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教育成就

建国60年陕西省基础教育发展成效显著

中广教育 2010年06月07日 15:05

中广网北京6月7日消息 建国六十年,是陕西省教育取得长足发展的六十年。从“两基”目标的实现,到“教育强县”的创建;从新课改的顺利推行,到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一路走来,陕西基础教育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让我们感动。现在陕西有普通高校76所,军校2所,  独立学院12所,一般为三本和大中专, 民办高校17所,其中包括国家重点工程“211”“985”。陕西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陕西的教育已经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从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为陕西、为我国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奏响最强的音符。

  一、实施新机制——教育投入强有力

  建国之初,陕西省农村基础教育举步维艰,教学设施陈旧,学校运转非常困难。2006年,国务院作出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决定之后,陕西省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2007年,各级财政落实到位新机制经费22.42亿元,其中中央14.92亿元、省财政4.62亿元、市县财政2.88亿元,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2万多所中小学校490多万名学生免除了学杂费、提高了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同时,春季为158万名贫困家庭学生、秋季为全部农村学生免费提供了教科书,为55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和城市低保家庭寄宿生,按每人每天1.5元标准补贴了生活费,确保了全省义务教育中小学的正常运转。在一些山村学校的校门上张贴起了“历代杂费一朝免去,党恩浩荡惠及山村”的鲜红对联。

  2008年,陕西省将投入近25亿元,用于全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2万多所学校所有学生的杂费,将中央省级补助的公用经费标准提高到每生每学期小学250元、初中385元;同时,对全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53.87万名农村贫困寄宿生按每人每天小学2元和初中3元的标准补助生活费。从今年起,陕西省农村中小学平均每个学生家庭年减负至少452.5元,贫困寄宿生家庭年减负1077.5元。

  二、十四年——“两基”目标终实现

  从1993年起,陕西省把“两基”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确立了“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经过全省上下14年的不懈努力,2007年7月31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对陕西省实现“两基”进行全面督导检查的意见》,认定陕西省实现了“两基”目标。至此,陕西省比国家规划提前一年完成“两基”攻坚任务,是西部地区第一个通过国家“两基”评估验收的省份,并成为西北五省区第一个完成“两基”攻坚任务的省份。

  “两基”工作的实施,使陕西省的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升。2007年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为99.38%、99.25%,小学辍学率下降到0.11%,初中辍学率下降到1.19%。

  2001年,陕西省还率先在全国开展创建“教育强县”活动。截至2007年底, “陕西省教育强县”已达到11个(眉县、三原县、灞桥区、西乡县、神木县、韩城市、长安区、武功县、凤翔县、合阳县、宝塔区),省级教育强乡镇350个,另有10多个县区正处在创建过程中。预计到2010年,陕西省将建成20个“教育强县”和500个教育强乡镇。通过“创强”活动,强化了县级政府办教育的行为,使教育投入明显加大,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提升了县域教育的整体水平,促进了职教体系建设和为农服务工作,并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有所突破,农村学校和城镇学校的差距明显缩小。

  另据2001年初的全面普查,陕西省8000多所中小学危房建筑面积519万平方米,危房率达17.2%。在坚持“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下,陕西省将中小学布局调整与危房改造工程和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相结合,5年共投入资金29.09亿元,累计改造D级危房462.8万平方米。2006年、2007年陕西省再次专项投入11.2亿元资金用于解决剩余192万平方米D级危房的改造。至此,全省结合布局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工程等其他工程投入危房改造专项资金达40.29亿元,共计改造D级危房654.8万平方米。

  三、“三全”模式——素质教育展风采

  陕西省始终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当作头等大事,进一步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地位。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在学科教学中对德育渗透、思想品德与形势教育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特别是在中小学德育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党政国策的宣传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中,落实了“德育为先”的理念,实现德育工作的地方化和特色化;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断丰富、深化和提升“三讲两实践”活动,已建成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场所74个,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省104所国有博物馆面向全体中小学生无限次免费开放,并初步构建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德育管理模式,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陕西省非常重视加强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工作,先后制定了下发了许多重要文件,有力地推动了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初步统计,全省中小学体、音、美开课率城区为100%,农村地区90%以上,高中艺术欣赏课开课率达到85%。

  四、“新课程百县行”——课改渐入佳境

  从2001年开始,陕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到2005年秋季,全省义务教育全部年级进入课程改革。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眉县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校本研究制度建设基地,同时,省教育厅还确定了421所省级校本研究制度建设实验学校。

  通过先期课题研究和样本学校探索,陕西省组织制定了课程设置与管理、校本课程建设、选课、学分管理、校本评价、师资培训、实验装备、信息化建设、综合素质评价等9个实施方案以及15个学科的教学实施指导意见。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针对不同对象,分别组织实施了国家级和省、市级的培训者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和全员培训。通过“三秦课改大讲堂”,邀请国内知名课改专家作讲座报告,一方面让部分市县的教育行政人员、教师和教研人员现场听讲,另一方面将专家讲座录像上传陕西教育网,使全省教师都能在网上观看学习。

  针对新课程改革,2006年陕西省启动“新课程百县行”活动,组织优秀教师、优秀教研员在相关县(区)开展教学视导、示范和水平测试,对教学与教研活动进行典型案例的诊断和分析,实现专业引领,提供咨询服务。省上组织了“百县行”省级指导专家研训班,突出了远程教育应用与新课程实施的有效结合,提高了百县行活动对一线教师课堂教学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各地也纷纷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西安市推出了新课程实施“校校行”活动,咸阳市开展了新课程“千校行”,渭南市也在所有区县全面开展“百县行”活动。目前全省已开展这一活动的县区累计达到60多个,有效保证了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

  与此同时,陕西省以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为入口,以教师职务评审制度和评优表彰活动为动力,不断创新教师培养机制,使师资队伍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截至2007年底,全省共计完成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66万人次,骨干培训与专项培训142万人次,学历学位提高培训约11万人;全省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98.85%、初中达到96.52%、高中达到86.86%;专任教师中取得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所占的比例和高级职称教师所占的比例分别达到了39.53%和40.08%。

来源:中广教育  责编: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