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辽宁教育成就

2007年 全面振兴的“动力站” 辽宁高等教育发展综述

中广教育 2009年11月17日 18:22

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向辽宁省高等教育提出了大量的人才开发需求、科技攻关需求、成果转化需求、高科技产业化需求等。这些需求,为辽宁省高校建立与社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架起了桥梁和纽带,为全面拓展社会服务等功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更为充分发挥由人才优势而带来的学科优势、科技优势等巨大潜能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一组数据显示: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已达77所,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由2003年的84.7万人增长到2006年的109.2万人,增幅达28.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003年的29.2%提高到2006年的35.3%,提高6.1个百分点;在校研究生由2003年的3.4万人增长到2006年的6.1万人,增幅达79.4%,年招生规模位居全国第二。“十五”期间,我省高校共实施产学研项目8000多项,收入近27亿元。目前高校承担了全省50%以上的国家重大项目、70%以上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承担国家级各类项目达到1500项,比2005年增长了15%;2006年完成科技成果转化878项,比2005年增长16%。

  这些数据都无可争议地表明,辽宁省高等教育的规模和发展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高校已经成为辽宁省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成为我省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可以说,从4年前《教育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服务行动计划》出台到今天,辽宁省高等教育为辽宁经济建设乃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贡献力逐年攀高,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特别是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辽宁省大力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强高等教育质量和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在高校重点学科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均取得了显著成绩,推动了我省高等教育协调健康发展,使我省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我省一贯重视高校学科建设,2003年以来,重点学科建设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力度不断加大。2004年,根据我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的实际情况和辽宁财力的可能,我省提出了按照“分层次”建设的原则,设立并实施了高等学校“151重点学科工程”,集中优势建设10个左右国际一流重点学科,强化建设50个左右国内一流重点学科,重点建设100个左右与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省内一流重点学科。各高校也都把学科建设当作各项工作的龙头,把重点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水平的核心,学科建设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国家重点学科数量从2002年的28个增至56个。

  辽宁省还进一步加大了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的投入力度。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下,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得到了省直有关部门的认可和重视,经费投入明显增加。省财政每年拿出3000万元经费用于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2000万元用于重点实验室建设,3年来累计投入重点建设经费1.5亿元。在政府投入引导下,各校在学科建设的经费投入上都给予倾斜。由于重点学科建设体现了重点建设、相对集中、分类办学的指导思想,打破各学科平均发展格局,调动了学校积极性,大部分高校配套投入超过规定的1∶1,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做到了把有限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配置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急需的重点学科。

  加强与国际高等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是辽宁省高校推进重点学科建设的一个举措。大连外国语学院以国际化办学为特色,推动学院教育事业发展。目前,大外已经同世界上20个国家和地区的110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国际化办学为学院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高等教育不仅面临着激烈的国内竞争,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国内许多大学都提出了面向新世纪的新的发展目标,我省也提出了建设领军大学的设想,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都依赖于高校科研竞争力的提高。而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和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良好机遇,也对辽宁省高校科技创新提出新的和更高的要求。

  为促进高校科技平台体系的建设,我省已投入引导性建设资金6700万元,重点建设了84个重点实验室、28个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大学科技园和36个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其中,高校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在全国尚属首例,为全省97%的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在省委、省政府资金引导和政策支持下,辽宁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均达到6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人文社科基地、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也实现了零的突破。

  再好的创新,如果束之高阁,也是纸上谈兵,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才是高校科技创新的关键。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重要的是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尤其是大项目的合作。许多高校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才优势,并把它转化为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巨大力量。他们着力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帮助企业争取并参与国家重点技改项目、重大振兴项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校企联合,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支持和服务。

  在利用人才优势帮助企业提高科技贡献率的同时,许多高校还根据辽宁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与改造所确定的重点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和四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要求,借助人才优势,“放大”人才优势,为辽宁省培养紧缺人才。东北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工程学院等学校,由于办学实力较强、特色突出、与行业和企业结合比较紧密,先后成为我省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信息技术等校企合作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2005年,辽宁省对《教育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服务行动计划》相关项目遴选出的76个基地进行了授牌仪式,包括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项目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基地4个单位,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项目中专业学位培养基地33个,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项目中重点领域研究生培养基地39个,极大地推动了《教育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服务行动计划》的深入开展。

来源:辽宁日报  责编:邵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