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教育巡礼

2005年 江西省教育概况

中广教育 2010年05月20日 17:34

2005年,江西省教育战线全面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做到“更加注重加强农村教育,更加注重发展职业教育,更加注重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更加注重以德育为首推进素质教育,更加注重教育系统队伍建设,更加注重推进教育公平”这六个“更加注重”,继续抒写“更新观念、创新体制、转换机制、优化环境、聚集人才”这“五篇文章”,取得了成就。

  农村教育面貌发生喜人变化。坚持将农村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继续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农村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分别提高到40元和60元;完成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在历史上首次消除了一类危房。全面完成了小学五年学制向六年学制的过渡,使义务教育受教育年限增加到了九年。农村教育整体面貌发生了喜人变化。

  职业教育保持蓬勃发展态势。坚持将职业教育发展作为发展战略重点之一,职业教育已连续四年快速发展。2005年中等职业学校共招生28.03万人,比2004年增长38.63%,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的招生比已由2004年的41∶59上升为47.2∶52.8,开始趋向均衡。在校学生数达到64.16万人,比2004年增长32.92%。职业培训学校(机构)年培训量达到147万人次,转移培训农民15万人。

  高等教育稳步走上大众化发展轨道。基本完成高校新区工程建设。南昌市的两个高校新区通过三期建设,共完成总投资近100亿元,建成教学生活设施500万平方米,接纳新生20多万人。全省高教资源已在原有基础上翻了一番,办学条件基本达到了国家标准,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整个高等教育在校生达到81.6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0.43%,超过15%的大众化高等教育标志5个百分点,稳步走上了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轨道。新增博士点17个,使博士点总数翻了一番;新增硕士点277个,比2004年增长96.52%;博士点和硕士点的增长率均高于全国水平,在校研究生数达到13505人,突破了万人大关。同时,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就业率达到81.3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72个百分点。

  〔教育经费投入〕2005年,全省教育经费投入稳步增长,教育经费总支出达到187亿元,其中用于教育事业100亿元。按照省委、省政府“优先发展教育、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教育”的要求,省级财政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达到4.2亿元,比上年的1.2亿元,增长250%。“两免一补”全面实行。2005年,省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48亿元(含中央免费教科书1.08亿元),对120余万名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高校助学力度进一步加大,共安排全省高校国家助学奖学金2952万元,资助贫困家庭大学生17238名;国家奖学金366万元,资助优秀贫困家庭大学生915名。

  〔普通高考自行命题〕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江西省2005年开始自行命制普通高考的语文、数学、英语(不含听力部分)三科和三校生高职单独考试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副卷。所命制的试卷经过高考的检验,各项指标完全符合规定要求,实现了由“全国卷”向“江西卷”的平稳过渡,达到了“无缝接轨”的目标。

  〔社会力量办学〕2005年,全省各级各类民办教育在校生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04.84万人,占当年全省接受教育人口978.39万人的10.71%。

  经省政府申报、教育部批准,2005年3月在江西蓝天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组建江西蓝天学院,在江西航天科技职业学院基础上组建南昌理工学院,开始举办本科教育。确定了“以加快发展民办中等职业教育为战略重点”的发展新思路,各设区市积极编制民办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同时,依法落实民办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自主权,使民办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增长了71.92%。

  江西省教育厅以治理虚假广告和乱发录取通知书为重点,采取在“江西教育网”公示办学和招生信息、严格招生广告备案、敦促学校树立诚信办学公示牌等措施,严格规范民办高校招生行为。同时,各市、县建立民办学校诚信办学公示、督查制度,确保全省民办学校招生规范有序。教育行政部门以换发《办学许可证》为契机,全面开展民办学校章程备案工作,核定了举办者的“实收资本”。江西省教育厅还组织专家全面核查民办高校办学条件,核定三年发展规模,努力实现规模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转移。

  〔体育卫生艺术与国防教育〕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农村学校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推动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抓好教育教学的同时,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进一步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做好学校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重视和加强学校美育工作,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动以军事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国防教育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艺术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各项工作有了新的发展。2005年,江西省大学生夺得全国第十届运动会12枚金牌,世界健美操锦标赛3枚金牌,亚洲田径锦标赛2枚金牌,另有147个体育单项进入全国以上比赛前八名,其中大学生女子足球队首次打入全国大学生女子足球锦标赛六强。江西省选送的20个艺术表演作品参加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5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10个。2005年,江西省11所中小学和11名教师被教育部授予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中小学校和先进个人。

  〔教育交流与合作〕2005年,为拓宽国际合作与交流渠道,组织了18所本科学校赴香港参加教育展,指导相关高校赴法国普瓦捷市举行孔子学院揭牌仪式等大型活动。教育国际交流“十百千”工程进展顺利。坚持国际化办学方向,积极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对全省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进行了复核审查,新批项目10个,使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达到43个,其中硕士项目11个。加强了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工作的管理,扩大了规模,提高了效益。2005年学校聘请外教352人。加强留学工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服务,鼓励优秀高校中青年教师申报国家公费留学,国家公派、单位公派和出国进修近200人。积极扩大来华留学规模,2005年新招收留学生114人,来华留学在校生达到625人。

基础教育

  〔综述〕2005年,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01%,小学辍学率降至0.87%;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4.05%,初中辍学率降至2.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60.4%;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1%以内。全省98个县(市、区)已通过了“两基”验收,“两基”人口覆盖率达96.67%。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省教育厅明确规定中小学不得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针对一些学校以实验班名义争抢生源的现象,印发了《关于普通高中理科实验班停止招生和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果断停止18所省重点中学实验班招生。取消了省级优秀学生高校保送生资格和加分优惠政策。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力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组织收费、安全和管理工作专项督查,保持了学校的安全稳定。进一步规范了中小学教学用书和教辅资料的管理,减轻了学生的课业和经济负担。

  〔基础教育七大工程实施情况〕一是大中专院校结对帮扶工程。第一期结对帮扶工程已于2005年6月结束,帮扶资金达1000多万元。江西省教育厅召开了总结表彰暨第二期工程启动网络视频会议,并印发《关于实施江西省大中专院校支援贫困县乡农村中小学第二期“结对帮扶工程”的通知》,安排101所大中专院校对口支援贫困县乡的401所农村中小学校。

  二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2005年远程教育工程列入了国家项目。江西省政府成立了以副省长孙刚为组长,教育厅厅长漆权为副组长,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分管领导为成员的“江西省实施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领导小组”。工程总资金12626万元,中央、省、设区市和项目县各占三分之一,全部资金捆绑使用,实行省财政统一管理,由国库集中支付。工程覆盖了九江、宜春、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六个设区市的5572所农村中小学(含教学点)。

  三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程。首次在大余县、鹰潭市月湖区、萍乡市开发区进行了中考改革试验,学业成绩实行等第制,并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课程改革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和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全省普通高中、普通初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开课率分别达到92.38%、85.67%、37.46%;全省小学三年级以上开设英语课的学校已占全省小学总数的35.38%。

  四是危房改造工程。至2005年,二轮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圆满完成。5年总投资17.16亿元,改造中小学危房480万平方米,一类危房基本消除,全省校舍安全形势明显好转。“十五”期间6个义务教育工程项目县共完成投资2.2亿元,建设项目学校1329所。2004至2005年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得到中央专项资金1.4亿元,已有149个项目竣工交付使用。

  五是优质高中建设工程。自2004年省政府确定实施优质高中建设工程以来,全省共有55所省重点中学和省重点建设中学列入项目计划,总投资达16.2亿元,其中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10亿元,至2005年底共完成投资8.5亿元,其中国家开发银行贷款5.12亿元。在55所项目学校中,已全部完工的2所,已基本完工的24所。

  六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努力推进省级区域教师教育网络联盟体系建设,广泛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大力开展以基础教育新课程为核心内容的师资培训。全年培训骨干教师24904人,新课程培训97951人,英语培训5796人,计算机培训25773人,学历提高培训28290人,其他培训65795人。

  七是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工程。江西省教育厅、省农业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农村普通初中开设农村实用技术课程试行“绿色证书”教育的意见》,选择了部分有条件和有一定基础的县(市、区)开展“绿色证书”教育试点,教育、农业、科技等部门的力量进一步整合。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进一步协调发展。

  〔农村教育〕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得到进一步落实。省本级财政增加农村教育投入3亿多元,使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小学由20元增加到40元,初中由30元增加到60元;扩大了“两免一补”范围;落实了有关项目的配套资金。全省教师工资已实行县级财政统发,没有出现新的拖欠;农村中小学教师人事调配、校长的任用和管理关系正在理顺;教育经费的统筹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2005年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全面实行了“一费制”,有效地减轻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继续开展了“两基”年检复查,巩固了“两基”成果。

  (德育工作〕成立了“江西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办公室”。举办了第二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召开了全省“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网络视频故事报告会。在全省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学雷锋、扬新风”主题教育活动。江西省教育厅首次召开全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表彰大会,表彰了100名全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播放了《闪光的足迹——全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先进事迹专题片》。加快了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至2005年累计安排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项目62个,总资金近1亿元。

  〔幼儿教育〕组织71所省级示范幼儿园与115所农村乡镇幼儿园结对帮扶,推动了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组织省级示范幼儿园评估和复评及第二届全省幼儿教师说课竞赛活动,提高了幼儿园保教水平。2005年全省注册的幼儿园共4851所,比上年增长11%,其中省级示范幼儿园达84所,比上年增长18%。全省在园幼儿71.68万人,比上年增长9%。

  〔高中教育〕江西省教育厅确认九江外国语学校等34所学校为第二批省重点建设中学,使优质高中(省重点中学、重点建设中学)总数达到211所,招生达20.2万人,占高中招生总数的64.6%,有效缓解了“择校热”的矛盾。全省普通高中招生达31.26万人,在校生达84.92万人,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毛入学率达60.4%,如期实现了“十五”提出的60%的奋斗目标。

  〔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继续推动各地建校、办班、设点,改善特教学校办学条件。2005年,全省特殊教育学校共有59所,在校三类(听力、视力、智力)残疾儿童(包括随班就读)达18805人。经江西省政府同意,省人事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提高我省特殊教育学校(班)教职工特教津贴费标准的通知》,将全省特殊教育学校(班)教职工特教津贴标准由原来的15%提高到25%。江西省教育厅首次召开全省特殊教育工作会议,新建县等20个县(市、区)获全省特殊教育工作先进县(市、区)称号,南昌市启音学校等30所学校获全省特殊教育工作先进学校称号,48位同志获全省特殊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2005年12月10日,举行了“南昌市第十七中学西藏班办班二十周年庆典”活动,省委书记孟建柱、省长黄智权、省委副书记王君分别致贺信,副省长孙刚讲话。省委、省政府领导重视民族教育,多次到西藏班看望学生,并送去慰问金。江西省教育厅表彰了26位全省教育援藏及内地办学先进个人。江西省教育厅获得省政府授予的“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抗震救灾工作〕2005年11月26日,九江地区发生地震后,江西省教育厅迅速派员深入地震灾区学校,帮助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先后发出《关于做好受灾学校安全上课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地震灾区借读学生入学工作的紧急通知》,指导灾区学校尽快恢复教学秩序。与此同时,江西省教育厅与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等部门一道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对灾区学校重建工作的支持,并印发了《关于开展高等院校支援地震灾区中小学帮扶活动的通知》,确定42所高等院校对口支援瑞昌市、九江县灾区42所中小学。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005年,为确保中等职业教育完成25万人的招生任务,江西省教育厅及时召开会议,落实任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学校逐级分解落实了任务指标,建立了招生工作督查和激励机制,把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7月上旬,省教育厅组成专门检查组,对各设区市职业高中招生工作情况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检查。经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精心组织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努力工作,2005年全省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招收新生28.03万人,超额完成任务指标的12%,比上年增招7.8万人,增长38.46%。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管理办法改革。全省继续推行提前招生、春秋两季招生、学校自主招生,推荐入学、注册入学和集中录取、多次录取等制度和办法,进一步简化了工作程序,扩大了学校招生自主权,实现了招生工作快捷、灵活、高效,拓宽了生源渠道。同时,积极鼓励在职人员接受中等职业教育。2005年2月,江西省教育厅、省卫生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在岗乡村医生中等医学学历教育的通知》,全面启动乡村医生中等医学学历教育,到2010年,使大多数乡村医生具有中专以上医学学历并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年内,全省10所卫生院校共招收8095名乡村医生。

  〔实行职业教育助学券〕江西省教育厅继续开展职业教育扶贫助学活动,面向农村初中毕业生发行一万张面值600元的职业教育助学券,学生持券到指定的21所办学条件较好、教育教学质量较高的普通中专学校就读,可以享受减免600元的优惠。省教育厅分解了助学券发行任务指标,并将发行情况列入对各设区市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目标考评内容。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落实了专门机构和人员,加强了对职业教育助学券发行工作的宣传,动员组织农村家庭贫困初中毕业生就读职业学校。

  〔骨干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全省建立了骨干示范性职业学校评估机制,制定了国家级、省级重点和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评估实施办法。省教育厅分期分批举办了“骨干示范性职业学校调整认定和评估验收工作培训班”,组织评估专家组开展了国家级、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调整认定工作和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评估验收工作。经教育部审批,江西省冶金工业学校等8所学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另有23所学校被评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3所学校被评为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

  〔职业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江西省教育厅会同省财政厅修改制定了《江西省2004—2007年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拟重点在数控技术、汽车维修技术、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建筑技术、煤矿安全、护理、生物技术8个专业领域,建设80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50个省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一批院校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005年,省教育厅会同省财政厅组成项目评审专家委员会,在76所职业院校申报的101项国家级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中,遴选推荐了28所职业院校为当年江西省接受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单位,经教育部、财政部审查批准,确定了22个项目基地,其中14个项目基地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奖励资金2830万元,加上配套资金,实训基地共落实资金5660万元。

  〔职业学校技能竞赛活动〕为促进职业学校技能竞赛与招生、就业工作紧密结合,同时展示职业学校学生的风采,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5月9日~10日,江西省教育厅在南昌举办了“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第二届技能竞赛节”活动。全省140余所职业院校的468支代表队共1424名参赛选手,参加了13个技能项目的角逐,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2005年,江西省重点加强了职业院校专任教师培训工作。一是按教育部的部署,动员全省职业院校选派骨干教师参加“中德职教师资进修项目”组织的国内、外培训,年内共派出10名教师,重点涉及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等专业领域。同时,继续组织职业院校专任教师、管理人员参加教育部举办的培训班和研修班。二是江西省教育厅继续委托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江西农大、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举办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提高培训班、校长岗位培训班和职教师资学历达标专升本自考助学班,年内培训中等职业学校校长40人,专任教师260余人。学历达标专升本自考助学班有1000余人参加学习,300余人完成全部课程考试及毕业前的相关环节,获得本科毕业证书。

  〔全国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4月26日,全国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江西省新余市召开,推广新余市在发展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着力打造高级蓝领培训基地方面的成功经验。教育部部长周济、副部长吴启迪和全国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教育部对江西省发展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经验及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据不完全统计,会后,江西省教育厅和新余市共接待外省市职业教育考察团73批共1260人次。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社区教育实验〕2005年,全省4948所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机构)共培训农村青壮年115万余人次;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70个试点县、306个培训基地,面向农村转移劳动力广泛开展了各种培训,共培训17万人,受训人员转移就业率达88%。

  社区教育实验工作重点是推进国家级、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建设,督促实验区建立实施“终身教育”的组织机构和相关措施。年内建成南昌市“西湖区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并挂牌。全省各设区市充分利用社区各类教育资源,重点发挥社区学校(院)的综合功能作用,积极开展就业、转岗再就业培训以及社区文化、科技、体育等符合社区居民需求的活动。

高等教育

  〔综述〕江西省教育厅督促高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针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做好“三个规划”(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的修订工作。

  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继续推进。2005年8月24日,南昌大学与江西医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南昌大学正式挂牌。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省长黄智权、副省长孙刚出席,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宣读了国家教育部的贺信。在井冈山学院基础上组建井冈山大学的建设步伐加快。

  推进高校紧紧围绕江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并根据就业需求变化调整专业结构。2005年,全省共新增本科专业93个,高职高专专业257个。完成了全省本科独立学院本科专业以及高职高专的专业整理工作。13所独立学院共设置了221个本科专业。对全省73所高校(含成人高校)1927个高职高专专业进行备案。

  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实现江西高校一等奖零的突破。江西赛区在26个赛区中脱颖而出,成为获得“优秀组织奖”的6个省份之一。在首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参加全国决赛的作品达到498件,获奖作品超过全国获奖总数的1/10。其中,影视类唯一的一等奖为南昌大学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参赛规模(学校数、学生数)创历史最高水平。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江西赛区组委会获得“优秀组织奖”。

  继续在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进行推荐选拔优秀专科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的工作。共选拔10590名(其中普通高校8420名、成人高校2170名)优秀专科应届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

  〔加强和改进教学工作〕江西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我省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召开了2005年全省高校教学工作会议。表彰了第九批省级教学成果奖、全省高校先进教务处和教务工作先进个人。

  组织高校申报教育部“新世纪教改工程”课题。南昌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财经大学申报的教改项目进入该工程。组织高校教师开展省级教改立项研究,立项近千个,约有5000名教师(占全省高校教师总数的1/6)参加教学研究。组织了全省高校第二届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评比,评选出1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年,江西省首届“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从江西师范大学毕业。

  组织高校参加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精品课程申报工作。江西公安专科学校、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的2门课程通过终审,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南昌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南昌工程学院的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办学管理〕创新高教管理新手段:对80余所高校(含独立学院)的招生简章和广告进行了审核;对32所高职院校设立“诚信办学公示牌”。

  贯彻实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组织专家对高校的新校规进行审查备案。完成2004年28万名新生(其中:普通生22万、成人生6万)的学籍注册,对未经教育部核准的新生注册数据进行了通报。完成2005年高校毕(结)业生15.5万人(含研究生0.2万人、自考及学历文凭1.2万人)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工作。全省高等教育学历证书信息库可供社会查询的学历证书达93万份。

  〔高校科技工作〕2005年,全省高校承担各级各类科技项目3157项,科技项目经费3.5亿元(其中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192项,比上年增长153%;为企业服务、向企业技术转让和承担企业委托项目经费1.8亿元,比上年增长69%。)。省科技厅科技三项费约1/2以上为高校获得,15项省自然科学奖的全部和省科技进步奖的17项为高校获得。江西农业大学黄路生的“猪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的分离、克隆及应用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南昌大学科技园入园企业108家,总注册资金1.85亿元,技工贸总收入3.6亿元,孵化毕业企业9家。在申报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上成果丰硕,组织申报32个项目,获准20个。其中创业项目12项,创新项目8项,共获得国家和省资助资金1300多万元。

  组织专家对全省高校145个“十五”重点学科进行了终期验收,同时遴选出了全省高校“十一五”重点学科。经教育部批准,在南昌航空工业学院、东华理工学院分别建立了“无损检测技术”、“核资源与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师队伍建设〕南昌大学阮榕生入选2005年度教育部“创新团队”,实现江西省此项目零的突破;南昌大学刘三秋、江西师范大学廖维林、江西农业大学任军、景德镇陶瓷学院江伟辉4位同志入选2005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经江西省政府批准,高校有5人进入“江西省第九批主要学科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占全省的45.5%。

  为了切实贯彻省委关于和谐创业、富民兴赣的战略部署,2005年举办了“全省高校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邀请国际国内一流的创业教育专家前来讲课,对全省高校的创业教育师资、创业教育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学位工作与研究生教育〕在全国第十次学位授权审核工作中,江西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个,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1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7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7个(含认定1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69个,是历次学位授权审核中申报数量最多的一次。2005年,江西省博士点为33个,硕士点为563个(按二级学科计算)。

  开展评估评审工作,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从全省2004年获得硕士学位的统招研究生、同等学力人员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中随机抽取了99篇论文送往省外有关专家评审。评审结果,抽查的论文全部合格,优秀率为6.35%。对第七批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基本条件进行合格评估。结果参评的3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全部达到合格标准,其中优秀点26个。开展学士学位授权条件评估工作。对九江学院、宜春学院、井冈山学院、上饶师范学院申请新增学士学位授权专业的条件和南昌工程学院申请新增学士学位授予单位的整体条件进行了评估。经省学位委员会批准,同意南昌工程学院新增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广告学等57个专业新增为学士学位授权专业。  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较快。江西财经大学获得公共管理硕士(MPA)培养权,江西师范大学获得工程硕士培养权;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分别增加了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是年,全省已开展9种专业学位教育,在校生达3791人。

  〔高校助学贷款工作〕2005年全省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全面按新机制启动。共有14221名学生与经办银行签订贷款合同,金额1.6亿,其中实际发放10149人,金额5465万元。贷款人数是上一年的10.5倍,是江西省2000年实行助学贷款5年以来总数的1.11倍;贷款金额是上一年的12倍,是2000年实行助学贷款5年以来总数的3倍。启动助学贷款的高校由上一年的24所增加到42所。助学贷款人数和金额在全国的排名迅速提升,据教育部学生贷款管理中心通告,江西省贷款人数和金额在全国排名已跃居中上水平。

  撰稿 曹连平 杜 侦 傅小军 熊庆任 黄周村 刘静俭 汤泾洪 张桂儿 宫君美

  审稿 漆 权 李小南 刘润保

来源:  责编:马凤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