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校长,各位嘉宾:

  早上好!

  今天是2011年12月29日,再有两天,我们将迎来2012年。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举办“2011年中国教育之声论坛暨卓越校长年度盛典”,我以为意义深远。作为“百名卓越校长”代表,我首先要感谢广大网民和专家、媒体对我们这些奋斗在教育一线的校长们的厚爱与支持,还要感谢本次论坛及盛典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对教育的关注与期待,能够在这里发言,我感到很荣幸。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刘彭芝

  教育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关系着每个孩子一生的幸福,也关系着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和谐。胡锦涛总书记希望广大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我以为,这是做一个好教师、好校长最基本的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是慢功,来不得急功近利、浮躁虚饰。潜心则静,心静则远,静下心、潜下心,才能坚守住理想,脚踏实地,有所作为。几天前,我在报纸上看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起自己曾经两次做过同样的梦,梦见四年前研究的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比扫帚还长,穗粒有花生籽那么大,他和他的助手在稻穗下乘凉。袁老已经81岁了,他称自己是“80后”,打算在成为“90后”前,研究出亩产一千公斤的超级水稻。袁老这个梦让我很感动,也很感慨。我在教育一线已经工作40多年,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也一直有一个梦想或者说理想,那就是办一所世界顶级的学校,一所让世人仰慕向往的学校。它不仅吸引中国的孩子,而且能吸引世界各国的孩子到这里学习。这些孩子离开学校后,都能成长为各个领域的杰出人才。当他们回忆起自己的中学时代感觉是幸福的,快乐的,有独特收获的。几十年来,特别是担任人大附中校长后,我一直带领着人大附中人在这条追求理想的路上奔跑。这条路走起来很不容易,要面对各种挑战,承受各种压力,如果没有执着理想、追求卓越的精神,没有无私奉献、宽广包容的情怀,没有敢于创新的胆识和智慧,是没法走下去的。近年来,人大附中办学成果令人瞩目,国内外声誉日隆,作为校长,我很欣慰,同时也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我愿借此机会把自己干教育、当校长的一些感受和思考与各位同仁、专家分享。

  一、卓越校长应该树立“卓越”的志向和追求

  卓越者,有超绝出众的意思。入选“卓越校长”,是广大网民、专家和媒体对我们的信任,但我们也应该保持清醒,“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在我们国家数以万计、数十万计的中小学校长们当中,一定还有许许多多默默无闻、干得更好,做得更出色的优秀校长没被发现。作为当选者,我们怎样才能不辜负群众和社会的信任,无愧于“卓越”这两个字呢?我以为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有高远的目标和执着的追求。人们常说: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就有许多好老师,有一批好学生。校长的理念和追求,决定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品质,会对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正因为如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温总理也几次提出“需要大批有真知灼见的教育家来办学”。如果我们这些校长,以及更多的优秀校长都能够树立成为教育家的理想志向,那将是造福社会、惠及子孙的幸事。

  从教40多年,我最深切的感受是:“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爱是自然流溢的奉献,尊重是教育的真谛,尊重是创造的源泉”。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有自己的秉赋特长,自由幸福地发展是他们成长的需要,学校如果对他们的兴趣爱好给予尊重,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搭建平台,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就不再是枯燥的、痛苦的,而是充实的、快乐的,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们的身上往往能产生让我们惊异的能量,真的能创造出奇迹。我做的很多事,或者说人大附中办学取得的成功,根子都在这几句话里。有了爱与尊重,校长就会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看到孩子们、员工们的发展需求;才会去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员工发展的教育,才能顶住压力,无私奉献,勇于创新,执著追求。

 

  案例:施轶萌

  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一等奖和三个专项一等奖获得者。这是2011年中国代表团唯一的一等奖,这是北京市首次获得此项殊荣。从小就喜欢观察昆虫,对自己动手做实验很感兴趣。她的家人发现了这个特点,向我们推荐。出于发现人才、保护人才的考虑,我们破格录取了她。进入人大附中后,学校推荐她加入了青少年科学俱乐部,并且创造条件让她去大学实验室做实验,鼓励她把心中的奇思妙想转化为科学的验证。当她的实验研究与高考发生冲突时,我又联系了一所知名高校,推荐她为保送生。于是她全身心地投入实验研究中,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高中三年,这个孩子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和节假日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可她说:因为研究的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所以特别投入,感觉非常有意思。

  案例:JA商业挑战赛(课程改革,课程设置,需求推动与高考不相关)

  为了满足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我们在选修课中把《学生公司》、《JA经济学》、《国际市场》等商业性课程引进了选修课堂。通过选修这些课程,学生不仅可以实地开公司,经历真实的创业体验,还可以通过软件平台模拟商业经营,做出商业决策。有些学生就是通过这些选修课,喜欢上了经济学,走上了国际大赛的领奖台并找到了专业理想。冯路、郭弘烨两个学生在今年8月份的2011JA全球商业挑战赛中夺得冠军,从全世界38个国家的531支16-22岁的高中、大学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这也是中国参加该项赛事以来的第一个世界总冠军。

  二、卓越校长要有创新的胆识和智慧

  作为校长,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追求教育理想,谋求学校的发展,注定会面对一大堆难题,要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前人没有留下现成的经验,外国的模式也不能照搬,我们必须结合中国国情,结合自身学校的特点,摸着石头过河,趟出一条条新路。只有创新的理念才能带来教育改革的新突破,只有创新的做法才能使学校发展达到新境界。

  校长创新最重要的使命是什么?我以为是激发每一个教师员工创造的激情和潜能,并把它转化为实际的教育业绩,也就是要激活每一个细胞。如何激发与激活?关键是尊重。尊重是创造的源泉,你只有尊重校园里每一个人的个性特点,尊重他的发展诉求,才能发现他的亮点,千方百计地为他搭建平台,让他实现梦想,活出精彩;这个学校才会涌动着不竭的创新活力,就会出现教育奇迹。

  案例:胡继超和桥牌队

  胡继超原是外地一所重点中学的物理老师,因为对人大附中近些年的办学成果感到震惊和质疑,就“潜伏”到了人大附中,想看看是怎么回事。他非常喜欢桥牌,发现人大附中开了桥牌选修课,就找到我想成立一个桥牌队,但没有几人报名。我就让他在升旗仪式上讲讲学习桥牌的好处,还给他做了主持。从这宝贵的几分钟开始,桥牌选修课越开越好,现在开设了四个层次九个班级的课程,每学期有近400人次选修。桥牌已经发展为一种学校文化,学生创作了以桥牌为题材的短篇小说《桥牌少年》,还改编成同名电影在校内公映。人大附中桥牌队成立以来,创造了很多奇迹,多次在全国中学生桥牌锦标赛中摘得冠军,多名学生入选国家队。今年年初,在第六届“高教杯”北京高校迎新春桥牌赛上一举夺冠。今年12月13日,世界桥牌联合会主席等一行访问人大附中,对学校开展桥牌活动给予很高评价。胡继超也被人大附中的魅力所吸引,“投奔”了人大附中,在这里扎了根。

  激发每一个教师员工创造的激情和潜能,还要形成一种机制,一种文化,一种氛围,也就是我们人大附中人常爱说的一个词“气场”,它会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每个人,改变着每个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个人都是学习者,都是创新的生长点。 

  案例:杨杰

  杨杰原是西颐中学的一名数学老师,在这个普通学校他轻轻松松地教了十年书。人大附中与西颐中学合并以后,他心理压力特别大,担心人大附中没有他的岗位。我了解他的情况以后,力主他教高中的课,这种信任让他感动,也激励他努力。数学组的老师们毫无保留地把许多工作经验传授给他。在新集体五年多的时间里,他听本校多位数学名师的300多节课,整理了近十本听课笔记,课堂教学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还开设了选修课,成为海淀区的兼职教研员,被评为北京市骨干教师。他自己说,以前根本没想到我能作这些事。

  在人大附中,像杨杰这样的教师员工还有很多,他们都在干着自己最爱干的事,在学校搭建的平台上,创造潜力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出来。把个人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有机契合,人大附中的教育创新就有了肥沃的土壤,源源不断地出创新成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刘彭芝

  三、卓越校长要有履行社会责任的大爱情怀

  促进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国策。要实现教育公平,仅依靠政府的投入是不够的,优质学校也肩负着帮扶薄弱校、发挥辐射作用的社会责任。拥有大量优质资源的名校校长,应该具有忧国忧民忧教育的情怀,变“独善其身”为“兼济天下”。我曾经多次说过,“人的生命有大小之分,小生命,蕴含在自己的身体内;大生命,则体现在人群和社会中。一所学校的生命也有大小之分。小生命,蕴含在自己的校园内,大生命,则体现在整个教育事业中。”

  为此,从2002年开始,我们走出校门,先后与中西部七个省市12个地区的中学“手拉手”联合办学;每年接纳这些地区和北京周边薄弱校的学生几十人至数百人在人大附中短期“留学”;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外地师资;探索了通过托管、承办、深度共建等形式帮扶周边薄弱校;向周边学校输送几十名优秀干部和教师;成立基础教育共建共享联盟;建立“卓越校长、卓越教师”培训基地等十余种“帮扶”模式,为优质学校发挥辐射作用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例如,2005年,我们发起成立“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联合全国38所优质中学,将优质课程和资源放在网上,通过网上远程教学,无偿支援教育欠发达地区。目前,加盟的中小学校已达到2427所,优质资源发挥了巨大的辐射作用。2010年12月,美国教育部常务副部长安东尼·瓦尔德·米勒先生一行来我校参观访问,观看了我们通过信息技术与贵州、河南、新疆、四川、宁夏等中西部地区联盟学校进行远程同步教学及中美三校科学合作项目远程视频,米勒先生说:“我在今天就目睹了未来的教育是怎样的,是如何用高科技手段让课程辐射到各个地区的,人大附中走在了前面。”

  这些年来人大附中在坚持改革创新、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实现社会责任最大化方面,得到了国家各级领导及国内外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和认可。但由于人大附中发展速度比较快,也使得一些不了解情况的人对我们产生了误解和指责。作为校长我也承受了各种压力,但我从未放弃过对教育理想的追求与坚持。温总理的“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是我自勉、自励的信念:仰望星空,志存高远,创造世界一流的教育;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用生命履行教育使命。让我们共创教育的未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