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电脑旁的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网教育频道的现场直播节目,我是徐小璐。在北京有这样一个区:它文物比较集中,同时经历了元、明、清三代的王宫,集中反映了皇室文化,这个区就是东城区。今天我们的演播室现场非常的荣幸请来了东城区的副区长毛桂芬女士,毛区长您好。

  毛桂芬:大家好

东城区副区长 毛桂芬

  主持人:欢迎您的到来。首先请您来和大家介绍一下东城区教育发展的概况。

  毛桂芬:好的。东城区是首都的中心城区,集中体现了首都的核心功能。东城区的面积是25.38平方公里,人口有62万。天安门广场、故宫、北京站、钟鼓楼、王府井、东二环、北二环、城市公园这些都做落到东城区。您刚才介绍到,东城区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它的教育文化的历史积淀也是非常深厚的,百年以上的老校就有28所,像蔡元培、鲁迅、钱玄同、老舍、冰心等一代现代文化教育的先驱都曾在东城区学习和任教。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三个面向”的发源地也是在东城,在东城的景山学校。东城区除了景山学校,还有很多在践行教育“三个面向”的先锋,比如二中、五中、史家胡同小学、府学小学这些在老百姓口碑中都是非常好的学校,大家心目中向往的学校。现在的东城区一共有小学43所,中学28所,校外教育单位14所,师生大约是9万人。目前我们区有7所北京市的示范高中,8所东城区小学素质教育的窗口校,20所特色学校,还有5所市级示范幼儿园,23所一级一类的幼儿园,还有两所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从现在来看,各级各类学校呈现出全面发展、各具特色的良好的局面。从东城区教育工作来讲,多年以来区委区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始终是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给予高度的重视。在2004年东城区被批准为北京市的教育实验区、教改实验区。区委区政府更加加大了教育的领导支持力度,给予充分、足够的经费保障组织保障还有环境保障。从领导保障上体现在区委区政府的主要领导都要专门研究教育问题,在2004年就确立了东城区教育发展的战略是“优质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并且给予具体任务的指导。另外是经费的保障,全区在安排财力投入的时候优先保证教育的投入确保教育的“三个增长”做到足额的拨付到位。每年还有专项的经费用于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修缮和改造,从2005年以后投入1.2亿专门用于学校设备的达标,比如:器材、设备、媒体设施、图书等等。每年有1800万元的专款专门用于教育人才的队伍建设的奖励评价机制。第三就是政治思想的建设和组织保障,把思想正创新意识强懂教育会管理作风实的同志调到领导岗位上,特别是围绕办好每一所学校的迫切需要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和教师队伍的建设。第四个是环境保障,教育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事情所以办教育不是教育行政部门一个部门的事情是全民的事情。从政府来讲从财政规划建设、发改委、街道办事处等方方面面都要创造一种有利的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的局面。

  主持人:东城区是如何体现把教育优先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东城区副区长 毛桂芬 (左)和 主持人 徐小璐 (右)

  毛桂芬:在十七大报告中特别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还提到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就说出我们当前很重要的一个任务。我认为教育优先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教育公平是我们当前的一个主要的任务同时还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教育方针就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现代化教育的水平。

  主持人:有哪些具体的措施呢?

  毛桂芬:我认为素质教育是推动教育改革的一个方面需要其他方面的保障。我们首先是按照十七大的要求从2007年以后开始研究在新时期下我们的教育究竟应该如何发展,经过上上下下充分的讨论把东城区教育优质均衡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把它细化为四个发展。一、均衡发展。重视教育第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推动教育的公平,按照十七大的要求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主持人:那是不是说“择校热”很好的解决了吗?

东城区副区长 毛桂芬

  毛桂芬:“择校”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都希望让自己的学校可以进入到一个很好的学校。如果要解决“择校”的问题首先应从政府推进教育公平来讲入手,那么要先要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上东城区都做了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1、合理布局。我们全区是十个街道,我们按教育的分布把全区划分为五个学区,要让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校外教育它的优质资源要分布在各个学区,因为中小学生入学的原则是就近入学,所以我们从教育布局上尽量调整教育的结构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也就是好学校在前几年的改革中扩大了招生的数量和规模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让它尽可能的均匀的分布在我们的区域上。这是均衡发展的第一个措施。2、均衡配置教育资源。首先是我们政府分三年拿出1.2亿把所有的教学设备和器材都按照生均的标准配齐了。因为东城区是一个老城区所以它的拆迁很苦难的,我们不能做到所有学校的生均面积是一样的,但是只要有可能改造的话我们尽可能的改善学校的设施,再能达到这个条件下我们尽可能的满足设备的要求比如:图书和实验设备。教育均衡发展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师资,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希望受到良好的教育其实是想找到一个好老师。我们东城区在教师的均衡配置和资源共享上是下了一番力气的,首先是加大优秀教师培养的力度,我们现在从层面上有特级教师,有市里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还有我们区里评出来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我们建立了一个621的引领工程已经有三届名校长名师工作室,是有能力的非常优秀的校长和特级教师作为主持人可以带6个优秀的校长和教师一起研究教育教学共同提高共同成长。这样的名校长名师工作室一年评价一下次重新评选一次,这样一个工作室一年就带动6个人。已经三届了,这些工作室的同志们几乎是覆盖了所有的学校。“2”是市一级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每一个人要带两个徒弟,区一级的要带一个这样一届下来以后老师的共同成长的步伐还是很大的。我们在条件允许的时候还会派一些老师跨校兼职进行交流。还有一个最实在的是老师的备课,真正在一线和学生接触老师要真正备课,我们为了加强教师的共同成长提高整个教师均衡的配置我们建立了300个跨校教研组通过交流共同提高,所以这是我们在教师资源的配置上促进教师的均衡发展上所做的工作。东城区在均衡发展上还有一个特点是我们建立了优质资源的共享机制,这是根据东城区的特点提出来的。因为东城区25.38平方公里地面狭小,但是我们光中小学就有71个师生9万多人,非常的密集还不均衡。所以我们在04年开始探索建立学区化管理,所谓学区划管理实际上就是资源共享。我们把全区化成5个学区,每一个学区都有各种各样的学校,这样建立一个轮值主席制这个学校里面的校长老师互相交流可以实现教师资源的共享,还有课程资源的共享,现在在搞课程改革有一些有特色的课程并不是每一所学校都有这样的课程,这样就可以实现特色课程在不同的学校共享。同时硬件设施也是可以共享的,比如一墙之隔,相邻一条马路的学校,这样学校之间可以共享优秀老师的课程可以在网上公布,其他学校的老师都可以去听课。所以我们通过合理的布局均衡的配置硬件资源建立资源共享的局面促进均衡化的发展。优质资源是一个长期的目标,我们通过这些措施来促进均衡发展。2、内涵发展。东城区作为北京市的核心功能区,在上东城区的学校老百姓不是满足于有学上就可以了,十七大提出要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所以要求上好学校。这样我们提出来办好每一所学校,这样提高办学质量非常重要。要想办好学校提高学校的办学品质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校长教师队伍非常的重要,所以我们在两只队伍的建设上是加大力度的。上周五在二中召开了一个“寻教育真谛,谋科学发展”名校长名教师的研讨会,我们有四个老师包括二中的校长、府学小学的校长、少年宫的主任还有景山学校的徐伟燕老师,四个老师把他们多年来教育教学的感悟和经验向大家介绍,讲的非常好,这也是我们名师名校长两只队伍建设的一个步骤。我们分层次的提升培养我们自己的两支队伍,使我们全面推进两只队伍和提升教育质量有一个人力资源上的保障。3、特色发展。对于东城区来讲要办好每一所学校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我们还提出第三个发展特色发展。特色发展首先是基于学校的文化特色,在办学的品质上如果进一步的提高一定是学校的文化,包括办学的理念、教育理念、制度的文化也包括物质的校园文化,还有教师学生的文化等等,让文化来育人、文化养人让文化帮助和促进人的成长。这样我们鼓励各个学校根据自己学校的历史传统、现有条件和现有的优势发展自己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全面提升办学的品质,这是特色发展的一个方面。那天在我们开展教育研讨会的时候,二中的校长就提出“空气养人”,这就是说学校的总体的氛围,包括硬件设施、学校的制度、师生之间育人的环境,在不知不觉中呼吸的是健康的空气。我们府学小学的王欢校长提出“文化利人”,刚才在提到东城区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府学小学有600多年的历史,根据这个学校的特点把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现代文明的教育结合的非常好。它贯彻到学生从早上到学校之后的课堂再到学生课外的活动,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府学小学是具有国学小学的深厚大气又有现在中小学生的朝气,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其他的学校的学生是不一样的。上一届校长曾经说过我们培养小绅士、小淑女。在提出特色教育各个学校要全面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有自己的特色之外,东城区还有自己的整体特色体现在科技教育和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有很好的成绩,这是我们的“宝塔教育”通过这个计划培养学生的特长每个学校都有。最后的这个是“2+1”工程是贯彻落实教育部的文件,每个学生都要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这是基础,宝塔尖上是东城区有14所“金帆艺术团”下面还有5所艺术特色校还有27所“艺术骨干校”和“艺术普通校”29所,这样的“宝塔计划”基本上覆盖了所有的学校,也就是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艺术特色教育的项目。学生如果有兴趣但不是特殊的都可以加入学校的艺术团。除了这个之外,我们还有科技教育的“章鱼计划”,其中的龙头是指我们有一个科技教育的中心现在我们都叫做科技馆,它和全国还有北京市的科技馆是不一样,而是全区青少年教育的培训中心指导中心和活动中心。同时我们还有“校园流动科技馆”也就是有很多可以让学生互动参与的项目,比如在东直门中学展一个学期下一个学期换一个学校在学校之间流动,这样就便于学生的参与活动。除了这些之外,还有“科技大篷车”这是我们形象的取得名字,它的规模要比较小如果学校还有很大的场地可能还装不下。但是它更便捷适合在学校之间流动,给学生参与活动创造一个便利的条件。这些触须是我们科技项目的特色学校,每个学校根据自己的师资和设备的情况都有一些科技项目。我们有7个“金鹏科技团”也就是搞得科技项目最好的。“科技示范校”15所这是市里面评出来的,对于区一级的还有“科技教育示范校”、“科技教育普及校”这样几乎所有这些项目涵盖了所有的学校。要说的素质教育实际上我们只提到了其中的很小一部分,我们说的艺术教育和科技教育还有刚才提到校园文化育人,这也是素质教育很重要的方面,其实素质教育还有两个重要的方面没有讲。首先学生的体质不是很重要吗?学生不能都像我一样戴眼镜都成小书呆子,所以从政府的角度我们现在尽可能的创造条件建设学校的健身设施比如:操场、体育馆,只要有条件改造的都要建相应的操场和室内的场馆,现在很多学校都有这样的设施,小学也有的比如像“史家游泳池”,建设这些设施之外配备相应的器材还有对体育老师的培训,另外还有刚才说的“2+1”工程。校外活动的时间、体育课还有学校开展运动会让学生至少掌握一项体育的技能。同时我们最应该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锻炼,这个措施是我们一定要按照规定开足体育课程,不能挤占。课间操和课后的活动要保障,各个学校的措施可能不完全一样但是要保证每一天要锻炼一小时。还有一点是我们学生在学校里面待的时间最多的还是在课堂上,素质教育的主栽体在课堂。从80年代提出素质教育的概念到90年代写入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到现在写入十七大的报告中,这些年来应该说教育工作者在素质教育上都已经积累了很多的经验,我们现在把它梳理整理要把课堂这个不是专指政治课也不是专指班会,所有的课程都要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所以我们把各个学科里面的课程能够结合素质教育特别是思想道德品质、爱国主义教育等等方方面面的进行梳理,然后出一些纲要对老师进行指导。学科教育本身也是素质教育是要发挥老师的创造性的,所以对老师要有一个指导性然后挖掘课程体系里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渠道。

主持人 徐小璐 (左)和 东城区副区长 毛桂芬(右)

  主持人:东城区也有一些来京务工人员的子女,来京务工人员子女的上学我们是怎样很好的解决的?需要准备什么样的条件才可以入学呢?

  毛桂芬:应该说来京务工人员的子女在东城区入学是不成问题的,特别是农民工的子女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是农民工的女子是全面的但是要拿相关的证明到教委办事处出具证明说明是在东城区居住的,这样教委就可以给你安排学校。我们区的一个特点就是都如公立学校,流动人员的子女特别是务工人员的女子都如公立学校享受同等待遇。“两免一补”都是享受的。我们现在大概是5700多人,其中在小学农民工子女大概是3000多人都在公立学校。

  主持人:现在民办教育也是我们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职业教育现在也提的很响。最近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非常的大,职业教育的就业非常好,东城区在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这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措施来扶持?

东城区副区长 毛桂芬

  毛桂芬:职业教育在我们区还是非常重视的,我们刚刚研究了职业教育改革的方案。东城区现在有两所国家级的职业教育学校,但是根据北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我们觉得职业教育需要激发的活力使它更加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提出了一个“一题两议”的改革方案,简单说就是根据首都现在的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来调整职业教育的专业的布局。原来有两所学校可能有专业重复设置可能有些专业不够适合首都特色是核心功能区的发展。我们进行调整整合力量,包括师资和设施设备还有生源等等,通过这样来加强专业专业化和社会化一定能够和市场相联系。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是不一样的,必须要和市场进行紧密的结合这是“一议”,另外“一议”是我们有很好的职业教育的资源比如的老师和设备,同时我们还想非学历的培训直接与市场对接,在这方面加大力度一方面直接培养为社会服务的人才,另一方面通过这个对东城区的经济、文化创意产业有直接的服务。民办教育上我们现在有一个社会力量的办公室通过它加强对民办教育的调研了解民办教育的情况和需求,在这方面的情况我们了解的也还是比较清楚的。中央对于民办教育提的非常清楚就是“鼓励和规范”。在规范上我们做得还是比较到位的,东城区民办教育的发展状况还是比较好的,有几百所民办教育的机构。在鼓励上我们现在建立了一个奖励资金,通过评价表彰的方式来促进民办教育健康的发展。第四个发展是协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学前教育、社区教育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局面。刚才说到东城区的特色教育还有艺术教育等等,东城区还有一个特色是“蓝天工程”,这是04年开始研究建立起来的。它是为中小学生搭建社会实践的平台,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机构联系了400多家可以供教育使用的资源单位,比如博物馆、体育、科技等等,可以让学生去参观体验还有实践的场所,把它们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参加。在第一次教育大会上“蓝天工程”就已经启动了,其实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学生也可以到其他学校参加一些项目,比如敬老院做活动。我们最近做的是把“蓝天工程”延伸到课堂上走进课堂,因为市里面在搞课程改革这就要求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那么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把“蓝天工程”引入到课程中来,来指导老师和学生发挥更大的积极性创造性利用这些资源开展课程。

  主持人:在区域教育管理上我们有没有遇见什么困难?

  毛桂芬:这是我们当前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也是今后要努力的一件事情。一是如何优质均衡如何发展,特别是是“择校”的问题。让学校均衡发展,然后办好每一所学校是一个长期发展的战略,但是我们不能马上做到每一个学校都一样,将来也很难的做到完全的平均。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在可以做到的情况下尽量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满足老百姓的需求。在大家都要想上最好的学校而不是好学校的时候怎么来解决,如何发展都有一个第一第二,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困惑。如何满足的老百姓都想上好学校的需求是我们工作中的困惑和我们努力地目标。还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也就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刚才说有哪些措施实施素质教育但是并不等于我们每一个课堂每一个老师教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向我们说的一样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这也是我们长期努力地目标。

  主持人:2009年即将到来,明年是建国60周年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在这样的时期请您总结一下建国60年来从教育的发展结合东城区的实际情况,同时谈谈未来教育发展的蓝图和教育发展的观点。

  毛桂芬:说到未来教育的发展,从目前来看还是我所说的两个问题,就是东城区的教育能够真正优质均衡的发展。优质就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和努力是东城区的每一所学校都是老百姓满意的学校,如果我们提的要求更到一点,像我们景山学校徐伟燕老师说的那样:让每一节课都精彩,这是希望东城区的教育越来越好的标志。第二个就是我们希望在东城区上学的每一个孩子将来都能受到一个良好的教育能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我们要培养各式各样不同的人才,但是他们又都是健全的全面发展的。这是我个人对教育的理想。

  主持人:我们从毛区长深情的语言表述中看到了东城区整体教育的发展,那就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每一所学校,每一堂课都是精彩深入人心的。电脑旁的您如果还有想法想和毛区长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或者了解东城区其他方面的内容都欢迎您继续参与到我们的节目当中来,在节目之后您可以在BBS上留言,王区长都会对您一一作答。非常感谢您的带来,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毛桂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