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重庆学校新闻

西南大学着力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中广教育 2009年12月01日 09:53

中广网北京12月1日消息 西南大学立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实际,通过构建学术文化体系和基层实践模式,开拓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新途径,着力培养杰出校友袁隆平式“心在最高处、根在最深处”的复合型人才,取得了显著的人才培养效果和重大的社会影响。

  ——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系统,在教学中加强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一是构筑了研究型课堂教学、创新型自主学习和服务型基层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系统。学校对原有的本科学生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突出“专业与通识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研究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培养原则。二是在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发展课程等课堂教学中,增强教学的学术性,鼓励教师将学术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将知识学习、研究方法和研究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三是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学校将创新型自主学习纳入培养方案,并计以10个毕业学分,增加了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课程学时,要求学生开展为期半年的基层顶岗专业实习,把专业实习、综合实践和服务学习紧密结合。

  ——打造“238”学术文化体系,加强大学生文化修养和学术探究能力。为使大学生课内、课外都能在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中学习、训练、创造和发展,学校构建了 “238”学术文化体系。2是指两大计划,即以中国土壤学科开拓者侯光炯院士命名,以科学探究为宗旨的 “光炯计划”,以国学大师吴宓的字命名,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的 “雨僧计划”;3是指研究性教学、自主性学习、创新性实验三大学术文化平台;8是指“雨僧”讲坛、“光炯”实验班、科技创新基地、创新实验计划、科技创新基金、科技文化节、科技文化竞赛、创新实践学分等八大项目载体。在这一学术文化体系内,学校设立了本科生创新实践学分、本科生创新基金,建立本科生科技创新基地,鼓励学生积极争取参加教师科研项目,通过开设历史专业的“雨僧班”、数学专业的“重穆班”、化学专业的“兰华班”、农学专业的“隆平班”等6个创新实验班,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开展科技文化节和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学校还精心打造100门重点课程、100本经典图书、100个创新基地和每年100场精品讲座、100项特色活动等“五百工程”,举办“雨僧讲坛”,建设数字化平台“雨僧网”和编辑《雨声》专刊,全力助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探索“顶岗实习”基层实践模式,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学校在对教师教育有关问题进行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顶岗实习的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建立了“顶岗实习支教”模式。学校在师资问题比较突出的农村中小学建立实习基地,派高年级师范专业学生定点到实习基地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并让农村中小学被顶岗出来的教师免费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学校目前已在西部五省(市、区)150余所农村中小学建立了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基地。二是创建了以“石柱模式”为代表的“顶岗实习支农”模式。学校配合科技支农计划的实施,通过签订校县合作协议,将区县作为科研和教学实习基地,把部分科研和推广项目带到地方开展,极大地支持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推进了产学研一体化。三是进一步拓展顶岗实习基层实践模式。在“顶岗实习支教”和“顶岗实习支农”模式的基础上,学校还进一步拓展渠道,通过多种途径,创造性地把大学生顶岗实习与西部地区基层学校师资、基层农技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更新融为一体,为大学生搭建起综合实践和服务学习的有效平台,形成了“顶岗实习支教”(师范专业)、“顶岗实习支农”(农学专业)、“顶岗实习支企”(工学专业)、“顶岗实习支社”(社会与管理专业)等系统的顶岗实习基层实践模式。

  ——推行“2+1”学期制等体制改革,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保障。为保障学术文化活动体系和基层实践模式的有效运行,学校实施了“教学管理体制创新工程”,推行了不同于三学期制的“2+1”学期制改革,在传统的春秋2个学期之间灵活设置1个夏季学期,实行学年“五时段”排课制,增加教学安排的灵活性和师生教学的选择性,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主参与学术活动和基层实践。实施绩点学分制,探索“按学分毕业、按绩点授位”的教学管理新模式;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开展分级分类教学和小班化教学,实行班级授课制形式下的基于学生差异基础上的个性化教学;推行学业导师制,帮助每一个学生掌握学术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构建以学生评教、教师评学、专家评课、教学事故处理等诸多环节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全国率先创设“本科教学质量110”监控电话,受理对一切教学活动的举报、投诉、建议。

来源:中国广播网教育频道  责编:邵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