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电脑前的朋友,大家好,这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网教育频道的现场直播节目,我是徐小璐,今天我们非常荣幸请来了北京东城区教委主任蔡福全先生。

  蔡福全:大家好!

东城区教委主任蔡福全先生

  主持人:您好,欢迎您的到来!东城区是老北京城的缩影,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非常发达的,咱们东城区的教育在传承方面都具体做了哪些?能跟大家介绍一下吗?

  蔡福全:今天有机会,把我们东城区教育的发展进程和我们的所思所想跟大家交流,听取大家意见,改进工作,我很高兴。东城区可以这么说,地域比较狭小,一共25.38平方公里,但是,这块古老的土地,百年老校就有28所。历史积淀比较厚重,如何文化传承,以及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教育公平问题,教育的质量问题。这里有一个均衡的问题,为什么要均衡,是因为,我们现在还存在着不太均衡的地方,不太均衡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我们认为主要是这么几个方面。首先,教育的硬件方面,学校的校舍、食堂、礼堂、实验室、操场等;第二个方面,可能大家比较关心的,是软件方面,校长、老师、文化存在一些问题,当然反映到最后是教育质量中有差异,所以要解决教育的公平问题,教育的水平问题是我们着力应该下功夫的。

  主持人:这几点我们的努力可能比较大,能不能举一些实战的例子。

  蔡福全:1983年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题词,是在北京景山学校提出来的,“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对全国的教育工作都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怎样解决好“优”与“劣”的差距呢?在北京很多的区县都采用了强弱结合,也就是强学校合并弱学校,用其管理思想去带动辐射对方,这样使两所学校都能发展。后来,我们提出来“学区化”的概念。东城地域当中,有十个街道,这十个街道里面的学校并不是很均衡的,从优质学校的分布情况去考虑,这样划分完以后,让那些原来弱学校,老百姓不满意的地区的人能够享受到邻居的优质资源,因为所有硬件资源建造的钱都是纳税人的钱,纳税人也包括附近老百姓纳的税。所以,理应在完善自己学校管理的前提下,为周围的学校提供场地,这是对硬件说的。

  主持人:我们再来说软件的问题。大家都说,教师、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好学校和弱学校,除了硬件有别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可能就是老师和校长,师资力量整体方面,东城区的培养有过哪些具体措施?

东城区教委主任蔡福全先生(左)接受本台记者徐小璐(右)专访

  蔡福全:现在有一个说法,“一所好学校,不是看它有没有大楼,而是看它有没有大师”,我觉得这句话不太严谨,好的学校应该既有大楼,又有大师,大楼的概念,并不是说这楼有多漂亮,是它要具备教育的所有设施,最主要的还是人要掌握这些设备,那么大师就更为重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用了一个“621”的工程。也就是,每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带6个徒弟,这6个徒弟,就和您捆绑在一起了,一年之后,这6个徒弟就要比拼,这是6。然后还有一个2,如果哪位老师作为北京市的学科带头人,他呢,带两个;再下一级呢,是区级骨干教师,区级骨干教师带一个徒弟。这样,按“621”的比例,涉及到我们区里一千多人了,这一千多人,经过5—6年的培训,基本所有的专业教师,就能滚动一轮儿。

  主持人:所有的整体师资力量,全部都带动起来了。

  蔡福全:这样就避免了,强的很强,弱的没人带。当然,在做的过程当中,也要注意一种倾向。教师是流动的,当然好的老师,等5年,年轻的培养出来了,老的也该退休了。这里有一个交替的过程,总体来说,我们想通过“621”来达到一个培养传承的目的。

  主持人:东城区文化积淀非常厚,老学校也非常多。知名的学校也非常的多,这些学校发展过程中会不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新的困难。

  蔡福全:这是一个不同类别的问题,也有的是不同层次的问题。比如说,城里头有些老旧的房子,需要翻新,翻新之后,原来的平房从区域发展当中,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可能要起楼房,平房当中,有些学校可能原来就有,建了楼房之后,这些小学校可能就没有了,但是教育的这种设施要配套,所以,我们还要建新的小学。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在人民日报内参当中谈到了这么一个标题《三个“小土豆”变成一个“大苹果”》。

  主持人:很有特色,但是很多人不理解。

  蔡福全:这是说,在平房改造过程当中,我们有三所小学。这三所学校,一个叫培红,一个叫东直门小学,还有一个叫北门仓小学,我们现在三所小学当中,搬迁完了以后,建了一个配套小学。这个小学建完以后呢,用哪个小学的名字,这就是一个问题。

  主持人:三所小学的名称都各有含义。

东城区教委主任蔡福全先生

  蔡福全:对呀,叫哪一所,其他两所学校都不同意。这里就有一个品牌认可的问题,比如我们史家小学,这个品牌大家都认可,所以我们就想用史家小学分校的这么一个品牌给他命名。从他的这个学校品牌上,大家是认可的。然后再往下想,谁去建学校?谁去管这个学校?所以,我们把史家小学的副校长,还有他们一个干部,把这两位派过去,把史家小学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带了过去。

  主持人:学校改进面临的大部分问题,还有哪些新的问题么?

  蔡福全:后来涉及的问题呢就是每一所学校发展的问题都不一样,有些学校由于人力,还有校园文化这种积淀,感觉到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要采用方法形成新的循环。我们也在讲“独特”,比如,别人没有的你有,这叫“特”,除了独特之外,还必须“优”、“好”,不是黑客。还必须持久不能昙花一现,所以,我们强调学校、教师和学生要做全面发展,要体现在三点上:独特,优质,持久。这种理念的引领,使我们所有的学校,都有他们的积极性了,都在挖掘我们的历史延承。同时,在今后的工作中给自己找到出路。

  主持人:那咱们再说一个大众教育的话题,现在学习型城区建设,咱们在社区建设方面都做了哪些呢?

  蔡福全:我们认为,终身学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长度。

  主持人:在不同的年龄段,我们要填充不同的内容。

 

东城区教委主任蔡福全先生

  蔡福全:对,它是一个长度的问题,这是终身学习,再一个就是全民学习,全民学习是一个学习的宽度,不管你是工人、农民、军人、公务员、学生,它应该还有一个厚度和深度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学习型组织的建设。这种建设应该是在这个团队当中,每个人都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从教委在学习型社会组织这个方面,要起到一个统筹的作用。我们也做了一系列的活动,这些活动把所有学校的计算机还有我们的教师这种资源,对社区服务,建立了网上办公系统,同时,我们还启动了国子监大讲堂,现在已经第二十六讲了。每个居民参加完了以后,我们有一个统计,对于做的好的,我们作为“市民学习之星”,还要进行评选,总之,就是个人学习,能够促进我们每个人进步,然后才能促进我们这个社会更加和谐,所以这项任务,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但是,我感觉到前景还是令人振奋的。

  主持人: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个社区学习的积极性,然后请您来畅想一下东城区未来几年的教育发展。

  蔡福全: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给自己提出来的思维方式要:两方三点一条线。这个两方就是方位和方向,找到一个纵向、横向交叉点的时候,我们就确定了方位,找到方位才能明确方向。这个就不是虚的了。另外三点呢,就是重点、难点、操作点,那么我特别强调的是操作点,凡是我们的反思,我们的工作,如果出亮点了,或者说有败笔了,往往都不是重点、难点没找对,都是在操作点上。所以要调整好我们这个操作点的把握,我们东城区的教育,它今后的走向,离不开我们国家的大背景,在国家《中长期发展纲要》当中,所涉及到的基础的问题,我想还是刚才所说的,怎么能够在推进教育公平上下功夫,怎么在提高我们教育质量上下功夫,再有,还应该谈到教育的效率问题。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把它作为一个重点。再具体一点说,在纲要的统领下,我们应该踏踏实实做好我们的四个发展:均衡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这四个发展,目的是干嘛?就是为了科学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蔡福全主任(右)向萨马兰奇先生(左)赠送中学生艺术作品  

     主持人:蔡主任非常朴实的话语,我们已经看到了东城区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以及美好的未来,电脑旁的您,如果还有什么话想跟蔡主任交流,可以在节目之后的BBS上留言,蔡主任都会一一作答的。再次感谢您的到来,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蔡福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