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这片教育的丰饶沃土之上,杭州市德胜小学宛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星辰,闪耀着独特的“德·胜”之光。多年来,学校将“万物育德,人以德胜”的校训深度融入教育教学的肌理之中,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阳光德乐少年,在教育领域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道路。

一、环境为媒,文化之景润心田

踏入德胜小学的校门,一块镌刻着“万物育德,人以德胜”的德胜石首先映入眼帘,它静静伫立,无声诉说着学校的文化根基与精神追求。校内的德字墙、德胜赋、“红领巾书屋”“紫藤廊”等景观错落有致,共同构成了独具魅力的“德胜十景”。这些景致不仅扮靓了校园环境,更成为生动的教育素材,于潜移默化中滋养着学生的心灵。

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开展“我的神仙班级养成记”活动。各班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特长,精心打造多样化、个性化的班级特色活动。其中,“书香班级” 便是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舒适安静的图书角为学生们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让阅读的种子在他们心间生根发芽。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二、精神铸魂,榜样力量引前路

德胜小学深知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积极倡导教师以身作则,践行高尚师德。教师们关爱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他们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师德的深刻内涵,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作为少先队改革的前沿阵地,德胜小学在党团队一体化建设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依托“小先锋学堂”的红领巾学院模式,学校聚焦少年儿童的思想引领和政治启蒙,坚持“一体四翼”的协同推进策略。通过开设红色基因传承课程、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实施分层评价体系以及营造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德胜小学致力于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基因”传承品牌,为学生的精神世界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三、课程赋能,多元融合筑根基

学校精心设计的“德乐”五育课程体系,全面覆盖了社会润德、智慧探学、身心育健、艺术尚雅、生活立能五大核心领域。在社会润德课程中,学校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维度,构建了德雅德育课程群及“六年十二”德育特色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体验中领悟礼仪之道,学会感恩,逐步树立起深厚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智慧探学课程则注重探索与发现,通过“美化校园里的一面墙”单元任务、“寻梦绿色,醉美科学”STEM 项目展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引领他们在探索未知中不断成长。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身心育健课程在国家体育保健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学生需求开设球类、操类、棋类等丰富多样的体育项目,同时配备自护保健与心理课程,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学校充分利用大课间时间,自编特色课间操,并开展拔河、“三跳”比赛等群体性体育运动,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培育学生的班级凝聚力与顽强拼搏精神。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艺术尚雅课程聚焦琴、棋、书、画四大领域,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与社团组织,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学校将德胜翰墨文化与德育品牌有机融合,打造“书道启智,翰墨润德”书画特色品牌,使书画成为德胜学子的独特标识。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生活立能课程以劳动课为基础,开展四级劳动达人行动,涵盖班级值日、校园劳动打卡、家庭生活劳动、社区志愿服务等多个层面。学校设置的25 个“劳动打卡点”、社区志愿服务点以及“德乐小农场”,为学生搭建了广阔的劳动实践平台,让他们在劳动中锻炼生活技能,培养责任感与担当精神。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在“万物育德,人以德胜”文化的熏陶下,德胜小学的学子们正逐步成长为 “有爱、会毅、能行”的阳光少年。这一文化不仅为孩子们的成长赋能,更成为他们内心深处的精神支柱,激励着他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努力遇见更好的自己。德胜小学也将继续坚守这一文化育人理念,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在教育的征程中书写更加绚丽的篇章。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教育行业信息,仅供参考。)

编辑:果君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