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教育成就

2004年 安徽省教育概况

中广教育 2009年11月23日 11:59

核心提示:2004年,安徽省教育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发展方针,推进教育创新,优化教育结构,改革培养模式,

 [年度教育工作方针]  2004年,安徽省教育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发展方针,推进教育创新,优化教育结构,改革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着力解决阻碍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探索建立适应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教育体制。

  基本思路是:树立一个宗旨(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办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一个方针(“巩固、深化、提高、发展”,进一步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促进发展),突出一个重点(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倾斜,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改革农村培养模式,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增强教育为“三农”服务的能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以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投入保障机制;以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为契机,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努力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以人事制度改革为切入点,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以满足人民群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目标,努力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难点、热点问题,促进全省教育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教育投入与支出]  2004年全省教育经费收入共221.67亿元,比上年增加38.18亿元,增长20.81%;其中财政预算内拨款131.03亿元,占59.11%;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5.4亿元,占2.43%;校办产业、勤工俭学、社会服务收入中用于教育的经费0.74亿元,占0.33%;企业、社会团体、公民个人办学经费6.82亿元,占3.1%;社会捐集资2.26亿元,占1.02%;事业收入69.02亿元,占31.14%。2004年全省全口径教育经费支出总额226.45亿元,比上年增加35.5亿元,增长18.59%。按隶属关系分,中央部委所属在皖院校教育经费支出24.28亿元,占10.7%;安徽地方各级各类学校经费支出202.17亿元,占89.3%。按部门划分,教育部门教育经费支出194.54亿元,占85.91%;其他部门、企业及社会团体、个人办学教育经费支出31.91亿元,占14.09%。

  2004年全省地方教育部门教育经费收入186.09亿元,比上年增加30.16亿元,增长19.34%。地方教育部门支出185.22亿元,比上年增加28.28亿元,增长18.02%。2004年度全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126.99亿元,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2.64%,较上年下降了0.03个百分点。

  2004年度各级各类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及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情况:普通高中为1234.72元和93.72元,分别增长13.58%和33.94%;普通初中为796.33元和52元,分别增长17.76%和-2.66%;小学为841.63元和52.43元,分别增长25.89%和-1.85%;职业中学为921.04元和64.53元,分别增长23.2%和-11.1%;中等师范学校为2272.43元和177.82元,分别增长3.08%和30.81%。

  2004年省属高校基建完成总投资26.5亿元(其中省统筹0.3亿元,省、市财政专项安排0.98亿元,中央专项补助0.14亿元,学校自筹21.8亿元,其他3.28亿元)。当年施工面积278.9万平方米,竣工125.2万平方米。全省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小学校舍总面积比上年分别增加226.8万平方米、-44.2万平方米和39.2万平方米(职业中学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安徽省将职业教育发展重点放在高等和中等职业教育,2004年将部分职业初中改为普通初中,被改制学校校舍面积统计入普通中学中)。全省城镇中小学教职工住房建设完成投资2.56亿元,完成建筑面积31.5万平方米,建成住房3202套。

撰稿  朱乃韬
审稿  陈贤忠

  [学校人事制度改革]  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得到加强,完成全省中小学教师编制总额的核定工作,同时积极引导市、县在教师转任流动、疏通出口、业务考试考核以及城镇教师定期到农村任教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省属高校增编工作,使高校教师编制增加10%。教师资格制度全面实施,依法严把中小学教师“入口关”,严格选聘缺编中小学教师,保证进入教师队伍的人员质量。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扎实推进,继续扩大高校“以聘代评”的试点范围,安徽师范大学等校“以聘代评”职称改革试点工作稳步进行。

  [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和国防教育]  加强调查研究,提高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国防教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前瞻性。2004年,开展了全省农村地区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等多项调研。根据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关于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文件精神,制订了安徽省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方案”,进行了全面部署,积极推进全省各级各类学校贯彻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加大督导检查工作力度,进一步促进《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等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学校体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国防教育师资队伍水平。成功举办全省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55所高校的874名大学生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充分展示了安徽省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运动技术水平。在此基础上,组队参加了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安徽省代表团获得了体育道德风尚奖,武术项目获得一枚银牌,总体成绩和上一届相比有了较大提高。举办了安徽省大学生篮球联赛暨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安徽选拔赛、安徽省大学生足球联赛暨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安徽选拔赛等比赛。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积极推进学生军训和国防教育工作,加大对全省学生军训工作的指导和督查力度。

  [语言文字工作]  成功举办第七届推普周。2004年9月12日~18日,是第七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7月9日,安徽省教育厅、省委宣传部等八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七届全省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对全省推普周活动作了全面部署。推普周期间,全省各地围绕“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对铜陵、芜湖、安庆、池州、阜阳、淮南、宣城、蚌埠等市进行了工作调研,有力推动了二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各地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工作进展顺利。进一步加大对全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管理力度。制定《全省测试工作管理暂行办法》,严格执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审批工作,规范测试组织行为和测试程序。

撰稿  邬平川
审稿  陈贤忠

基础教育

  [综述]  2004年,全省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9.54%和97.39%,分别比上年提高0.35和0.95个百分点,小学、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分别为100%和55.64%,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比上年提高5.81个百分点;小学、初中辍学率分别为0.69%和2.47%,青壮年文盲率继续控制在5%以内,均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之内。高中阶段教育强势发展。普通高中校数为758所,比上年增加17所,招生38.62 万人,比上年增加4 .14万人,增长12%。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4.57万人(含技工学校),比上年增加27.1%。

  [中小学危房改造]  2004年,一期危改工程任务全面完成。据统计,一期危改工程全省共投入资金22.4亿元,其中:中央补助1.9亿元,省财政投入6.9亿元,市、县(区)专项资金4.6亿元,其他资金9亿元;改造危房612万平方米,其中改造D级危房458万平方米;建设校舍633万平方米,圆满完成工程实施之初规划改造全省现存438万平方米D级危房的目标任务。7月省政府召开“两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一期危改工程取得的成绩、积累的经验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总结。9月全国危房改造检查组对安徽省危改工程以县为主“五统一”的管理办法、“实证式”督查方法及项目资金专户管理封闭运行等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在认真总结一期危改工作的基础上,启动了二期危改工程,制定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二期)实施方案》,明确二期危改工程继续坚持以县为主“五个统一”的实施原则,坚持实行项目管理。二期危改工程2004年投入专项资金2.9亿元,改造D级危房70万平方米。

  [“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在认真总结13个县重点指导工作的基础上,确立了第二批22个重点指导县(市、区),使重点指导县(市、区)扩大到35个,每个市都有1至2个重点指导县(市、区),同时帮助、指导新增加县制定实施方案,督促检查实施工作。召开重点指导工作会议,介绍重点指导工作开展情况,交流重点指导工作经验,带动其他县(市、区)不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发挥重点指导县(市、区)典型示范作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深化重点指导内容,规范、细化重点指导工作,使县乡镇政府教育工作管理职责更加明确;中心学校设立及运转、县级教育经费结算分中心设立及运转等更加完善和有效;县人才市场教育分中心设立有所突破;积极探索对教育实行监督的途径和办法。这项工作得到了教育部、省政府的肯定和支持。2004年4月,周济部长到安徽省专题考察这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人民日报》情况汇编作了反映,国务委员陈至立批示:“安徽省的做法好”。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开展第三期多媒体网络电脑教室项目建设工作,为1250所中小学建设多媒体网络电脑教室1317个(其中,20座214个、30座514个、64座589个),配备计算机60030台,总投资2.44亿元。加上前两期的建设,三期项目共建设多媒体网络电脑教室2457个,配备计算机127484台,投资总金额5.58亿元。在金寨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的基础上,2004年,试点县扩大到9个市的15个县并实施到位,共建成教学光盘播放点1237个,卫星教学收视点2913个,计算机教室501个。编写和出版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师培训教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对于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的辐射,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全省教育均衡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2004年,安徽省启动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4月,下发了《安徽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寄宿制学校工程的目标任务、实施原则和管理办法。7月,制订了《安徽省2004年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中央专项资金项目投资建设计划》,对全省2004至2007年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进行了规划: 4年共规划建设寄宿制学校417所,投入资金23421.9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23000万元),总投资中,用于土建22448.2万元,建设面积43.6万平方米;用于购置学生生活设施、仪器设备、图书、课桌凳等973.7万元。8月底,国家下达了安徽省2004年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专项资金额度4000万元。

  [“两基”督导评估]  认真总结第二轮对首批县年检复查的经验,将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检查评估与“两基”巩固提高的复查考核有机结合起来,使义务教育经费、教师工资发放、中小学危房改造、学校收费及公用经费安排、师资队伍建设、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扫盲及成人教育等指标要求更趋合理。规范“两基” 巩固提高工作年检复查办法和程序,注意加强对“两基” 巩固提高工作过程的督导检查和年检复查前的指导。抽取五河等12县(市、区)进行复查,反馈复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并对“两基”巩固提高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工作进行分析总结,报告省政府和国家教育督导团。加强对利辛、阜南、岳西三个县“两基”验收的监督、指导, 12月上旬,对三个县的“两基”工作进行了省级验收。

  [治理中小学乱收费]  省教育厅把治理教育乱收费作为教育系统纠风专项治理的工作重点,明确重点工作。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国家七部委《关于2004年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下发后,厅局际联席会议下发了《2004年全省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实施意见》。秋季开学之前,省教育厅又于8月27日召开了近年来全省教育系统参面最广、规模最大的一次治理教育乱收费电视电话会议,分析形势,明确任务,组织开展秋季攻坚战,进而将全省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省教育厅进一步严明政策规定,规范收费行为,不断加强中小学收费的管理,认真制定推行“一费制”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的“三限”政策,2004年公办普通高中择校生招生比例从上年的40%降到35%。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加大查处力度。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教育系统共组织县级以上检查组1123个,查处乱收费案件283起,涉及乱收费违规资金1123.27万元,其中已清退1101.59万元,予以党纪政纪处分114人。

撰稿  邬平川
审稿  陈贤忠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综述]  2004年,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22.69万人,增长27.83%,其中职业高中15万人,普通中专6万人,成人中专1.6万人,分别比2003年增长26.3%、26.8%和49.7%,中职招生工作再次取得可喜的成绩,受到教育部的充分肯定。高等职业发展迅猛,经教育部批准,新设置8所职业技术学院,全省高职院校达到49所,2004年高职(专科)招生10.6万人,占省属高校招生数的62%,招生数超过教育部提出的高职招生与本科大体相当的要求。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体系加速融合,高等院校对口招收职业高中和普通中专毕业生1.3万人,初中后五年制高职招收2.1万人,高职和高专毕业生专升本计划7176人,比上年增长73.75%。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全面落实全国、全省职教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三重”建设,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推动了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10月19日~20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省委书记王太华、省长王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田唯谦传达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省委副书记张平作了总结讲话。会议传达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全省职业教育工作经验,分析研究职业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会后印发了《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振兴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会议对开创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职教工作调研]  2004年是全省职业教育工作调研年,省教育厅会同有关单位,先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职教工作督查调研,形成了《关于加快我省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建议》、《关于加快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的研究报告》、《关于加快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调研报告》等调研报告。通过调研,对全省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为召开全省职教工作会议和进一步推动职教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职业教育招生改革]  积极推进招生计划改革,努力扩大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对口招生试点工作,在全省18所高校试点注册制招生工作,在6所高校试点注册制预科班招生工作。继续试点按大科类招生,并在部分高校开展技能型紧缺人才二年制高职的试点培养。建立统分结合、以市为主的中考和中职招生工作体制,把普通中专连同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成人中专的招生任务一同分解到市,开展学制一年制至一年半制高中起点中专班、注册入学班、综合课程班招生和城乡学校联合招生等工作,同时规范招生秩序,防止无序竞争。

  [职业学校“三重”建设]  新评出省重点建设的示范学校5所,重点建设示范专业24个,重点建设示范实习实训基地10个。全省累计安排重点建设的示范学校23所、示范专业(点)92个、示范基地31个。指导各地积极创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合肥铁路工程学校等34所中等职业学校被教育部确认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加强骨干示范性学校建设,合肥市职教中心等10所中职学校已初步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化水平的骨干示范学校。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省教育厅制定了《安徽省教育厅实施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工作方案》,以骨干职业学校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为依托,积极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加大扶持力度,建设一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成为实施“阳光工程”的主要力量。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培训并组织农村毕业生进城就业或发达地区就业超过15000人次。

  [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  先后组织全省职业高中计算机技术专业教师培训班、职业高中新教材培训班、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和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培训班, 900多名教师参加了培训。开展学制改革,推进高职教育学制由三年向二年过渡,批准12所学校在汽车维修与应用等领域开设36个二年制专业。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设了数控技术类等五大专业领域的实习实训基地。

  [中等师范教育]  继续狠抓全省中专招生工作, 2004年普通中专招生达到6万人(其中初中后五年制高职2.1万人,中专3.9万人),比2003年增长26.8%。指导中专学校积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实行“定单式”招生,为学生就业提供保障。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制定五年制师范教育教学方案,进行五年制高职的教学指导和检查。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对17个学科的近1500名中小学教师、300多名中专教师和300名幼儿园教师进行了省级培训。完成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试点工作,组织培训了11名骨干教师、80名主讲教师、1500名学科教师。

  [成人高等教育]  2004年全省成人高等教育招生53164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本科16963人,高职(专科)36201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54117人,其中本科13286人。在校生达到112415人,其中本科生28700人。开展了成人高等教育非师范类专升本教学质量检查。加强成人高等函授教育和远程教育的管理。加强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举办了成人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系统培训班。指导学校做好毕业生学历证书审核发放工作,全年发放成人学士学位证书8651份。

  [自学及其他考试]  2004年举办社会自学考试4次,报考人数近34万人,报考科次72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生近21000人。举办电大注册视听生考试2次,报考人数达4万人。另外,组织远程教育考试3次。大力发展本科教育,有自考专业74个,其中本科专业42个。继续为公安等部门举办本、专科行业委托考试;为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开设了10个师范本科专业。努力开拓非学历教育考试,2004年,先后举办剑桥少儿英语考试、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各2次,其中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报考人数近10万人。加强考试管理,将原22个县设考区逐步收回,全部集中到省辖市政府所在地。

  [成人中专教育]  深入改革成人中等教育管理体制,印发了《关于改革和加强成人中等教育管理的通知》,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把各类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的设置审批和管理权限下放到各市教育行政部门,要求成人中专学校的管理参照职业学校的管理办法,必须参加合格评估。认真总结芜湖、合肥等市开展社区教育的经验,抓好社区教育试点,积极探索,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工作。

撰稿  崔裕超
审稿  陈贤忠

高等教育

  [综述]  2004年,省属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实际招生17.1万人,比上年增长27.3%,超额完成了省政府年初确定的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规模比上年增长10%的目标。研究生实际招生3093人,比上年增长46.2%。成人高等教育招生5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5%,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提前实现了大众化的目标。高校基本建设步伐加快,累计完成投资18亿元,竣工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合肥大学城和芜湖、蚌埠高校园区建设达到预期进度,入驻学生达9.2万人。经教育部批准,新设置8所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财贸学院更名为安徽财经大学,滁州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滁州学院,宿州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宿州学院,蚌埠高等专科学校、蚌埠教育学院和蚌埠职工大学合并筹建蚌埠学院,马鞍山师范学校升格为马鞍山师范专科学校。民办高等教育有了新发展,经教育部正式审批确认,10所高校试办了独立学院;安徽新华职业学院升格为本科层次的安徽新华学院已经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评审通过。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在对皖西学院、淮南师范学院、合肥学院三所高等学校进行考察评审的基础上,安徽省教育厅批准上述三所高校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批准中国科技大学等13所高校30个本科专业为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组织申报与推荐安徽大学等3所高校申报会计、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推荐4人为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委员会委员人选。组织省有关高校参加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组织对省11所高校(不含科大)2004年1598名硕士毕业生论文进行随机抽查。开展第二批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扶持学科中期检查。强化学位考试管理。对2004年各办班单位申请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材料进行了认真审核,批准登记备案15所高校95个专业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规定由省学位办统一印制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

  [教学改革与管理工作]  以实施“质量工程”为核心,以教学创新为动力,实行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推进基于互联网的国家、省、校三级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安徽高校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以专业教学改革为龙头,重点建设一批教改示范专业和人才培养基地;进一步完善教学研究和教学成果奖励制度。积极推进教学管理创新,建立教学互动机制。加强学籍学历管理,对《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转专业与转学暂行办法》和《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违纪处分条例》进行了修订,制定了《安徽省全日制高等学校应征入伍大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毕业生就业]  2004年全省高校共有毕业生9万人,比2003年增加2.1万人。其中研究生2561人,本科生(含第二学士学位)39068人,专科(高职)生44996人。到8月底,研究生初次就业率97%,高于上年同期5个百分点;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为87.09%,高于上年同期2个百分点;专科高职的初次就业率达到了72.04%,高于上年同期25.5个百分点。全省初次就业率平均为79.02%,比上年同期高出14个百分点。

  [贫困学生资助]  起草了《省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困难问题的通知》,进一步完善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多元帮困体系办法。组织开展“安徽省兴皖育才高教奖学金”和“孙大光、张刚奖助学金”评选活动,共有139名学生获奖。实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开展“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受助大学生暑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为社会捐资助学做好牵线搭桥工作,将安徽省企业联合会首届企业书画展义拍所得4万元人民币直接捐赠给安徽农业大学2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

  [教师队伍建设]  落实省首批特聘和讲席教授岗位人选的聘约管理工作,组织了10所设有特聘和讲席教授岗位的高校参加第六届全国高交会人才与智力交流会。布置了第二批高校拔尖人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和骨干教师的遴选工作。组织了对前三批116位高校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的考核工作,选派了14名考核优秀者赴英国短期培训,对首批立项资助项目进行了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开展了第四批高校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的选拔推荐工作。布置了2004年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目立项资助工作,组织对2000年以来已经立项的项目进行了检查;选派了100名高校骨干教师到国内重点高校做访问学者。开展了高校人才引进和稳定的调研,指导高校做好选调人才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组织高校开展了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举办了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讨会。选派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把党团组织、校园文化、治安保卫工作引进公寓,建立学生公寓自我管理组织。积极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完成了第二轮省编“两课”教材的修订工作,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情况调研。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对省教育厅14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管理,开展了全省高校“校报工作优秀单位”创建活动和学报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活动。

  [高校党建工作和领导班子建设]  组织开展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调研,做好省属高校校级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抓好高校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认真做好高校领导班子调整配备,共提拔和调整校级干部24人。积极抓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注重做好高校干训和选派年轻干部到村任职工作,全省有36所高校选派了36名年轻干部到贫困村任党支部书记。不断加强组工干部队伍建设,有两名高校组工干部被作为全省表彰的候选人进行了公示。

  [科研工作]  进一步加强了对全省高校科研工作的指导,大力推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重组优化科技资源,提高高校科技竞争力,评选出高等学校省级重点实验室19个,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完成了全省教育科研网省主干网建设,全省16个市级节点设备安装到位,全省教育科研网主干网络全线贯通,物理互联、信息共享的基础网络平台初步构建成功。高校科技产业发展迅速,安徽工业大学生物滤料项目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1000万元的资助,大学科技园和其他高校的产业园区建设进展顺利。

撰稿  梁发明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安徽省继续重点共建中国科技大学]  2004年10月13日,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安徽省继续重点共建中国科技大学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济,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王金山分别代表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和安徽省政府签署了协议。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主持签字仪式,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郑树山出席了签字仪式。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和安徽省自1999年7月签署重点共建中国科技大学的协议以来,中国科技大学的教育质量、学术水平和整体办学实力有了显著提高,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改造等方面成效显著。尤其是中国科技大学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凝炼学科方向,集中人力财力,在重点领域有所突破,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标志性创新成果。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和安徽省决定继续重点共建中国科技大学,旨在进一步深化中国科技大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加快建设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和技术支撑队伍,并以学科建设规划为指导,紧密结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通过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促进中国科技大学一些学科达到或接近国际一流学科水平,使之成为攀登世界科技高峰、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带动相应学科领域发展的重要基地,并努力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来源:  责编:邵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