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云南学校新闻
玉溪第二职业高级中学:紧抓就业生命线 促进内涵大发展
中广教育    06月12日 16:14
    玉溪第二职业高级中学是玉溪市红塔区属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自1989年创办以来,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以饱满的生源、较高的就业率续写着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被誉为“玉溪职业教育的常青树”。近年来,我校紧紧抓住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好机遇,全校师生发扬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拼搏精神,走适应市场需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积极主动地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紧抓就业生命线,促进学校内涵建设,为中职生可持续发展搭台铺路,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益,实现了学校新的跨越式发展。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在校生从2006年初的2800多人迅速扩增到现在的92个班共4861人,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进口旺”、“出口畅”彰显学校办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一、搭准市场脉搏,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的整合与开发

  为使学校办学更加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贴近市场、贴近学生,办出特色,提高质量,我校以“三个转”的办学思路引领学校办学准确定位。“三个转”即“办学围着市场转、教师围着学生转、课程围着企业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转”。通过“三个转”在办学过程中的高效运行,我校紧紧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搭准市场需求脉搏,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一是加强专业调查与市场调研,合理设置贴近市场需求的专业。根据整个经济发展的大背景,我校积极研究和预测未来人才的需求情况,通过专业部组经常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解读地方经济新发展的大手笔,及时了解地方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调查和市场预测,形成专业及市场调研报告,使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使专业设置能紧贴地区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办学至今,形成了以旅游服务管理、计算机及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汽车维修与应用、市场营销为骨干的特色专业。二是加强专业的开发与改造工作。我校以独到的视角加强重点骨干专业的建设,办好长线;结合学校实际和市场需求,用敏锐的眼光,抓住短线,以重点骨干专业带动和提升其他专业的发展。近年来,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专业如茶艺、会展营销服务与管理、汽车电子商务、食品工艺与营销应运而生,为学校注入了新的办学活力。同时,我校加强专业的调整改造,培养适销对路的毕业生。比如:把计算机专业从过去的培养打字员、办公应用为主转变到网页制作、局域网组网、网络管理、软硬件维护等复合型技术人才的方向上来。在办学中,我校还根据实际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对就业情况连年不好的专业实行停招或隔年招生,对市场需求旺的专业适当增加招生规模。三是加强课程改革与整合。我校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企业及职业岗位需要、以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为出发点设计构建各专业课程体系,现已形成“基础平台+技能模块+职业资格证书—→专业(专业方向)”的课程结构模式。我校积极探索课程和教材改革,优化课程和教材体系,研发校本教材,构建动态的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项目教学型”、“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切实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能力以及对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力。从而实现办学与市场结合,办学与企业结合,专业与市场接轨。

  二、以就业为导向,实施“四多”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不只是简单的具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而应是有技能特长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中职生要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除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外还应有完备的文化知识结构、完善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使学生有施展才华、张扬个性、提升自我的空间和机会,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我校积极推行“做人+技能、学历+职业资格”的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了“多平台成长、多时空锻炼、多技能毕业、多素养立业”的“四多”教育模式。一是突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通过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加强模块教学与目标教学为主的课程改革,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各种专业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充分利用校内实训中心,不断开拓校外实训基地,努力创造条件,加强实践环节的课程建设,强化专业技能的训练,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为学生能够拥有“一张文凭、多种证书”打下良好的基础,提供有利的条件。同时,结合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多样性,积极开设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辅相成的课程,如我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业指导》等课程,教会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和就业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态度以及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用人文化的课程支撑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用良好的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无限的滋养。二是依托学校文化、专业、师资、设备的优势,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组建学生社团,开展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学习、参与、体验、锻炼相结合的多个平台、多个空间、多个舞台。比如我校独具特色的“半军事化管理养成教育平台”和“学生全员参与的换位互动自管自治平台”帮助引导学生学会整理、学会整洁、学会规范、学会做人、学会管理、学会协作、学会发展。从而让学生在二职中有“学场”、有“做场”、有“乐场”、有“玩场”,使学生不当在课堂里成长,更重要的是在校园里成长,在参与、选择、体验、磨炼中成长成熟,全面发展。三是立足专业,开展专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适时安排学生到对口企业进行参观、见习和生产实践以及顶岗实习,让学生去真实的社会环境中接受锻炼,使之成为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重要途径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同时,通过组织师生参加市、区大型集会活动,参观各种展览,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热心公益事业,让每个师生都成为学校声誉和信誉的经营者和建设者,实现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良性接轨,从而提高学校文化的水平和师生的人文修养。四是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我校独具特色的“三月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红五月”艺术节、运动节、技能节、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中美合作公民活动教育模拟听证会、中美合作公民活动教育展板制作活动、各学科知识竞赛、“青春风采”作文比赛、讲“生活中感动人的故事”比赛、“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活动等开展得丰富多彩,活力盎然,师生们在其中施展才华,张扬个性,展示风采,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得到了全方位的培养。

  三、依托职教集团,深化校企合作,提升质量能级

  2005年5月,以我校为龙头,跨行业、跨系统、跨产业、跨区域的玉溪旅游职业教育集团正式组建。职教集团的组建,为职业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和巨大的空间,搭起了学校与企业在培养、使用技能型人才上“各取所需”的通道。近几年来,依托职教集团,我校积极探索校企联合、产教合作的办学模式,实现了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联动,促进了职业教育内部以及职业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的互通,一种多赢、共赢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通过几年的发展,职教集团已有近50家成员单位,与我校有联办、合作关系的企业有100多家。通过发挥职教集团的互补、整合纽带作用和合作、对话平台作用,我校充分利用企业人才与管理优势,建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就业指导委员会,实现了校企合作、校协联手、校际联合;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和优势,共建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共建,互利互惠,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建立“双课堂”、“工学交替”的产学结合模式,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职教集团,学校的课堂教学得到了延伸,学生有了紧密联系实际的实习和就业基地;教师在校企轮岗中得到了锻炼,更新了教学理念,提高了专业实践能力。依托职教集团推进的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模式,实现了学校教育教学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实现了学生从学校到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学生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专业技能得到了提高,工作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也积累了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从而促进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一上岗就能派上用场。

  通过职教集团教学、实习、就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学生在校企教育资源全面融合的环境中学习、熏陶,并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感受企业文化,参加企业管理,接触了解社会,使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零适应期”特色,并通过在集团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增长才干,为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职业素养基础,从而不断提高就业竞争力。

  四、完善就业指导与服务机制,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就业

  我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把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作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软硬件建设,健全就业指导工作组织机构,建立了就业指导中心,选调精兵强将,配备了高素质的专、兼职人员,加强对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领导、统筹力度,形成了就业指导中心牵头、德育处与教务处以及专业部组配合、班主任和德育组教师为主体、联办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和劳动就业部门相关人员协助、全体教职工参与的上下贯穿、全员参与的就业指导网络。通过就业指导网络,加强就业指导中心与各专业部组以及相关部门和班主任的联系与沟通,把就业指导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建立和强化校内毕业生政策与职业咨询、择业技术、技巧指导等功能,逐步完善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全方位服务的就业指导模式,有计划、有系统、有目的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二是把就业指导作为一门学科加以建设,从二年级开始,所有专业、所有班级都将《就业指导》、《创业指导》纳入教学计划,通过就业指导的系统教学,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促进学生正确自我评价,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抗挫折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引导学生学习创业的基本知识,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掌握科学的求职方法和技巧。我校要求所有同学在进入顶岗实习前必须制定完成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一部分同学能完成自己的《创业计划书》。同时,学校正在筹建学校职业心理指导中心,通过开展系列的就业辅导活动对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心理、目标定位和职业发展规划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从而帮助学生实现成功就业。三是强化学校与地方劳动人事部门及企事业用人单位的联系与沟通,积极作好人才市场调查分析,及时获取人才交流信息,促进学校就业指导与社会职业指导工作的有机结合,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就业咨询服务,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指导和帮助,适时组织供需见面会,双向选择,主动为毕业生“牵线搭桥”,多渠道、多途径、多层次推荐安排学生就业。四是加强对顶岗实习或就业学生的指导、服务、跟踪管理。学生初到就业单位,面对陌生的环境、工作的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角色转换和职业适应需要一段时间。为帮助学生走稳职场第一步,我校专门安排相关教师到企业驻守对学生的顶岗实习、就业进行指导与帮助,并通过跟踪服务与管理,及时处理解决学生就业中出现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处理问题的本领,使学生安全平稳地度过职业适应期,尽快适应企业文化,学会融入集体,从容面对挫折,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逐步成为社会认可的具有真正“独立资格”的“社会人”。

  五、加强人才交流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智能化就业工作体系

  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方面取决于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就业推荐,另一方面取决于就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因此,我校加强人才交流信息网络建设,通过互联网及学校的校园网,加入劳动就业部门或有关企业的人才网站,推进资源共享,加强人才信息交流,及时传递信息,引导学生利用好人才交流信息,并学会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求职。同时,我校就业指导中心还建立了学生求职电子档案,将学生资料如专业特长、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求职意愿、教师评价等汇总成表输入电脑。这样,对招聘单位的需求就可以先通过电脑进行“人职匹配”,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推进就业工作信息化、网络化。

  就业市场是检验学校办学质量最真实、最直接的晴雨表,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我校紧抓就业这条生命线,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主体”的职业教育观,确立“以德立身,以能立足”的人才质量观,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实现了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办学多年来,我校毕业生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基本功深受社会各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要招工,就到玉溪二职中”已成为众多用人单位的共识。在“立足玉溪,走出云南,迈向特区,面向全国”的就业思路引领下,我校积极拓展办学思路,拓宽就业门路,先后与玉溪、昆明、大连、深圳、北京、上海、苏州、东莞等地的诸多知名企业建立了学生实习、就业网络。在“玉溪·上海”(2007年12月)、“云南·上海”(2008年6月)两次中职教育校企合作暨人才交流洽谈会上,我校师生展示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综合素质令上海的企业界代表震撼和感动,“我们太喜欢这样的学生了,我们企业就需要这样的人才,欢迎你们到我们企业工作”……上海的企业老总们纷纷向我们的学生抛出了招聘的订单。目前,我校和世界500强企业上海欧姆龙、比亚迪、昌硕电脑科技、江苏熔盛重工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稳定合作关系,光大集团(中央企业)上海会展中心等企业还挂牌成为我校在上海的“实习实训就业基地”。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作为职业学校,我们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要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要坚定培养学生过硬技术、技能和全面发展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信念,要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专业技能过硬、有创业素养和自我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

来源:中国广播网教育频道    责编:邵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