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重庆学校新闻

西南大学扎实开展支农支教工作

中广教育 2009年11月17日 13:37

中广网北京11月17日消息 西南大学围绕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积极参加“以城带乡万名专业技术人才支农、支教、支医行动”(简称“三支”行动),以“服务地方作贡献”为着力点,针对当前重庆市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在读博士生、研究生赴乡镇基层支农支教,积极探索校地互动、共谋发展的新模式。

  一、加强组织引导,调动师生支农支教的积极性

  西南大学党委高度重视支农、支教工作,将其作为产学研相结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多项措施调动广大师生支教、支农的积极性。先后邀请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重庆市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委陈万志,教育部社科中心主任冯刚等到校作专题辅导报告,帮助师生深刻领会新形势下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支农、支教的自觉性。对参加“三支行动”的青年教师,工资福利不变,给予每人每月1000元的生活补贴;支教满1年且考核合格者,在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时,可免考计算机、外语;服务期间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评聘上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做出重大贡献的,可破格评定上一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并可优先评选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对参加“三支行动”的在读博士生和研究生,给予每人每月1000元生活补贴,并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多项保险;每月报销一次探亲往返费用。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师生参与的积极性,今年上半年,有近百名青年教师、在读博士生、研究生报名参加支农、支教服务团。西南大学还建立了“支农支教后备人才资源库”。

  二、进行实地调研,注重支农支教的针对性

  西南大学紧密结合“三支行动”的要点和内容,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将支教、支农落实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建立顶岗实习教育基地、深入乡镇中小学开展教学活动、农村扶贫开发与项目规划、现代农业知识技术的宣讲与推广、送文化下乡等具体项目中。坚持“走出学校看学校,走出教育看教育”,西南大学领导带队深入到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试点区县、三峡库区、西南大学对口援助区县石柱县等地实地调研,考察当地市情、农情和教育发展情况,并就如何深化校地合作、推动科学发展征求市农委、市教委和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最终确定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棣棠乡、涪陵区梓里乡、城口中学为今年首批支农支教服务基地。今年3月,西南大学成立了全国首个由研究生组成的新农村服务团——西南大学研究生新农村服务团。7月,成立了一支由12名优秀青年教师、博士、研究生组成的支教团。目前,首批赴实践基地担任村干部助理或乡党委办公室干部的13名研究生已圆满完成挂职任务返校,赴石柱支教团的各项工作已全面展开。

  三、发挥学科优势,增强支农支教的实效性

  西南大学在农学和教育方面具有很强的学科优势,参加支农、支教的师生们以服务为宗旨,把百姓当亲人,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全面开展各项工作,增强支农、支教的实效性。服务团以专题讲座、参与式研讨、现场说课、评课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帮助村民成立“园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为返乡农民工生猪养殖场和野猪繁育基地提供了技术与信息服务;开展渔业资源保护与鱼类开发研究;协助开展场镇改造建设规划;参与家电下乡宣传活动及乡村民事纠纷调解;开展病险塘改造的可行性调查研究。服务团成员还协同彭水县、城口县政府举办了首届乡村青年文化活动,开展“听一堂课”、“作一次报告”、“结一个对子”、“建一个博客”的“四个一”系列“支教扶农”行动,与当地干部群众举行共建和谐新农村主题座谈会,和广大干部群众心连心、手牵手地开展以“红色经典走进田间地头”为主题的盛大文艺演出活动,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有的服务团成员还担任了村党支部副书记、村民委主任助理等职务。在支农支教的过程中,师生们加深了对基层的了解和认识,培养了对农村和农民朋友的感情,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

来源:中国广播网教育频道  责编:邵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