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烟台,阳光洒满大地,碧海蓝天与绿树红花交相辉映,为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增添了几分浪漫与活力。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烟台城乡建设学校迎来了第13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的盛大开幕,同日,“心育空间”“烟钟百年博物馆”迎来揭牌,“技能报国”思政教育基地全面开放。
开幕式在庄严肃穆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全校师生肃立,共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敬意。党委书记、校长蔡沐禅在致辞中强调了学校坚持特色发展、重视思政教育的办学理念。他指出,学校以“技能报国”为主题,整合了“思政之光·闪耀世赛”基地、非遗工坊、烟钟百年博物馆、智慧建造工法楼等教育资源,打造了一个集思政教育、文化传承、技能培养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蔡校长进一步阐述了“技能报国”思政教育基地的重要性和意义。他强调,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学校的核心任务。通过思政教育基地的开放,学校将灵活开展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挑起责任重担,练就过硬本领。借助非遗工坊和“烟钟百年博物馆”等场所,学校建立传统文化研学基地,让师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先,“心育空间”进行揭牌仪式。针对新时代学生的心理状态,学校全面升级了用于心理教育与服务的“心育空间”,打造了个体咨询室、宣泄室、团体活动室等多个功能区域。这一举措旨在为心理状态不佳的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提高心理素质,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蔡校长表示,学校将持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紧接着进行“烟钟百年博物馆”的揭牌仪式。蔡校长代表学校向烟钟收藏家钱冠澎先生颁发“荣誉馆长”聘书,向美时嘉公司代表颁发捐赠收藏证书。这座博物馆作为“技能报国”思政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烟台钟表业的历史与文化,更是传承“实业救国”和“技能报国”精神的重要载体。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在“烟钟百年博物馆”的展厅里,展出了众多珍贵的烟钟文物和历史资料。这些展品不仅见证了烟台钟表业的发展历程,更凝聚了无数匠人的智慧和汗水。在这里,师生们可以深入了解烟台钟表业的历史与文化,感受“实业救国”和“技能报国”的爱国情怀。博物馆即将成为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
学校还举行了校歌发布仪式。这首由蔡沐禅校长作词、郭贤君先生作曲的校歌《建设心的家园》,抒发了在校学生的心声。歌词中“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爱恒精新的每一条路,沐光而光,技能报国,一起走向未来的蓬勃”表达了学校对师生们的期望与祝福,也凝聚了全校师生的共同愿景和追求。校歌是学校的精神图腾和文化象征,它将激励全校师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中去。
随着“技能报国”思政教育基地的全面开放,学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学校将充分利用这一平台,通过现场参观、技艺展示、亲身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爱国情怀和工匠精神。同时,学校还将加强与政府、企业、社区等各方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活动最后,嘉宾们参观了思政教育基地并合影留念。他们纷纷表示,通过参观、体验世赛基地思政长廊、非遗工坊和烟钟百年博物馆等教育活动,深刻感受到了烟台城乡建设学校对思政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以及学校师生们的热情和活力。他们相信,在学校的不断努力下,“技能报国”思政教育基地将成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平台。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此次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开幕和“技能报国”思政教育基地的全面开放是烟台城乡建设学校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学校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为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努力。同时,学校也将继续秉承“技能报国”的育人理念,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教育行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