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新产业发展催生新职业,新职业里更承载着时代的新意。不断涌现的新职业,为更多人提供了人生出彩的机会。
新职业前所未有地与个人兴趣相结合,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青年人在新职业赛道拼搏。央广网《中国就业新观察·遇见新职业》走近他们,倾听亲历者的讲述,揭开新职业神秘面纱,感受挑战与机遇。
手办在很多人的记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岁月流逝,手办总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损坏,为了让心爱的手办恢复成心中最初的样子,手办修复师这一新职业悄然而生。他们并不仅仅是修复手办本身,也修复了人们的回忆和情感。
实现玩具梦
副业变主业
“我这个职业还是比较自由的,他们叫我‘手办医生’,也叫我‘大伟老师’。我在北京从事手办修复有5年了,修复的案例过万,主要接一些手办破损、涂装、断件这些的修复。”王伟的工作室位于北京市昌平区东三旗村北七家镇的一栋居民楼里,走进这间20平左右的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大大小小、等待拆封的快递盒子以及各种手办,1平不到的工作台周围,颇有章法的收纳着修复手办所用的颜料、着色笔以及各种材料。
从小学习美术的王伟,毕业后只身前往北京从事设计工作。“业余时间我会做一些模型,来满足自己的爱好,因为小时候家里比较穷,很多玩具都买不起,所以小时候就有一个玩具梦”王伟回想起自己成为手办修复师的初心,“起初周围有好多朋友会找到我,让我帮忙做模型,后来就有一些修复收藏品的需求并且这个需求越来越多,于是我就发现了这个行业机会。”
通过手办修复,王伟不仅能帮助很多手办收藏爱好者解决困扰,更是在一次次的积极反馈中,收获成就感,找到对自我价值的认同。于是,北漂的王伟决定放弃自己的主业,发展手办修复这一副业。“起初家里也不是特别理解,总觉得我应该有个稳定的工作,不理解坏了的玩具为什么还要修,后来通过我的解释,慢慢地他们也‘入坑’了。现在我通过做手办修复,实现了我自己的人生价值,解决了基本的生活问题,也赚到了一些钱。”
谁会为手办修复买单?
二次元、收藏家、发烧友……
说起手办文化的兴起,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彼时随着一些动漫作品的全球流行,粉丝对于角色实体化的渴求催生了手办市场的初步形成。起初,手办多为限量发行,且价格昂贵,是少数发烧友的专属。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全球化贸易的发展,手办市场迅速扩大,生产技术的提升也让手办的质量和产量都有了质的飞跃,使之成为了一个庞大的文化产业。
王伟介绍道:“在我的客户群体中,来自‘北上广深’这些城市的比较多,总体来说比较偏年轻化,像‘90后’这个群体,当然也有一些是老收藏家、手办发烧友。我会先给他们展示一些我的修复案例,或者是一些相关经验来建立信任,也有一些老客户推荐来的,还有通过各种网络APP推广过来的客户。”
手办文化的飞速发展,激发出更多手办修复的潜在需求,涌现出例如玩偶修复网、手办原型网、玩偶修复论坛等一系列较为专业的互动网站,越来越多手办修复师在社交媒体或网络社区上分享自己的修复过程,交流经验和心得。
王伟也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修复过程
手办修复收费贵?
修复≠翻新
在王伟看来,“修复”和“翻新”完全不同,“很多客户一开始会不理解,为什么我这里的手办修复收费这么贵,因为在我看来很多东西在不断翻新的过程中,可能忽略甚至掩盖它原有的岁月痕迹和历史背景,而我更希望通过我的修复,尽可能保留这种痕迹,修旧如旧。”
为了达到自己对于“修复”的要求,王伟每天都会抽出时间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从客户与所修复手办之间的故事,到希望还原的状态,再到手办被赋予的情绪价值等都会详细的了解,努力和客户站在同一视角去看待这件亟待修补的手办,走近他们的内心世界。
“作为一名手办修复师,模型补漆、流胶、褪色、断件等都是你可能要面对的问题,首先你就得有过硬的美术功底,对色彩、工具的把握程度比较高,然后日常也要勤加训练,提升自己对美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在修复手办的过程中要具备细心和耐心”王伟说。
策划:徐芳、彭扬、果君
视频:李源、祖里
记者:吴佳怡
美术:魏星宇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