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颐和园、故宫、长城、国家博物馆等地空前热门,接待了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小游客们。他们整齐划一,跟随老师的脚步,打卡京城著名景点的同时,也将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收入囊中”,度过了一个丰富而充实的暑假。这种全新的“旅行”方式,被称为“研学”,俨然已成为假期的“新顶流”。
某旅游平台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研学旅游产品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超30倍,7月环比前两个月增长280%。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今年3月发布的《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统计,2022年研学旅行人数突破600万人次。研学的热门程度,甚至让许多家长早在四月份就提前下手,早早安排。
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研学如何成为“香饽饽”?
研学,顾名思义,即研究+学习,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学习方式,通过实地考察、自主探索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知识,培养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知识和体验,增强对社会和世界的认知。伴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出台,许多父母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变化,研学让孩子们走出家门,行万里路的同时学习历史知识,提高文化自信,不失为一种提高综合素质的好方法。
事实上,研学在中国历史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孔子率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唐代兴“壮游”,李白年少时离开蜀地辞亲远游,南穹苍梧,东涉溟海;“唐宋八大家”中的人物也有着丰富的远游经历。而研学最近几年在国内行情的水涨船高,离不开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推动。
立足根本,回归研学初心才是高质量发展关键。
研学将文化知识与开阔视野完美融合,这是国家大力推进其发展,也是其得到家长认同并积极买单的重要原因。从课程策划到落地实施,研学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需要国家与市场的同步努力。可以看到,在当前研学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当下,依然有许多机构沉下心来做产品,回归研学初心,为青少年的求学时代留下美好的回忆。
以蓝桥青少推出的研学产品为例,其主要特点是将“榜样的力量”与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打卡地有机融合。在其产品设计中,青少年将游览故宫、万里长城之居庸关、故宫博物院、圆明园等地,探究与实践中国古建艺术,感受历史文化,培养爱国情怀。同时走进中国科学技术馆,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感受科技魅力,探索科学奥秘,学习科学精神,将古代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
同时,蓝桥青少的游学产品注重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管理与培养。营地内,将邀请“学霸”学长分享学习心得和学习经验,开展《我是这样管理时间的》等专题分享,并与知名大学的教授专家零距离接触,拓宽视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帮助青少年达到学习效果上的事半功倍。
据了解,蓝桥青少的研学活动主要面向7至16周岁青少年开设,而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也是其教育体系下的核心受益者。蓝桥青少在教育培训服务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全面赋能青少年成长。其业务板块包括STEMA能力评测、少儿编程等级考试、蓝桥教师赋能SaaS平台以及蓝桥留学等,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的青睐,尤其在计算思维、编程学习等方面,更具有显著的优势。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研学的价值有目共睹。未来的研学产品,必将是立足市场需求,打磨更具特色、更有趣味也更有诚意的产品,方能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期待未来蓝桥青少的研学产品更具含金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到更多知识。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教育行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