一个人特别是一个教育者最关键的是做学问要讲良知。我追随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主义理论使我们解决了许多过去艺术史研究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因此我愿意传播这个科学理论。也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征服了青年学生,是我更坚定了追求真理的信念,使我将我祖传的家训“不务虚名传海内,但求拙笔遍人间。”改为“不务虚名传海内,但求主义遍人间。”而成为我的人生追求。

  主持人:对于您为什么不是党员呢?有没有学生问过您?

  帅老师:有学生曾在网上为我“为什么不是共产党员”争论。

  主持人:哦,哪挺有意思!

  帅老师:甚至说:帅先生是不是不想入党,如果是那样,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于是我不得不出来向同学们解释:在当代国际共产主义处于低潮阶段,一个非共产党人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其意义深远。但我对我的学生一再要求是:你们应该积极地加入到党的队伍,因为你们肩负着社会主义复兴的伟大使命,谁让你们是清华人呢?

  主持人:在学生的文章里,我还看到学生们说,您上课时会常泪流满面,是这样吗?有没有作秀的成分?

  帅老师:上我课的同学要不止一次的流泪,要多次流泪,我也有时不能自己,甚至我在家里备课也不能自己,这秀是做不出来的。我想这主要是在用真心、用真情在备课和上课。有人曾给我做过性格测试,说我是林黛玉型。想想还真是有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秉性。我很重情,对人民的那份深情,看到人民的疾苦我很难过,看到青年们理想信念在历经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洗礼而坚定起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我深受感动。

  帅松林老师和学生在一起

韩国留学生和帅先生

  主持人:但也有同学赞誉您为“斗士”。

  帅老师:是的,许多同学都这样评价,可能是从小就确立起来的那种爱憎分明的性格吧。

  主持人:帅老师的很多的讲课方式,非常值得同行们借鉴的,这门课在其他所有课程里边是比较独特的,是一节”关灯”要听的课,我也听了帅老师的这门课,这门课是由图片文字音乐和电影片段来组成的,的的确确象电影纪录片,让人看后有很深的印象.在您的同行里边有没有给大家的启迪?让类似于审美历程的这些课程在更多的学校里遍地开花.

  帅老师:我想随着网络的发展,教学方式运用是越来越普及,我所运用的载体,它的独特效果也是其他学科不容易做到的,但是我想图片音乐影视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应该说这是一个发展趋势.

  主持人:帅老师的方法很好的借鉴了广播电视的方式,声音图片文字声情并茂.不仅同行可以借鉴,而且如果有话要对帅老师说取取经的话,也可以参与到我们节目当中来,您也可以登陆中国广播网的论坛,一起进行交流.

  您被许多学生赞誉为:民族的脊梁;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一个爱国主义者;一个科学思想的传播者;清华学子的指路明灯;当代大学生思想的领路人。对这些赞美您怎么看?

  帅老师:四个字:不敢受用。我曾公开宣称:我不过一介教书匠。我是用真心、用真情在履行一个教书人的职责。支撑我的学术勇气和动力,除了源于对真理的追求,还有来自于青年学生被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起来,坚定对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时的那种教书人的喜悦,我常常这样想:你的课程能被青年所认同,不要忘了,那是青年们对你的鼓励和支持,是他们给了你力量。因此我不认为我给了他们什么?我只是点燃了他们心中的烈焰。如果真要论给了他们什么,那也应该归功于马克思主义,归功于我最尊敬的导师李培庚先生和以及清华的刘书林老师。

  主持人:接下来在您的这个审美历程中,有什么打算?

  帅老师:我想,还是完成教师该做的事情,老老实实的做事,实实在在的做人,做一个真正的人民教师,我想这就是我的一个追求.

  主持人: 电脑前的各位朋友,网名们,帅老师通过审美教育的形式,使青年们从对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的逆反和社会主义理想与信念的缺失中重新觉醒的这一事实,使我们感受到:不是我们青年一代不接受、不认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而是不接受、不认同教条式的、生搬硬套的空泛之论。只要我们真正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运用于各个学科的具体实践与研究,青年们就一定会欣然接受马克思主义。 勇于探索、追求真理、渴望光明是青年人的本性和热情,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真理,青年又哪有不接受不认同的呢? ,如果你有什么想法跟我们一起交流的,也欢迎您点击中国广播网教育频道或者是点击中国广播网的论坛,如果您想继续收看帅老师的<审美历程>,也请您继续关注中国广播网为您推出的帅松林《审美的历程》。

  好!非常感谢帅先生在百忙中来到我们的演播室,谢谢您!帅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