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昌平区,有一所纯农村公办小学——马池口中心小学,它不仅是昌平区规模最大的小学之一,更是德育工作的一面旗帜。学校下辖七所完全小学,拥有54个教学班和1265名学生,秉承“全面发展,办有特色,打好基础,学有所长”的办学目标,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马池口中心小学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北京市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在德育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德育为先,立德树人

马池口中心小学深知德育在教育事业中的首要地位,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学校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引领,将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培养具有爱党爱国爱人民情怀、具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新时代少年。

为了加强德育工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学期初制定详细的德育工作计划,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同时,学校还注重德育工作的专业辅导和专家引领,聘请校外专家进行定期指导,组织校内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和分享,不断提升德育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二、传承六艺,践行六礼

马池口中心小学在德育工作中,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六艺”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形成了独特的“六礼”育人体系。“六礼”源自《论语·学而》,包括耻、孝、悌、信、忠、礼六个方面,涵盖了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准则。

学校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将“六礼”文化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准则。例如,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结合“六礼”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班会、队会等活动中,学生围绕“六礼”主题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农村,用实际行动践行“六礼”精神。

三、课程育人,注重实效

在课程育人方面,马池口中心小学注重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学校将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形成了德育主体课程、德育渗透课程、德育体验课程和德育活动课程四大类课程体系。

德育主体课程主要包括道德与法治、班会、队会、校会等,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德育渗透课程则通过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的教学,将德育内容渗透到学科知识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德育体验课程则通过音乐、体育、美术、书法、劳动等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德育的魅力,提升道德素养。德育活动课程则通过社会大课堂、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等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德育的力量。

四、文化育人,润物无声

文化育人是马池口中心小学德育工作的一大亮点。学校秉承“传承六艺文化,做六礼少年”的办学理念,将“六礼”文化渗透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让文化成为滋养学生心灵的沃土。

学校注重校园环境建设,通过绿化、美化、文化等手段,打造了一个优美、和谐、充满教育气息的校园环境。在楼道墙壁上,张贴着《学生守则》、国学经典、文明礼仪用语等标语,时刻提醒着学生要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同时,学校还通过举办文化讲座、读书活动等形式,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五、管理育人,细化制度

管理育人是德育工作的重要保障。马池口中心小学在管理工作中,注重制度建设和执行力提升,通过科学、规范地管理,推动德育工作的落实。

学校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包括教师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经费使用制度等,确保学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学校还构建了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通过周评价、月评价、期末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量化考核,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关爱特殊群体方面,学校也做了大量工作。学校建立了“七色花心语小屋”咨询室,设置了“七色花”心语信箱,为学生提供了倾诉心声、解决困惑的平台。同时,学校还定期开展心理讲座和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难题,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六、活动育人,内化践行

活动育人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马池口中心小学注重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道德、提升素养。

学校结合传统节日和重大纪念日,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如春节期间的“送福小分队”活动,让学生走进社区贴春联、送祝福;清明节期间的“清明祭英烈”活动,让学生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国庆节期间的“祝福祖国”活动,让学生感受祖国繁荣昌盛的成就、激发爱国热情。

此外,学校还积极开展劳动教育、志愿岗位服务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劳动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未来,马池口中心小学将继续秉承“全面发展,办有特色,打好基础,学有所长”的办学目标,不断探索和实践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家校共育、社会协同的良好局面,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在马池口中心小学这片沃土上,每一名学子都将沐浴在德育的阳光雨露中,茁壮成长。他们将在这里传承六艺文化,践行六礼精神,成为具有爱党爱国爱人民情怀、具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新时代少年。学校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行在德育工作的道路上,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奋斗。

编辑:吴佳怡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