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基”攻坚惠民,系列视频访谈节目

  ——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 李天顺

  主:这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网教育频道的现场直播节目。我们今天推出的依然是教育优先发展,“两基”攻坚惠人民的专题节目,我是主持人徐小璐。今天的节目可能和以往的节目有所不同,一个就是我们今天的节目现场请来了分量比较重的嘉宾就是来自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李天顺副司长。李司长你好。

  李:你好!

  主:那第二个就是我们今天的节目内容有一定的特定性,要跟大家聊的是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建设。这个时候可能很多的朋友会有疑问了。远程教育在2000年的时候可能还是一个新的概念,那现在已经是人所共知了。不过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是怎么一回事呢,很多朋友还不是很理解,在本期节目预告的同时,很多的网友也发出了疑问,到底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是什么?您先别着急,我们今天的嘉宾就是负责这项工作的。首先欢迎教育部的李司长。

  李:谢谢!

  主:咱们这个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在很多人看来尤其是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里的一些朋友还是比较陌生的,包括一些在农村的朋友说起这个也不是特别的熟悉。您能不能先谈一谈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模式。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李天顺副司长    主持人徐小璐

  李:简单说,我觉得是这样。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就是把大量的,好的课程,优质的教育资源,送到农村中小学去。到了农村中小学之后可以用这个资源培训老师,也可以用它直接上课。同时还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专题教育活动。换句话说就是用信息化的方法,通过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来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这样说好像不太好理解,举个例子:比如我们语文有这么一课要讲苏州园林。说老实话,这课程不太好讲,尤其对很多农村老师来讲,讲好真的挺难。因为农村的老师有相当多的都缺少这样的体验。有了远程教育以后,我们就从全国选一个非常好的特级教师,请他到苏州园林里面,让他面对着这样如鬼斧神工一样的园林艺术,结合课文进行详细的讲解。这个时候我们再把讲解做成一张光盘,把它送到农村学校,那么农村老师就可以把它放给学生,孩子们再上课就是两个老师。一个是全国都非常有名的特级教师,它可以讲得绘声绘色。那另一个就是自己学校的教师,他对学生非常的熟悉,他可以观察孩子们理解的怎么样。所以他还可以结合实际给孩子们做进一步的讲解、引导和辅导。那两个教师有机结合起来的时候,这节课就非常生动, 我想这就是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比较典型的一种形式。

  主:李司长这样说可能很多朋友就清楚了,一个课堂里面有两个老师的这种形式。那让农村的孩子尤其是不太发达地区的孩子感受到优质教育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措施。那目前在哪些地区实施了,还有是从什么时间开始这项工程的。

  李:这个工程全面的实施是从2003年开始的。在2003年经国务院的批准、教育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共同实施了这个工程,应该说,截至目前已经经过了五年,按照工程的计划,也包括对实际进度的掌握,最近正在进入尾声,也就是要在最近几天就圆满完成了。

  主:那也是非常值得祝贺的一件事情。那我们从2003年开始到现在接近尾声,应该积累了很多经验,现在有哪些是最值得我们注意呢?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李天顺副司长

  李:五年的历程真的是很不平凡,也确实是积累了很多非常宝贵的经验。我觉得这里面既包含了决策人的高瞻远瞩,也包含了建设者们的努力和他们的创新。同时,也包含了广大的农村教师智慧的发挥,应该是非常丰富的。我想强调几点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比方说第一点,就是充分的认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它重要的战略意义。换句话说,从这个工程一开始,我们就没有把他当成一个简单的仪器配备的工程,也不是简单的给农村学校改善教学条件的项目。我们一开始实施这个工程我们的定位点,定点在要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定在要大面积的解决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实施这个工程他是有一种战略的思考,战略的定位,它是一种战略性的选择。最终是要实现让我们的孩子,不仅有学可上,而且能够上好学。那理解了这一点之后大家在实施这个工程的时候,就知道我们该怎么做,我们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宝贵的经验。再有一条,大家理解比较深刻的就是“一手抓建设,一手抓应用”。而且重在应用。也就是说从这项工程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强调,质量与效益,尤其是应用的效果,是评价这个工程成败的最重要和唯一的标准。所以说,你要是到我们农村学校走一走的话你会发现,这个工程在应用方面,他强调的是很高的,落了也是很实的。比如你到农村学校里了以后,有很多农村学校的老师们很朴实的一些话“宁可用坏,不能放坏”。

  主:我们需要配制的基本设施是什么?

  李:应该说当时搞这个工程总体设置的时候,是经历过反复论证的。说起来一个词“农村中小学”,其实农村中小学的情况也不太一样。比较典型的有三种。一种情况叫做教学点,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不完全教学”。比如只有几个年级,学生的人数也很少。这些地方应该说它的条件会更艰苦,困难也会更多。再一种情况就是农村小学,就是我们通常见到的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有几百学生的学校。第三种情况是农村初中。这三种情况我们感觉他对远程教育的需要,或者实际教育教学碰到的具体困难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最后工程的涉及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了三种不太一样的技术配备模式。比方说,农村小学教学点,最典型的配备,我们叫模式一,它包括了一台彩电和一台DVD播放机,最重要的它具有一套成套的教学光盘。对于农村小学,我们叫卫星教学收视点。它包含了一台计算机,我们给这台计算机还加了一个卫星接收系统。换句话说,它可以随时接收我们从北京发下去的各种各样的农村小学所需的教学资源。我们这个工程完工以后,覆盖了所有的农村小学。对于时间来讲,我们基本上是每周广播三次,它可以选择三次其中的一次来进行接收。这一次接受的东西可以供他今后两到三个星期,甚至一个月来使用,那到了农村初中一般来讲比农村小学的规模还是要大一些,这个时候主要是给农村初中配备了两间教室。第一间叫计算机教室,其中有三十台学生机和一台教师机,旁边有一台服务器对这些计算机进行管理,还可以装进去一些资源库,构成一个小型的局域网络,来模拟一下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再一间是多媒体教室。实际上这个也比较简单,就是有一台计算机,有一个投影仪,同时有一个音响等等。在这间教室里面就可以进行一些多媒体教学,我们把它叫做模式三。

  主:那就是都找到了一些合适的运用方式。那现在运用的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有多少地区,是不是全国各地都已经实现了?

  李:截至目前据我们对工程整体进展的掌握,应该说已经全部覆盖了我们的农村中小学。我们大致算了一下,有36万所农村中小学校,收益的学生达到一亿多。

  主:那像西部的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也能实现吗?

  李:这恰恰是我们这个工程所要关注的重点。前一个时期我到一个省里走到了其实是最边远的山里的教学点。当地的同志们反映,这些教学点条件比较差,大家就觉得是不是把这些设备能不能放到一些中心学校,条件稍好一点的地方去。我当时跟他们交流,说我们这个工程,其实重点当中的重点就是关注这些条件比较差的地方。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创造条件,使这些条件非常差的学生能够有这样远程教育的设备,哪怕只有一个老师和两三个学生。大家都很认可这个观点。

  主:那刚刚我们的网友向李司长提问了啊,刚刚您说了很多远程教育实施的一些情况,他说反馈真的有您说得那么好吗?

  李:这样,我想给这位朋友举个例子,去年我去了一趟西藏,真的是非常美丽的地方。就是在青藏铁路通车的前几天,因为我们在那有一个专项的调研。有两件事情给我的印象非常深。第一件:我们到了很多学校,这些学生们就通过我们的资源榜下载了很多各样的小故事、小图片等等,在墙上办壁报,非常的感人。还有一个例子呢,是我们到一个中学去,那个中学搞了一个活动,叫做“我的计算机,我的梦”。就是想让孩子们利用计算机、利用网络办一个主题创造活动。我们感觉到远程教育的这些资源进入农村学校之后给孩子们学习;认识外面的世界;甚至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带来的变化。

  主:这位网友非常的高兴,很多的朋友也都纷纷向李司长问好,说您讲的故事感染了我们,我们也很想到一些西部地区看看这些孩子。同时也想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同时电脑旁的您还想跟李司长进行更多的交流也欢迎您参与到我们的节目当中来,可以在我们的论坛中留下你的问题。还有关于这项工程的持续发展和协调管理工作是否也能明晰权责呢?

  李:我觉得你讲了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从一开始我们就觉得远程教育这件事你一旦上来了,他是不可能结束的。换句话说他一定要持续的发展下去。但这种持续需要方方面面支持。我感觉他的持续发展会涉及很多问题。首先是资源方面,刚才我们说了什么是远程教育,就是要把优质的教育资源,送到农村中小学去。那么你有没有这样源源不断的优质教育资源。这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比如,通过公开的征集,请老师进行评审,然后整合作为资源库。换句话说,这个资源库就基本上反映了目前我们资源建设的水平。同时我们还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在全国选有制作实力的单位,结合我们教育教学的需要不断新制作教育的资源。再有我们还在想建立一种机制,就是把全国的中小学的老师们,尤其是经验丰富的老师们,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优质资源集中起来遴选、整合来供我们农村的老师使用。这就是一个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可持续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设备出了问题,最后我们有了几个基本的思考。第一是在农村学校一定要有一到两个明白人,换句话说,如果出了一般性的问题可以解决。第二个是他解决不了一定要知道该找谁。基本要求是能找到,我们有去调查。第三是能找到的这个人,他还要能及时的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这三个层面都能做到,它的运行维护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就解决了。这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是我们今后要不断的完善和研究的大问题。

  主:如果电脑旁的您有什么更好的招,也可以给我们李司长支一下那您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的工作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这句话也概括了工程全部的内涵,如何来有效地实现这个内涵呢?刚刚也已经谈了很多了。

  李:我觉得能不能这样理解。它有几个基本的保障。第一个是要有一个方便使用的硬件环境。像现在我们这个工程就要结束了,可以说我们已经搭建了遍及全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络,也就是我们可以做一些事了。像今年开学的时候做的一个叫“感受新变化,迎接十七大”。跟亿万城里的孩子同时上了一节课。第二位的,要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那他得有好的优质的教学资源。而且是不断更新的,用过现在的这些形式已经基本可以实现了,这是第二个基本保证。第三个就是这些资源送下去之后,这些老师还要会用,而且能够用好。尤其是一些细微之处真的是这个工程能不能发挥效益非常重要的方面。

  主:那这些教室里的老师有没有一些培训?

  李:这些培训呢,我们是通过这样几步来做的。第一步是要给每个学校培养几个骨干老师。这些骨干老师会带动身边的这些老师不断的去学习和研究。比如我们到宁夏,他们有一个最基本的经验叫“以一带五”,这是一种培训的方式。在一种方式呢,我们不是搞远程教育吗?我们有这个平台,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远程教育这个平台告诉老师们应该怎么样上课,怎么样运用这些资源。

  主:曾经和李司长聊天和参加发布会的时候听到您和大家讲一些偏远地区运输这些设备的时候是非常困难的,有两个很感人的故事,能不能再跟我们的观众朋友再讲一下。

  李:好的,是这样。一件事情要做到农村去他就有难度,要做到边远贫困的农村去难度就增加了。尤其是要做到所有的农村学校去,那个难度真的是可想而知的。我们有很多感触和体会。就是我们经常会想到一个问题,把这些设备仪器运到农村学校去,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我们曾经统计过,为了运这些设备,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都用到了。比如火车、汽车那是没说的了。除了这些之外,牛车、马车、驴车,甚至煤车啊,牛背、马背、肩挑、人抗,到了河里面,有竹筏等等各种的交通工具都用到了。

  主:的确是非常的艰难啊,刚刚我们在聊天的过程中,李司长也非常详细的介绍了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一系列的信息,那从整体的实施到目前的进程;从课程的一些理念和教学的方式也都讲得非常详细。这些工作也都倾注了您很多的心血。大家也都怀着很多的期许也饱含了很多的热情。很多的朋友也都向您一样也是情系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那您预期这项工程将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李:这个工程的目标应该可以找几句我们基层老师和学生们的话来概括他们。比如我印象最深的。“大山,再也挡不住知识。”这句话实际上是我们大山深处的老师跟孩子们,他们感受到远程教育之后,发自内心的一种呼唤和感叹。说句老实话大家都知道有一个预言,叫愚公移山。愚公最后移开了他门前的这两座山,是靠感动上帝带两个神仙下凡把山背走了。,那对于我们这些农村孩子来讲,远程教育把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送到了他们自己的学校去。让他在自己家门的学校里面就能够接受比较好的教育。所以他们很感叹。说“大山再也挡不住知识”。我觉得这就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目的。第二句话叫“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那么也就是说,通过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建设,要实现数以亿计的农村孩子能够和城里的孩子一样,能够接受比较高水平的教育。换句话说,他们不仅有学上,而且能够上好学。第三句话叫“一校变两校,一师兼两教”就是通过远程教育网络传到农村学校的这些信息,不仅,可以服务于我们的农村的学校,还可以服务于我们广大的农民,也就是孩子的家长,可以服务于我们的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说句老实话,农村学校我们说它“宽到边,下到底”是和基层农民联系最紧密的这样一种公共结构。可能这个老师和家长之间,这个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密切联系还是不多见的。比如农民有了问题之后,可以随时到学校去,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孩子带个条子或者是带句话,问问老师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这样的话,我们的工程完全可以教给农民他们所需要的科学技术,所需要知道的一些信息,为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同时我们在说远程教育达到的一种效果的时候也曾经说过“学生笑了,老师笑了,农民也笑了”。也就是说通过远程教育,我们要实现让我们的老师、学生和农民都能够通过这个工程而受益。能够享受信息时代带给他们的所需要的东西。

  主:说到中国有11亿人口啊,其中有8亿是在农村。那么提高农民的素质,改善农村的教育环境。那以前我们说起来这件事情的时候,都觉得太重要了也太难了。但是从刚刚李司长给我们介绍的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尤其是“学生笑了,老师笑了,农民也笑了。”所以我们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实现了最实惠的地方,同时也希望我们在各方面都有一个更好的提高。也感谢李司长走进我们的演播室,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李: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