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重庆教育成就

建国六十年重庆教育成就辉煌

中广教育 2009年11月17日 13:39

重庆解放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直辖以来,重庆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解放初期的1950年,重庆有小学7739所,学生64.3万人;普通中学139所,学生3.5万人,中职学校37所,学生2.1万人,高校11所,学生6228人。

  到1997年重庆直辖时,全市有小学1.63万所,学生285.4万人;普通中学1606所,学生100.3万人;中职学校509所,学生25.8万人;高校50所,学生14.99万人。

  目前,全市义务教育学校8632所,在校生359.4万人,其中,普通小学7575所,在校生224.4万人;普通初中1057所,在校生135.05万人。高中阶段教育学校568所,在校生110.2万人。其中,普通高中268所,在校生55.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300所,在校生54.5万人。高等教育学校60所,其中普通本科22所(含独立学院7所)、高职高专29所、成人高校6所、在渝军队院校3所,在校生71万人。幼儿园3582所(不含办学点),在园幼儿共57.4万人。民办教育学校2780所,在校生54.8万人。其中,民办高校17所,在校生8.1万人;民办高中阶段教育学校122所,在校生13.0万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249所,在校学生11.1万人;民办幼儿园2395所,在园幼儿22.7万人。

  与解放初期相比,重庆各级各类教育得到全面大发展。全市小学在校学生增加160万人,是1950年的3.5倍,小学入学率从1950年的不足20%上升到99.98%;普通中学增加1186所,是1950年的9.5倍,学生增加187.3万人,是1950年的55.2倍;中职学校增加263所,是1950年的8.1倍,学生增加52.5万人,是1950年的26.3倍;高校增加49所,是1950年的5.5倍,学生增加70.3万人,是1950年的114倍。

  与直辖初期相比,重庆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成就

  ——实现了“三大跨越”。一是义务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两基”目标全面实现,人口覆盖率由1997年的40.45%上升到100%,义务教育进入均衡、优质发展的新阶段。二是高中阶段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突破了高中阶段教育“瓶颈”,普、职两类教育协调发展,规模“大体相当”,高中阶段在校生达到110.2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比例由1997年的56%上升到2008年的86.5%,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子女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三是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毛入学率由1997年的8%上升到2008年的25%,实现了“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重大转变。

  ——实现了“三大突破”。一是每十万人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高于全国和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居西部第二位。重庆为2192人,全国平均为2042人,西部地区平均为1623人。二是每十万人高中阶段在校生人数高于全国和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居西部第二位。重庆为3867人,全国平均为3440人,西部地区平均为3313人。三是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阶段教育比例高于全国和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居西部第一位。重庆为86.5%,全国平均为83.40%,西部地区平均为80.01%。

  ——做出了“三大贡献”。一是提升了人口素质,培养了一大批专门人才。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从1997年的7.06年上升到2008年的8.6年。近五年来,中职教育和高等教育培养中高等专门人才120多万人。二是促进了科技进步。全市90%的基础研究由高校领衔承担,70%的创新成果由高校完成。家蚕基因组框架图、工业CT、3G手机核心芯片、乙肝疫苗、国家一类新药幽门螺杆菌疫苗、超声波肿瘤治疗大型医疗设备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三是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据研究统计,“十五”期间,教育对重庆经济增长的总体贡献率达到36.83%,对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贡献率达到16.04%,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达到22.17%。

  ——推进了“三大创新”:一是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构建起“一委三院”的教育管理新格局,在市教委统筹管理下,教育考试院、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评估院各司其职,实现 “管办评”分离。二是创新教育投入机制。教育投入占财政支出达到20%,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4%。2002至2008年,全市地方教育经费累计投入1142亿元。消除中小学D类危房442.9万平方米。全市学校校舍建筑面积由1997年的2950万平方米增加到2008年的5379.7万平方米,其中高校由395万平方米增加到1481.7万平方米。2008年,在全国率先组建了教育担保公司。三是创新教育难题破解方式。化解“普九”债务、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建立中职学生资助体系、建设重庆大学城、为农村教师发放津补贴等,为国家提供了成功经验。

  与解放初期相比,重庆教育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第一,坚持德育为先,着力培养“可靠接班人”。一是德育管理规范化。制定了中小学课程育德指导纲要,建立健全了德育管理制度。二是德育内容层次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突出各个教育阶段的德育重点。启动了理想信念教育教材编写工作。重庆理工大学开展“科学发展观进课堂”试点,得到了刘延东同志充分肯定。三是德育渠道网络化。加强班主任、辅导员等德育骨干队伍建设,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紧密结合。四是德育方法多样化。通过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行导人,达到“入脑入心”。西南大学的“反思教育”、重庆行知职业学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管理”等效果明显。“唱读讲传”已成为学校德育入脑入心的有效载体。五是德育活动系列化。利用“红色资源”,以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了德育系列活动。

  第二,坚持能力为重,着力培养“合格建设者”。一是改革课程内容。300多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全部使用新课程实验教材,“北碚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綦江县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等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綦江农民版画、秀山花灯舞、梁平年画等进入学校校本课程。中等职业教育利用“中澳职教合作项目”成果,开发了17个专业能力标准与课程方案。二是改革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大力倡导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力求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尽人之才。中职学校积极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重庆大学等8所高校被教育部命名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三是改革教育手段。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重庆大学城正在建设资源网络共享平台。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实现“全覆盖”。四是改革评价制度。实行了“两考合一”、“两卷合一”等考试模式改革,将重点中学高中统招计划按50%的比例分配到辖区内初中学校、用一定比例招收“综合素质评价+特长”突出的学生。教育部推广了我市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改革经验。截止2009年7月底,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7%,高出全国1个百分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1.9%,高出全国13个百分点。2009年,我市高考报名学生19.6万人,高校录取14.3万人,录取率72.98%。

  第三,坚持健康第一,着力培养“幸福健康人”。教育应当为青少年学生幸福生活一辈子奠定基础。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一是让学生有健康的身体。将中小学体育课程每周增加到4节。实施了“1000片塑胶运动场建设工程”,2009年已开工建设318片,其中主城九区开工建设84片。实施了“饮用奶工程”。市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00万元,对全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每人每天免费供应一袋鲜牛奶。二是让学生有健康的情感。加强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美的情怀、欣赏美的能力、创造美的激情。在中小学课程中每月增加1至2节音乐美术课,推进了美术、音乐和艺术欣赏室建设,加强了学校书法教育。三是让学生有健康的心理。大多数学校开设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了学生心理咨询室。

  与直辖初期相比,重庆教育努力建设一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第一,加强师德建设。“百行以德为首”。一是建立了教师职业道德年度考评制度,市教委制定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标准。二是将师德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内容,23万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培训和考试。三是深入持久地开展以“铸师魂、正教风、树形象”为主题的师德师风系列教育活动。涌现出以“全国十大道德模范”李明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豆红波、“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刘红廷、高玄书夫妇等为代表的优秀教师群体。

  第二,提高教师能力。“能博喻然后能为师”。我们着力实施“三大工程”、“五项计划”,提高教师能力水平。“三大工程”即高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221”工程、中小学骨干校长队伍建设“321”工程、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122”工程。目前,全市教育系统有两院院士7人,特聘院士2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9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人选24人,选聘“巴渝学者”20名。教育部创新团队7个、国家教学团队8个。命名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500人和市级中小学骨干校长146人、中小学骨干教师3543人。“五项计划”即中小学教师学历培训计划、教育干部培训计划、“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计划、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计划。我市高校柔性引进特聘院士7人,引进教授、博士近1000人。培训农村教师10000人,每年选拔1000名优秀师范生到农村“顶岗实习支教”。

  第三,激发教师活力。一是切实加强教师管理。全面推行教师资格制度,全面推行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教师聘任制和全员聘用合同制。二是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市政府设立了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开展重庆名师评选活动,定期表彰优秀教师。三是规范教师从教行为。2006年以来,市教委先后出台了“九条禁令”、“七条规定”等11个文件,规范学校招生收费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禁有偿家教和违规补课。四是改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从2006年起,市政府为农村教师发放津补贴,到2008年10月,将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00元,退休教职工每月200元。2009年6月,我市在全国率先兑现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

  与直辖初期相比,重庆教育致力于“学有所化”,加强育人环境建设

  第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我们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为载体,以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为保障,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去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精神,先后开展了“唱读讲传”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提振了广大师生的精气神。目前,教育系统“唱读讲传”活动已呈现出“三化”特点。一是规模化。全市教育系统层层发动、人人参与。二是课程化。将红歌纳入中小学音乐课。各中小学每周安排经典诵读不少于1课时。江北区编印《弟子规•声律启蒙》作为中小学实验教材。三是常态化。广大师生将“唱读讲传”融入了日常生活之中。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外语学院开设“读经典”博客,设立“经典诵读协会”。近期,我们正在筹备举办一次书法比赛、一次讲故事比赛、一台庆祝国庆大型文艺汇演、一次学生运动会。

  第二,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目前,全市高校绿化率达到35%以上,重点中学达到30%以上,其他中小学达到15%以上。30%的高校获得市级“园林式单位”称号,重庆工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被评为市级“十佳园林单位”。按照建设“森林重庆”的总体部署,我们启动了“绿色校园”建设,重点抓了三项工作。一是制定了建设实施方案、建设标准和考核办法。力争到2012年,“绿色校园”达标率达80%;到2015年,全市所有学校全部建成“绿色校园”。二是开展了“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活动。广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让“每一名学生在校期间至少种一棵树”。三是实施了重庆大学城校园绿化“提档升级”工程,提升大学城的校园绿化质量和水平。

  第三,打造安全和谐校园。近年来,我们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市教委被全国综治委表彰为“2005-2008年综治工作先进集体”。今年,我们启动了“平安校园”建设,力争到2012年,所有学校都基本建成“平安校园”。我们重点推进了六项工作:一是制定“平安校园”考核评价标准。二是在全市所有高校开设安全教育必修课,在中职学校开设职场安全教育课,在中小学开设法制安全教育课。三是启动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争取用三年的时间,将中小学建设成为最安全的地方和震灾时的避难所。四是开展了“百日行动”,重点对校舍设施设备、校园及周边环境等各方面进行拉网式排查整改。五是认真开展了干部大走访攻坚行动。六是认真做好了“六四”等敏感期间的维稳工作,学校突发事件处理及时。

  面对未来,重庆教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从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和人才强市迈进的历史新阶段。重庆教育发展新的奋斗目标是“建成一高地、一中心,实现三化”,即:到2020年,建成中国西部地区教育高地、长江上游地区教育中心,基本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现代化、教育国际化。具体发展目标是实现“三个普及”:到2012年,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20年,基本普及高等教育。

来源:重庆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责编:邵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