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与西安翻译学院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国际传播外语人才培养高端论坛”在西安翻译学院盛大启幕。此次论坛以“文明互鉴·翻译传播”为主题,聚焦国际传播外语人才培养这一关键议题,积极响应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全力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论坛现场气氛热烈,吸引了32所省内外知名高校专家学者以及权威媒体界友人齐聚一堂、共襄盛举。
(学校供稿,央广网发)
陕西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高进孝在致辞中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相互依存加深,文明交流互鉴意义重大。陕西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与古丝绸之路起点,在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上优势突出,对高层次国际传播外语人才需求迫切。面对技术浪潮与国家战略需求,我们要积极探索翻译教育变革路径,构建完善语言服务体系,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此次论坛搭建交流平台,汇聚各方智慧,将为人才培养提供“陕西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学校供稿,央广网发)
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副院长邢玉堂强调,本届论坛主题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凸显了外语尤其是翻译人才在国际传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当前复合型应用型高端翻译人才需求显著增长,翻译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要坚定翻译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信心,立足国家、社会和行业实际需求,坚持系统思维、多方共育,产教融合增强翻译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同时善用技术赋能,加快提升师生数字素养,更好服务国家语言战略和对外传播事业。
(学校供稿,央广网发)
西安翻译学院董事长丁晶代表学校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她表示,在全球化与数字化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国际传播意义重大。西安翻译学院作为西北外语教育重镇,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积极培养国际传播外语人才。建校近40年来,学校办学成果丰硕,荣获诸多荣誉。学校已连续四年举办该论坛,旨在汇聚各界智慧,探讨如何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外语教育面临新挑战。本届论坛聚焦前沿议题,期待集众智、凝共识,在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务实成果,助力外语教育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学校供稿,央广网发)
开幕式结束后,论坛进入主旨发言、主编论坛及相关平行论坛环节。来自全国各地20余所大学的60多名专家学者以及相关期刊的主编围绕“技术赋能下的翻译教学模式改革”“‘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语言服务与人才培养”“翻译与国际传播中的文化差异与调适”“翻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学校供稿,央广网发)
此次论坛的举办,为国际传播外语人才培养搭建了高端交流平台,对于推动外语教育教学改革、加强高端翻译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西安翻译学院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持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培养具有“外国语、中国心”的高素质外语人才,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贡献西译智慧和力量。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教育行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