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云南学校新闻
玉溪第三小学:朴实与创新同行
中广教育    06月12日 16:19
    滇中明珠玉溪,四季如春,美丽富饶,人杰地灵,生态和谐。“红塔山”遐迩闻名,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振奋全民,“三水归流”的壮丽人文景观谱写出经济社会的繁荣与和谐。市委、市政府牢固确立了“教育是玉溪腾飞的翅膀”的理念,教育主管部门按照“立足云南,面向全国定位玉溪教育”的发展思路,培植和造就了多所省内外知名、风格各异的名校,玉溪第三小学正是其中之一。

  玉溪第三小学位于玉溪市珊瑚路59号,自1986年9月创办以来,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水平逐步提高。现有教学班36个,在校学生2360人,在编教职工103人,小学高级教师占60%。学校是云南省一级示范小学,省、市、区文明单位,省、市首批绿色学校,云南省红旗大队,云南省红领巾示范学校,玉溪市雏鹰行动示范学校、养成教育示范学校、家长学校示范学校。曾连续十年在市、区组织的统考中名列同类学校之首。连续多年获目标管理一等奖。近几年受区级以上奖励:集体51次、师生个人853人次、发表文章78篇。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教师敬业、管理科学,是学生学习成长的摇篮。

  走进玉溪第三小学,你不难发现嵌于启智楼南墙形成于20年前的校训:树立理想、学有创新、文明守纪、艰苦朴素。你更能看到嵌于勤正楼北墙形成于3年前的办学理念:教学生一天,想学生一生;教好每一个学生,造福每一个家庭。短短23年的历程证明,玉溪三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实执行各时期教育政策,真实体现校训和办学理念。学校执着地遵循教育规律、客观地面对教育现实、竭诚地满足教育需求,形成了“朴实与创新同行”的办学特色。“朴实与创新”的六个亮点是:“五四式”德育工作模式、“精细化、牢固化”教学管理体系、“全方位开放”的师训科研制度、“日常化、多样化”体育活动惯例、“主动、互动”的校内安全机制、“双无式”后勤保障理念。

  一、朴实与创新同行,形成“五四式”德育工作模式

  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经过近3年的升华和凝练,玉溪三小形成了“五四式”(五个发展思路、四项实施原则)德育工作模式:

  (一)德育工作的五个发展思路——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以养成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以全校学生的凝聚力为轴心;以“三风”的升华为目标。

  1、用健康的校园文化熏陶和感染学生。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艺术在于使器物(物质和精神财富)能起到教育作用。依我们看,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周围的情景,用丰富集体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杜威说:“要想改变一个人,就先改变他的环境”。学校始终认为:校园文化建设既是一种文化氛围的创建,又是对被教育者心灵的塑造。

  一是班级文化建设拉开序幕。近2500名师生全员参与教室美化和“三风”建设,成效和特色层出不穷。通过开展“班级文化建设”主题活动,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陶冶了学生的高尚情操,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改变了学校的整体面貌。

  二是命名校内楼房。用“启智楼”、“博雅楼”、“砺志楼”、“勤正楼”、“恬憩苑”等名称替代原来的“第一教学楼”、“第二教学楼”、“功能楼”、“综合楼”、“教师宿舍”等名称,增添城市学府氛围。

  三是为校内植物佩戴“身份证”。用具有卡通动物雏形的底板和文字佩戴在植物上,为植物作全面介绍,拓宽了学生的科技视野。

  四是设计和制作具有玉溪三小特色的校旗和校徽,进一步增强德育导向。校旗和校徽的图案意义是:祖国大地上,壮丽的玉溪(红塔区)孕育“三小”,托起“三小”,引领“三小”,“红塔光辉”照耀三小前程。昭示学生:向着未来,起飞——为母校!为家乡!为祖国!

  2、用全面的养成教育评价和激励学生。一是坚持每生两周一次的养成教育评价和档案袋管理。二是坚持“双序结合、家校联合、全员整合”的工作格局。即:①少年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与“分学段评价养成”相结合;②家长参与养成教育评价,使养成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会;③全体师生员工把养成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点点滴滴和方方面面。经过不断尝试和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校情、特色鲜明、行之有效的养成教育之路,被市教育局、市关工委列为养成教育示范校。

  3、用系统的社团活动调动和发展学生。遵循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全面性、自主性、开放性、安全性的原则,按照“学生凭兴趣自愿组团、教师依特长全员设团、学校按实际创新建团”的方式,103名教职工全员参与,根据各自特长填写《学生社团活动项目申报表》101份,全校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填报《学生社团活动志愿表》,学校统筹规划组成8个综合社团60个社团小组,最大限度地满足2360名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望和活动欲望。

  4、用典范的少队组织引领和凝聚学生。一是高标准的组织少代会。参照党代会、团代会的模式,按照规范的程序开好3年一届的少代会,并增加就职演说和特长展示。二是建设好大队委员会。委员会设主席、副主席、主席助理,下设10个部、委、局等机构,由35名大队委员组成。每周星期三召开大队部例会,对大队委进行培训。大队委员每天活动在学校的各个角落,他们的身上体现着优良的队干作风:三条杠杆三分责任,尽心尽力,做一名大家信得过的好干部。一当火车头,样样事情能带头;二当孺子牛,热心办事勤奔走;三当水中鱼,团结队伍做朋友;四当智多星,能出点子会创新;五当小火箭,自动向上飞蓝天。三是把每周一的晨会交给了大队委,让大队委实行“四自”:自己设计议程,自己分头准备,自己主持晨会,自己总结评讲。晨会成为大队委展示自己才能的实践平台。

  5、用显著的德育实效塑造和成就学生。在省、市、区举行的各种集体或个人活动比赛和展演中,玉溪三小均获得第一名或一等奖。学校的德育目标是:师生精神饱满、情绪愉快、工作和学习自觉,校内外主客愿进三小门,乐在三小中,荣为三小人。

  (二)德育工作的四项实施原则——主体性、活动性、发展性、协同性

  主体性——通过教师的为人师表,带动全体学生“自主经营、自担责任、自我发展”;
  活动性——通过教师的积极铺垫,组织多种建立在学生志愿基础上的有趣活动,填补空洞的形式,满足全体学生的活动欲望;
  发展性——通过教师的努力探索,构建伴随低、中、高学段发展而发展的德育形式和内容,使学生的言行举止越来越受人欢迎;
  协同性——通过教师的统筹兼顾,努力使德育实效既突出班级个性,又融入年级共性,还体现学校“朴实与创新同行”的特色。

  二、朴实与创新同行,形成“精细化、牢固化”教学管理体系

  (一)课堂主渠道精细化的教学管理体系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老子的这句话给学校的启示是:从细处下功夫,以精致作文章。构建和谐、有效的课堂,必须从精细管理入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十字要求”:备课要“深”,授课要“实”,教法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作业要“精”,辅导要“细”,评价要“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特别制订了精细的课堂常规管理办法,其核心要素为:

  1、务实、深入备好课:以学科年级组为单位,集体开展“五多一评一反思”的备课研讨:多研究课标、多分析教材、多收集材料、多集思广议、多拓展延伸;集体评议;反思升华。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活动组织,备练习设计。

  2、扎实、开放抓课堂:建立了《为了我们的共同成长,本校教师推门听课制度》、《让我们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课堂开放周家长听课制度》、《互助联动的教学研讨制度》、《学生、老师、行政、家长月评课制度》。着力打造朴实无华、和谐有效的课堂。

  3、练习设计突出一个“精”字:练习设计以三多三少为原则,多进行开放性、拓展性思维训练,少做机械、封闭的练习;多进行动手及调查实践方面的练习,少做重复、简单的抄写性练习;多做灵活多样的趣味练习,少做单一枯燥乏味的练习。作业设计体现“六性”:整合性、合理性、典型性、开放性、对比性及层次性。

  4、作业批改突出一个“细”字:学生作业做到四有:有作业日期、有作业次数、有错题订正、作文有目录,教师批改做到全批全改、精批细改,以等级(优、良、合格、需努力)加激励性评语,低年级(一、二年级)作业要求画笑脸、哭脸、小红旗、小红花等激励性符号。作文做到“三评”,即自评、互评、师评。充分肯定学生,充分张扬学生的学习个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作业、教案检查突出一个“新”字:由原来单纯的行政检查改为学科教研组同伴互助提高的欣赏形式,参观后在老师们的工作手册上记录上同伴在备课和作业批改中最值得自己学习借鉴的做法,每月让同学们交叉参观其他班同学的作业,同学们像过年过节一样的兴奋,在无形、无痕中发挥了榜样、示范的作用,教案、作业检查改成了老师、学生互动观摩学习的形式,以达到取长补短,提高完善自我的目的。

  (二)学业成绩牢固化的教学管理体系

  1、关注差异、因材施教、分层辅导,让各类学生得到相应的提高和发展。根据不同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设计不同的练习、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及辅导小组,设计精细的辅导计划,指导辅导小组的同学开展兵教兵互助活动,让学生随时有疑而问、有疑而解,并让“小老师”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

  2、根据学生单元学习情况、期中学习情况、期末学习情况,认真进行教学分析及反思,反思教学的得失,反思学生出现知识缺陷的原因,并追踪填写各类学生转化表,制订务实可行的整改计划及措施、分层辅导、缩小差距、强化提高。

  3、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会学、乐学、爱学。从一年级学生进校抓实抓好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让学生从小养成预习的习惯、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读书就要动笔墨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认真改正错题的习惯、认真查阅资料的习惯、合作学习的习惯、动手实践的习惯、访问调查的习惯以及正确的读书写字的习惯。

  玉溪三小学生朴实的做人风格、良好的学习习惯、扎实的基础知识、全面的综合素质终究得到证明:学校曾连续十年参加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学质量监控检测,各项成绩指标均名列市、区同类学校第一名。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家长及社会各界的称赞及认可,也很受上一级学校的欢迎。

  三、朴实与创新同行,形成“全方位开放”的师训科研制度

  (一)开放式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制度

  2003年创办班主任论坛,每年一届,校内外班主任和教师以及社会人士热情参与。旨在为班主任搭建学习和发展平台,围绕育人大目标,探索民主、科学、和谐的班级教育管理机制,建立同事之间横向交流学习与分享,倡导教师自主发展,激励教师用爱心、耐心、恒心、学识和智慧为学生成长指路、引航。

  (二)开放式的校本教研制度

  以“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为目标,以名师引领名校成长为根本,以“朴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形成了“自主学习(成长)→专家引领(提升)→同伴互助(探究)→实践反思(成熟)”的校本教研模式。

  1、科学、客观地评价老师,充分调动老师们的创造潜能。学生需要赏识,老师也需要赏识。充分、全面地肯定教师的业绩,能给教师自信、能有效地激发和培养他们的事业心、责任心和荣誉感,消除他们的职业倦怠,荡漾着蓬勃的创造激情,以《教师赏识化目标管理方案》对每位教师进行全面评价,极大地调动了老师工作、学习、研究的内驱力,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2、制定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系列制度:《校本教研常规制度》、《校本教研奖励制度》、《优秀教研组评比制度》、《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课题研究奖励办法》、《信息技术培训制度》、《集体备课制度》。

  3、抓实分析与反思,实施“六个一”工程:每学年上学期每位老师完成一个最佳优秀教学设计,一篇最佳案例分析与反思,一篇最佳评课稿;下学期完成一篇最佳说课稿,一篇最佳教学随笔,一篇优秀论文。6年来,共有21篇论文发表在各级刊物上,160篇论文获国家、省、市、区一、二、三等奖,并编印了《乘着课改的东风,扬帆远航》的课改论文集。

  4、“三课”活动常规化,教学交流开放化。坚持不懈地抓好“示范课”、“研讨课”、“竞赛课”活动。每学期定期组织示范观摩课、学校研讨课、竞赛课、教研组人人上的研讨课,并邀请手拉手学校、友邻学校及部分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研讨。

  5、对口支援和友好交流。一是3年共派出骨干教师27人次深入千里之外的怒江州贡山县茨开镇中心小学课堂,以分散或集中的形式听课和指导课堂教学25节,还组织了教学观摩、管理研讨、课改讲座和少先队专题讲座34课时,培训教师1215人次。二是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多所中心小学建立长期的互动交流学习关系,两次接待14位老师到校进行长达1-3个月的观摩学习和交流。

  6、利用网络资源,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一是选派优秀班主任参加远程培训学习。二是教师建起了自己的成长博客,搭建了与专家对话的平台,有效的引领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三是鼓励教师从教育网站上下载学习资源及教学参考资料,拓宽了教师们的教学视野。

  7、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便于操作的《小学生语文学习评价手册》,开展了区品德课题组向人民教育出版社申报立项的科研课题——《品德与生活学生学习评价研究》,探索出了适合学生实际的《品德与生活学生评价手册》及《品德与生活学习过程评价表》,建构了一个较为开放的、科学的评价体系。申报了市级课题的研究——《体育课程与体育活动改革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一、二年级体育校本教材》。

  四、朴实与创新同行,形成“日常化、多样化”体育活动惯例

  除正常的体育课教学及活动之外,学校每天均有阳光体育活动和大课间活动。全体师生把体育锻炼作为学习、工作、生活的基本要求,摆正学习、工作、生活与体育锻炼的关系,自觉锻炼身体。

  (一)阳光体育日常化

  每天下午3∶45-5∶00,校园成为锻炼的园地、欢乐的海洋。星期一、二、四、五下午,全体师生或分年级或聚在一起,开展传统体育和玉溪民间体育锻炼。星期三下午,全校统一开展学生社团活动。

  (二)课间活动多样化

  每天上午8∶00-8∶15,师生集体统一做广播体操。

  每天上午9∶50-10∶10,师生集体统一交替进行3套自编自导的校本课间舞活动:一是保持了近20年的“大红绸带秧歌舞”——《欢乐中国年》;二是1年前形成的“快乐你我健身舞”——《歌声与微笑》;三是近期形成的“时尚少年健身舞”——《大家一起来》。

  五、朴实与创新同行,形成“主动、互动”的校内安全机制

  全体师生确立了“人人都是安全工作者,个个都是安全责任人”的安全理念,形成“积极主动、全员互动”的安全机制。

  (一)自觉、井然的活动秩序

  36个班,近2500名师生每天3次同时快速往返于教室和操场之间,均自觉按照“低楼层先入后退、高楼层后入先退、就近楼梯为首选、平时稍慢急时追”的安全原则入场和退场,从未发生拥堵情况。看到这一状况的领导和来宾赞叹:这就是高频的全天候的消防安全演练!这就是一幅流露着安全责任心的画卷!

  (二)互动、生动的安全体验

  一是邀请当地消防武警官兵进行知识讲座、官兵与教师及学生联合消防演练,进行别开生面的消防安全教育活动。二是走进消防大队感受消防队员紧张有序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三是与公安、卫生、电力等部门联合组织主题活动。四是建成覆盖校园每个角落的电子监控网,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扩充安全教育资源。

  六、朴实与创新同行,形成“双无式”后勤保障理念

  (一)超前筹备物资,无拖延现象

  按照“打造平台,服务师生发展;硬件到位,保障学校发展”的思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争取上级支持和社会资助,做实打牢物资基础。形成了“学校规划想在前、资金落实做在前、服务行动放在前”的工作格局,从无拖延现象发生。

  (二)科学利用物资,无闲置资源

  根据学校房屋及各种资源非常有限的实际,按照“统一整合、精心调配、合理安排、一物多用、物尽其用”的思路,正在实践和形成“无闲置资源”的理念和目标。

  当精彩纷呈的理念和广告洒满教育界的时候,当不胜枚举、令人欢喜的荣耀接踵而至的时候,当“本地出名、全省知名、国内有名”的赞誉纷纷到来的时候,玉溪三小依然清醒和执着,她依然呼吸着玉溪河畔清新的空气,她依然沐浴着千年红塔古朴的光辉。在创新中造就耕耘的力量,在耕耘中铸就朴实的风格,在朴实中成就幸福的人生,这是玉溪三小永恒的追求。就这样,朴实与创新同行。

  (云南省玉溪第三小学副校长 苏开俊)

来源:中国广播网教育频道    责编:邵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