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黑龙江教育成就

黑龙江省大力建设教师队伍 取得巨大成效

中广教育 2010年05月19日 16:06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围绕建设德才兼备教师队伍的根本目标,结合教育厅中心工作,以高教强省、职教大发展、标准化学校建设为契机,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加大高等学校高水平领军人才、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创新工作新机制,开拓工作新局面。

  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师德工作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

  1.落实师德建设制度,完善长效机制

  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师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黑龙江省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意见》等文件,规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校师德建设工作,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建立和完善符合本地实际的、有效的、长久的师德建设常规管理制度,要建立师德考核档案,真实记录教师的师德表现,完善师德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作为评价教育教学工作以及教师资格认定、培养培训、职务评聘、评优晋级、岗位聘任等重要依据。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制,并且调离班主任和教学岗位。

  2.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树立和表彰一批中小学师德先进典型

  组织开展培训、学习、讨论、巡讲活动,深入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组织开展大中小学“双十佳”评选,并在教师节予以表彰。大力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尚精神,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组织学习全国和我省师德先进事迹材料,树立和表彰师德先进典型,出版《黑龙江省师德文集》。

  3.加强监督管理,严肃查处各种师德失范行为

  研究、制定《黑龙江省师德建设评估细则》,组织师德建设评估检查,把师德建设作为考核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纳入到各级政府教育督导范畴,定期进行督导评估。要形成党委政府领导下的教育部门、党团工会、学校齐抓共管与社会舆论监督相结合的管理机制,教育部门和学校要自觉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预防和杜绝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发生。严肃查处各种师德失范行为,对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恶劣者依法撤销教师资格,调离教育教学岗位,追究相关责任。建立师德方面重大事件报告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及时将本单位、本地区师德方面重大事件及奖惩结果向上级教育部门报告。

  二、强化机制建设,认真做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

  1.强化运行机制和体系建设

  按照国家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加强对教育教学能力考核指标体系的研究、教师资格制度目标体系的研究、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运行机制、管理机制、政策体系的研究等。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管理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根据国家要求和工作实际,召开专门研讨会,研究新形势下教师资格的新情况、新问题,修订《实施细则》、《教育教学能力考察标准和办法》、《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补修办法》等文件。研究修订《黑龙江省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规程》、《教师资格认定档案管理办法》、《教师资格证书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等文件,进一步规范管理行为。

  2.依法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我省实际,定期开展应届师范类毕业生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协调省财政、物价等部门,尽快落实我省教师资格的立项收费工作,做好面向社会人员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准备工作,适时受理在职教师和社会人员申请教师资格工作。

  3.加强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手段建设

  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教师资格认定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化建设的要求,加强教师资格认定信息网络建设,力争年内建成教师资格认定的专门网站或网页,将认定结果在网上发布,并逐步实现网上申请、认定和管理。

  三、以高中和农村教师为重点,深入抓好中小学教师培训和小学教师培养工作

  1.认真完成各项培训任务

  组织培训者培训,拟对1000名培训者进行培训,其中省级培训200名;组织骨干教师培训,今年拟培训各层次骨干教师10000名,其中培训省级骨干教师1000名;全力开展高中教师新课程培训,拟对31000名高中课改起始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教师进行培训,其中省级培训23000名,保证于秋季开课前使各年级新任课教师接受一轮培训;开展班主任培训,在省里培训300名培训者的基础上,各地启动培训计划,全省拟培训40000名班主任;开展岗位培训和新任教师培训,在本年度内使应参加岗位培训的教师和新任教师100%接受培训,完成本周期的培训任务,使广大教师熟悉掌握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

  采取倾斜政策,全力开展农村教师培训。探索创新培训模式,建立起农村教师培训基地,通过送教师培训下乡、农村学校教师进“名校”和实施远程培训计划,加大力度对农村骨干教师进行培训,省里拟集中培训农村骨干教师500名,送教下乡100个乡(镇),组织1000名农村教师进入“名校”学习。

  在完成好国家下达的英特未来教育教师培训、微软项目培训的同时,做好我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相关政策的协调、准备工作,创造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有利条件,在实施骨干教师培训的基础上,适时开展全员培训试点工作。总结试点工作经验,扩大利用教师网络联盟开展教师远程培训范围,并实现教师学历培训与非学历培训的沟通。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提高学历教育工作,探索开展本科教育的多种途径和研究生教育的有效途径,加强成人师范教育的日常管理。

  推进校本研修工作,在全省校本研修现场会的基础上,不断深入对校本研修的指导,探索校本研修的规律,制定我省校本研修的相应文件,搞好校本研修与各项培训工作的整合。

  2.加强基地建设,提高培训质量

  加强对教师进修院校的管理和领导,拟召开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研讨会,下发《教师进修学校评估细则》,组织对部分教师进修学校进行评估检查。各学校要增添必要的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提高办学条件和水平,适应教师培训的需要。对拟开展教师培训的机构进行评估审定,不具备条件的单位不能参与教师培训工作。

  加强领导,明确职能部门的岗位责任制,加大经费投入,拟制订教师培训经费使用意见。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和培训教师,努力提高内部工作人员和培训教师的素质,今年组建省级中小学教师培训专家资源库,优化专家队伍。建立健全培训工作制度,完善培训体系,通过有效的机制和制度激励相关人员和中小学教师自觉参加培训。

  充分发挥骨干、特级教师在教师培训工作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3. 积极开展农村教育硕士师资培养和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

  为贯彻国家有关农村教育硕士师资推荐工作精神,研究制定方案,确定有关措施,继续通过组织黑大、哈师大选拔、推荐组织贫困县教育部门和高校学生见面签定协议书,把优秀高校毕业生纳入农村教育研究生培训计划,为农村学校输送一批高学历的青年教师。适当时候召开座谈会,专门研究农村教育研究生培训工作。

  按照国家的要求,积极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在和东北师范大学共同完成安达市和林甸县实习支教试点后,总结试点的成功经验,扩大试点面,让更多的地区进行试点,让更多的师范学生走进支教队伍,让更多的教师走进培训学校。

  4.总结培训工作经验,完善培训制度建设

  认真总结检查评估经验,肯定成绩,表彰先进,发现问题,督促后进,适当时候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和教师培训经验交流会。以总结和交流促进工作不断深入,以总结和交流促进制度完善,以总结和交流促进培训基地建设。同时,着手制定新一轮教师培训规划。

  5. 积极做好小学教师培养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密切结合基础教育改革,加强学科建设,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完善教师管理和考核制度,认真总结和推广好经验、好办法,加强对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工作的指导,配合有关部门全力推进小学教师培养基地布局结构的调整。

  四、加强中小学特级教师、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

  1.加强特级教师队伍建设

  在完善《黑龙江省特级教师评选办法》的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结合新形势下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特别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修订《黑龙江省特级教师管理暂行办法》,加强特级教师的管理,做好特级教师考核工作,充分发挥好特级教师作用,落实特级教师津贴等相关待遇。

  2.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修订黑龙江省《骨干教师评选和管理办法》,完善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组织新一轮骨干教师评选工作。在骨干教师动态管理的原则下,组织实施新一轮骨干教师评定,建设省、市、县、乡(校)骨干教师队伍。

  3.充分发挥名优教师作用

  为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有计划地培养教育专家。以特级和省骨干教师群体为基础,有计划、有目标的培养我省的教育专家。注重发挥特级教师、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建立名优教师工作室,经过评选,为50名在我省有一定影响的名优教师建立工作室,总结名优教师的成长经历、教育教学经验和风格。通过巡回讲学、创建团队、网上交流等形式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

  五、加强岗位管理和制度建设,促进中专、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工作深入开展

  1.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职务管理制度

  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底数,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准备工作。会同相关单位起草:《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教师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办法》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办法》。组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吃透政策规定,为全省适当时候开始试点工作作好准备。按照国家规定,会同人事部门,制定有关文件,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

  2.切实做好中小学各级教师职务岗位核定工作

  依据省人事厅、教育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全省中小学校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及结构比例管理的试行意见》,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底数,指导各地教育部门会同人事部门,核定本地区中小学校教师岗位。具备条件的中小学校,逐步将上级部门下达的各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数额,核定到具体学科。注重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

  3.科学规范评聘教师职务

  严格执行2007年新修订的《黑龙江省中小学校高、中级教师职务评审标准》,严格遵守评审程序,严肃评审工作纪律,提高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确保评聘工作客观、准确、公正。认真总结、不断完善教师评价办法。充实调整专家队伍。继续强化“教师自我叙事”在评审中的作用,规范“教师自我叙事”的基本原则、内容、形式等方面要求,加强工作指导。

  4.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务评聘工作

  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修订《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务评审标准》。调整充实专家队伍。严肃评审工作纪律和程序,提高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保证评聘工作客观、准确、公正。

  六、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1.加强高等学校师德制度建设,增强师德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1)研究、制定《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充分认识加强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建立和完善高等学校师德建设制度。

  (2)大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高等学校师德建设活动。

  ——把研究制定《规范》作为全省高校教师参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引导高校教师全员参与,师德建设大讨论活动,使之成为全体教师共同认可的行为准则。

  ——重视师德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把师德表现纳入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加强教师教学工作管理,构建以师德为重要内容的教学评价标准,定期进行检查。

  ——把师德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坚持在弘扬时代精神、集成社会先进文化、营造良好学风校风的基础上,开展师德建设活动。充分开发利用学校师德建设的资源,以教书育人、以密切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校园为出发点,举办专题讲座、师德论坛、敬业奉献演讲比赛等活动,加强师德建设。

  ——深入开展师德建设的研究工作,针对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研究师德建设的规律,探索解决师德建设的新思路、新内容、新方法和新机制,使师德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教师。

  (3)组织开展高校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双十佳师德标兵称号评选工作。

  在开展上述师德建设活动的基础上,评选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师德建设先进集体中,评选10个师德先进集体标兵;在师德先进个人中经专家评审推选出20名候选人。然后在全省媒体通过公众投票和专家评委评议相结合方式,确定2009年度全省高校师德十佳标兵。

  2.落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加强高等学校岗位管理

  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的宏观管理,促进我省高等学校师资水平不断提高。年度内就高等学校岗位管理等问题召开专题研讨会,认真研究我省高校岗位设置的原则、条件、方法和管理等方面问题,会同人事部门制定高校岗位设置管理方面的行业实施意见,组织开展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适时全面铺开。

  3.加大“长江学者培养和聘任计划”、“龙江学者计划”实施力度,加强高等学校高水平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建设

  精心组织实施“长江学者培养和聘任计划”、“龙江学者计划”的年度申报、评选和聘任工作,做好国家“长江学者计划”的推荐和长江学者后备人选培养工作;加强对龙江学者的考核和管理,既要保证聘任合同中确定目标的实现,又要保证各项已承诺优惠政策的落实,做好后续管理和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好龙江学者的作用;开展调查研究,完善龙江学者招聘相关政策,修订《龙江学者聘任办法》;加大对“龙江学者计划”的宣传力度,举行年度龙江学者受聘和颁奖仪式。

  4.深化高校职务评聘工作改革,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

  加强对直接聘任专业技术职务高校的管理,淡化评审,强化聘任,评聘结合,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开展直聘高校评估检查,总结直聘经验,推进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组织开展非直聘高校和直属单位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做好高等学校和直属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日常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年终统计工作。

  古时为肃慎地,汉为挹娄、夫余地。唐属渤海国,辽金为东京、上京二道(路),元归辽阳行中书省,明属女真奴儿干都司。清1671年沿黑龙江岸筑城,名黑龙江城,后置黑龙江省。黑龙江地处祖国最北边,这里虽然冬季漫长寒冷,但这里的人民却热情似火,处处体现出东北人的豪迈与激情。今年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黑龙江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辉煌成就,教育方面尤其显得突出。在新的一年工作思路中便可以感觉得到体现,黑龙江2009工作思路和要点既体现出了全国思维,体现出了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门的意志,同时还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创新,大力实践,不失为提高全省人民教育水平和质量的良策。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