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云南学校新闻
通海县第六中学:聚焦内涵发展 铸造优质教育
中广教育    06月11日 17:37
    通海六中位于通海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县城延龄路上段,南枕秀山,北瞰杞湖,地理位置与育人环境得天独厚。追溯历史,曾三次易址,三次易名。1970年9月附设于城关小学,1980年小学与初中分离,另择校址,成立城关中学,1985年更名为秀山中学。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秀山中学的办学条件已不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县委、政府决定新建一所初级中学,将秀山中学迁入新校址,整合资源,实现一中高初中分离分学。新校于1999年6月开始筹建,占地61.4亩,投资近二千万元。2000年9月正式投入招生,并更名为通海县第六中学。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在校生2000多人,教职工125人,其中专任教师109名,高级教师20人,中学一级教师47人,市、县级骨干教师13人。

  从2000年9月开始招生至今,历时已近九年。在这九年间,学校始终坚持“校以人为本、人以德为先、师以生为贵、生以学为重”的思想,以“为人类文明进步培养合格中学生”为办学宗旨,聚集内涵发展,以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基础,以优质的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重点,促进全面育人,铸造优质教育。

  一、以德立校,育为人本

  教育工作的本质是培育人才,人才的灵魂是品德。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我校坚持把德育放在工作的首位,并在总结多年办学经验,深入理解和领会先进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不仅将“以德立校,育人为本”的优良传统和经验做了理论的提升,确立为我校办学理念,还赋予了它明确的内涵:领导干部修政德,教师修师德,学生修品德。修“三德”,把师生的德育工作作为了各项工作的基础,将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了各项素质的基础,德育成为了立校之本。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校以“导向、示范、养成”作为德育指导思想,通过“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努力提高德育实效。学校成立有“德育领导小组”,构建起“全员参与、全程实施”的德育工作机制,坚持把学校教育作为德育的主阵地,坚持推选文明班级和文明寝室评比制度,对班级德育工作实行“日查、周清、月结”制,将班级德育管理与班主任绩效工资挂钩,以激发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德育的实效。同时,在继承学校优良的德育传统的基础上,与时倶进,深化学生自主发展的学校道德内涵,以校园文化建设来拓展德育工作外延,促进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全面和谐发展。近几年来,学生思想品德合格率为100%,犯罪率为零,每年均有五、六名学生被省、市评为“三好生”、“优干”,在2004年学校被评为“玉溪市文明单位”, 2002、2005年学校两次被评“通海县文明单位”,2006年获秀山镇“平安学校”称号。

  二、以质兴校,教学为重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是学校的主要工作内容。学校就是一个以教学为中心层层展开的有机系统,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我校从立校到兴校的跨越,走的便是“质量兴校”之路。

  首先,坚持向过程要质量,落实课堂常规,完善教学环节。

  重点抓“备、教、改、辅、考”五个基本环节的落实,建立了科学评价机制。各年级学科备课组每周必须要进行一次集体备课,集思广议。每学期组织学生对教师进行一次民意测评。长期坚持“领导上先行课,骨干上优质课,新手上汇报课”制度。校领导坚持上课、听课制度,切实保障了教学工作管理制度到位,落实到位。

  其次,改革课堂教学,构建有效模式。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学习外地先进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遵循“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我校确立了“自主互动型”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基础,教学侧重于学生的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第三,创新教学理念,着力校本教研。

  为此,学校形成以创新教育为重点,以素质教育为价值取向的发展性教育教学体系,并建立了教育科研机制,将教育科研与教师待遇、职称评定等挂钩,使教研待遇优先化,教研活动经常化。仅在本学年中,有7位教师在县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3位老师在市教学能手竞赛中获奖,有十余名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获国家、省、市级奖励。

  三、创建特色,树立品牌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学校培养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素质结构立体多面的人才。同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伴随着新世纪改革的步伐,学校在2000年9月招生之时起,就以“创建县、市一流的示范性初级中学窗口”为宗旨,高起点,严要求,以特色创建打造品牌。

  1、全面育人,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的达成度要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影响,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个时期,实施代表该时期最高水平的教育,促进学生的最充分的发展是可能的。因此,我校把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实施素质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组织各类兴趣活动小组,尽最大可能为每一位六中学子提供全面、充分发展的条件。比如,每年一届的“三独比赛”(即独唱、独舞、独奏)、每两年一届的体艺节,不仅能彰显学生个性特长,而且促进了艺术、体育教育。

  2003年学校被确定为“云南省少年棋类俱乐部训练点”,2004年少先队获“玉溪市聂耳杯青少年艺术表演大赛”优秀奖。学校男、女篮球队多次获县初中组男、女队冠军、亚军。在全县三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均名列前茅,2007年男、女队均获团体“第一名”。语文教研组成立的文学社组织学生参加征文活动,多次在省、市、县获奖。上月,我校刘畅同学还在“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生物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到野外采集标本,物理、化学学科兴趣小组帮助学生搞小发忣、小制作”。据不完全统计,从2001年至2008年,各学科兴趣小组有700多人次参加国家、省、市、县组织的竞赛获奖。

  2、以活动为载体,探究育人新模式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积极配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为学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我校针对以往初一生入学只进行单一的军训,学生只注重队列队形训练,无法提高综合素质的实际,经过充分论证,决定革新传统方法,紧扣“综合训练”及“心理教育”两大板块内容,自2005年起便将初一新生入学第一周定为综合教育周。对其进行道德规范、规章制度、法制等教育,以及学习方法指导,生活自理能力、队列队形等训练,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

  另外,学校还认真组织 “环保夏令营”,“文艺下乡”、“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禁毒防艾知识教育活动”、“交通安全知识宣传”等多项社会实践活动,多渠道、全方位到展开教育,增强学生的各种社会责任感,形成了“文明、规范、健康、进取”的校风,并成为县禁毒示范学校、交通安全示范学校。2007年12月,被评为“玉溪市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工作优秀学校”。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六中人自迁入新校,教师本着“热爱、严谨、求实、创新”的教风,学生秉承“诚笃、守纪、勤学、善思”的学风,师生精诚合作,从2003年首届初三学生毕业起至今,中考成绩已连续六年居全县之首。2005年,王瑞同学以710年的高分夺得玉溪市非实验区中考状元,近三年县中考状元均出自六中。初一、二年级学年水平测试成绩,名列全县前茅。通海六中的办学效益和质量,已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

来源:中国广播网教育频道    责编:马凤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