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为新时代的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紧接着,在今年8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也正式出台。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我们不禁要问如何把准新时代脉搏,奏响教育的最强音?对此,我们的思考是:追求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必须优化整体布局,缩小校际差距,抬高底部薄弱,焕发老校生机。弘扬教育家精神,探索集团一体化办学,就是对社会追求优质均衡教育的积极回应。
杭州市半山实验小学和明德小学,这两所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老校,自2020年起携手踏上了集团一体化办学的崭新征程。它们不畏艰难,孜孜以求,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打造出了一体化办学的“三个一”工程,成功实现了集团优质均衡的整体跨越式发展。
一、一个体制:坚定不移执行党组织领导
在推进集团一体化办学的过程中,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组织领导是核心所在。考虑到这个教育集团由两所各具特色的独立老校组成,他们采取了高瞻远瞩的策略,构建了一个以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为基础的集团一体化管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集团总支委被明确确立为两校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总支委打通两校组织壁垒,成立四个委员会,统一各项制度建设;统建四个党小组,夯实集团党建工作;统设六个校中心,推行两校一体化管理。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集团以党建品牌建设为核心,“一心三实”聚人心;以清廉学校建设为抓手,“五清五化”塑正气;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线,阳光仁师树榜样。在教育家精神的指引下,集团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如讲、唱、评、推等,成功树立了一批师德标兵。这些标兵中,有杭州市道德模范曹立云老师,有深夜为孩子写信的张本艳老师,还有被75岁爷爷手写千字言感谢的陈婷婷老师。他们作为典型人物,相互照亮,如同满天星辰汇聚成一团炽热的火焰,照亮了集团的每一个角落。
学校由此荣获了区“头雁支部”、清廉学校示范点以及“巾帼文明岗”称号。师德发光,师风闪亮,铺就集团优质均衡发展的底色彩妆。
一家文化:同心同德发扬统领性文化
两所老学校若要实现真正的一体化发展,离不开优秀统领性文化的引领。经过不断的磨合与融合,两校在价值观上达到了高度统一,进而催生了集团层面的统领性精神文化体系,并创造性地构建了“一体三翼”的阳光教育谱系。在这一框架下,集团深入践行“启智润心、以文化人”的教育家精神,通过夯实“行为德育”文化,为立德树人奠定坚实基础,绘就教育的底色;同时,创新“三真课堂”文化,强调真教实研,强化教育的本色;变革“智慧评价”文化,倡导赏识激励,为教育增添亮色。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当然,文化的引领作用需要借助创新实践这一重要载体来充分发挥。集团依托一系列教育教学革新项目,作为推动文化发展的有力抓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取得了显著成效,包括荣获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等一系列荣誉。在这些项目的引领下,学生们的德智体美劳综合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集团正是以文化人,以文化育,从而绘制出了一幅集团优质均衡发展的五彩斑斓的壮丽画卷。
一群明师:群策群力实现共生性成长
全面实施人才战略为集团的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集团精心构建了“四三”师培工程,以“阳光干部”“阳光明师”和“阳光青师”作为三大核心培养阵营,通过“三真课堂建设”“全科协同卷入研修”以及“周一听课你我有约”等三大实践路径,为教师们搭建了成长的阶梯。此外,还设立了“阳光班子读书会”“阳光名师大讲堂”和“阳光青师研究院”等三大平台,以促进教师的深度学习和交流。同时,创建了“入格”“提格”“升格”三大评价体系,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在全员的参与和全面的培养中,实现群体性、整体性的成长,有力地推动了集团教师队伍的蓬勃发展。
四年来,集团新培养了8位运河名特教师、18位中层干部和7名校级干部。近四年间,集团共有36位教师参与了区域内的交流活动,其中多为中层及骨干教师,为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大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专业精湛、凝聚力强、战斗力强的教师队伍,不仅是弘扬教育家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推动区域和学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最佳途径。这一举措为人才培养注入了强劲动力,有效盘活了集团的师资配置,为教育的持续发展和质量提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伴随着省现代化学校的申报成功,集团两校在四年间实现了从现代优质“3A级”学校到“4A+”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老校因此焕发了新生机。这一过程不仅彰显了全面培养、全体生长的教育理念,更为集团优质均衡发展谱写了崭新的篇章。(袁红强)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教育行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