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杭州市余杭第二高级中学(杭州市临平第二高级中学)积极探索,勇立潮头,紧扣时代脉搏,聚焦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探索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学校创新推出“学生领导力培养计划”,并通过一系列兼具深度与广度的举措,将德育与领导力有机融合,致力于为学生铺就一条全面发展的成才之路,力求培养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优秀人才 。
一、课题引领 筑牢思想根基
学校始终坚持以课题研究为引领,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路径,致力于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筑牢思想根基。其中,学校副校长张伟民负责的课题《四维四化:大思政课背景下课程育人的普高实践》成功获区级立项,这无疑是学校教育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该课题紧密结合大思政课背景,深入探索课程育人在普通高中的实践路径,为学校的思政教育指明了清晰的方向。
课题研究成果为领导力培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学校巧妙地与领导力培养深度结合,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和各类活动中。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让学生深刻理解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为他们未来的领导生涯筑牢坚实的思想根基。无论未来的人生道路上面对何种挑战,学生都能坚守正确的方向,勇毅前行。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二、多元活动 提升综合本领
1.党团竞赛 厚植家国情怀
为强化学生的党团意识,杭州市余杭第二高级中学精心策划并举办了“卓越杯”党团知识竞赛。此次竞赛吸引了超过80%的学生踊跃参与。学生们凭借扎实的知识储备和敏捷的思维,在赛场上展开了激烈角逐。在准备竞赛的过程中,学生们深入学习党团的历史、理论和方针政策,对党团的认识更加深刻。竞赛不仅让党团知识深入人心,更激发了学生们爱党爱国的热情。当学生们了解到党在历史进程中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时,内心的爱国情怀被熊熊点燃。这种热情进一步转化为实际行动,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与竞争意识,激励着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追求进步。
2.校园辩论 激发思维活力
“紫藤杯”校园辩论赛以“当代青年更重理想还是现实”等热点话题为切入点,为同学们搭建起一个展现思想魅力的广阔舞台。在20余场精彩对决中,500余名学生踊跃参与,各抒己见、据理力争。现场气氛热烈非凡,思想交锋激烈,智慧的火花不断碰撞,充分展现出当代青年的思辨风采。
在辩论过程中,学生们需要与团队成员密切协作,深入剖析问题的不同层面,运用逻辑思维组织语言、阐述观点。这一系列的思维碰撞和实践锻炼,在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同时,更让他们对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有了更深刻的思考。通过学校组织的辩论比赛,学生们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视野得以拓宽,思维也变得更加敏捷和灵活。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3.特色宣讲 传递时代强音
学校的“紫藤花宣讲团”由15名优秀学生和青年教师组成,他们怀揣着传播党的理论、弘扬时代精神的使命,积极深入班级和社团,开展了30余场精彩的宣讲活动,覆盖全校90%以上的学生。宣讲团成员以生动鲜活的案例为载体,深入浅出地解读党的创新理论,让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深入人心。
在讲述身边党员抗疫事迹时,宣讲团成员用细腻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将党员们无私奉献、冲锋在前的感人瞬间一一呈现,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党的先进性和党员的责任担当。他们巧妙地将党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贴近学生生活的鲜活故事,拉近了理论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引发了强烈共鸣,让党的理论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宣讲团成员们不仅在校园内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在各类赛事中大放异彩。部分师生在杭州市教育系统团干部主题微团课大赛中斩获二、三等奖;第一届宣讲团成员在杭州市微型党课大赛暨“共同富裕·青年说”中荣获一等奖,在“杭州青年说”宣讲大赛中荣获二等奖,还走进浙大,借助deepseek与虚拟王阳明对话。这些成绩不仅是对宣讲团成员的肯定,也进一步激励着更多学生积极投身于党的理论学习和传播中 。
三、专项培养 锻造精英人才
学校开展的“智勇班长”评比活动和“青苗班”培育计划,已然成为培养学生领导力的重要举措。在智勇班长评比活动中,学校通过述职汇报等多个维度对48名班长进行全面考核,班长们总结工作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学校的专项培养既提升了班长们的班级管理能力,又为他们今后在更大舞台上发挥领导作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青苗班”则聚焦于选拔具有领导力潜质的学生,为其量身定制培养方案,通过组织模拟学生会竞选等实践活动,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挖掘自身潜能,锻炼领导能力。同时,10名同学参与临平区教育局团工委“弘临”青苗班,在各类校园活动中发挥引领作用。这些骨干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成为校园中的榜样力量,带动更多同学共同进步,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四、校家社联动 助力全面发展
学校积极创设家校社协同发展平台,有序开展共建活动。通过校家社三方联动,既能弥补单一主体资源不足的问题,又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锻炼领导力,最终培养出兼具责任感、创新力和行动力的未来人才。
1.学校主导:搭建领导力培养平台
立足于学生发展所需,学校精心打造“职业生涯规划之家长课堂”特色课程。课程邀请来自不同职场领域的杰出家长代表走进校园,开设职业介绍与规划的主题讲座。家长代表们从自身职场选择、成长历程和发展建议等多个维度,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讲解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和具体策略,并围绕国家政策、社会形势等方面,为同学们提供了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2.家庭支持:营造健康成长环境
家校沟通是强化家庭教育力量与秩序的关键桥梁。学校创新编制《二高必会劳动项目》,明确列出烹饪简单菜肴、清洁家居等具体劳动内容,为学生在家中提供了清晰的实践方向。在节假日,学校还会布置特色家庭作业,例如要求学生为家人准备一次特别的晚餐,或是组织一次家庭大扫除并负责安排分工。
在执行过程中,家长做好引导与监督,记录孩子的劳动过程与成长变化,并及时反馈给学校。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在实践中真切体会到家人平日的付出,从而培养关爱家人的意识,主动承担起家庭责任。学生们逐渐明白只有每个人在小家中承担起责任,才能汇聚成推动国家发展的强大力量,实现从“小爱”到“大爱”的升华。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3.社会协同:拓展实践资源与场景
学校积极拓展校外生涯教育实践基地,有序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志愿服务,通过“做中学”的方式,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帮助学生实现从“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索”的转变,从“个体竞争”向“合作共赢”的跨越,以及从“理想化认知”向“现实化理解”的升华,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如今,在学生领导力培养计划的有力推动下,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不断成长,综合素质和领导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未来,杭州市余杭第二高级中学将持续深化德育与领导力的融合,坚持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更大的力量。杭州市余杭第二高级中学期待你的加入,携手共进,共同书写更加精彩的未来篇章。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教育行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