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央广网教育
>
招考通讯社
北京东、西城公布普通高中登记入学计划 共招420人
北京东西城5校试点登记入学!今年计划招生420人。
2025-03-26 13:40
合力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校园餐,学生吃得放不放心、可不可口,貌似微末,实则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该校教师介绍:“家长陪餐的目的就是让校园用餐‘透明化’,让‘突击检查’变成‘日常陪伴’,共同筑牢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2025-03-26 09:00
中国人民大学未来主校区将为通州校区
人民网北京3月21日电19日,中国人民大学新时代多校区发展战略会议召开,会议全面部署新时代多校区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指出,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学校多校区发展的政治意义、战略意义、发展意义。
2025-03-25 09:08
原始创新“沿途下蛋” 大科学装置成果转化步伐加速
国产超导质子治疗系统则是安徽合肥大科学装置“人造太阳”下的“蛋”之一。“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深入探索原始创新‘沿途下蛋’,加速大科学装置成果产业化步伐,积极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助力未来产业发展。
2025-03-25 09:08
福建:志愿服务结对,关爱残疾学生
为营造良好的扶残助学氛围,福建省残联、省委社会工作部、省教育厅和团省委近日联合制定《关于开展关爱残疾学生志愿服务行动方案》。福建明确,省内相关高校根据特殊教育学校及残疾学生的实际需求提供相关服务,帮助残疾学生全面发展和更好融入社会。对特殊教育学校残疾学生志愿服务,由一所或多所高等院校及志愿服务组织与特殊教育学校建立志愿服务结对关系,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对普通中小学校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志愿服务,由一所或多所高等院校大学生或社会助残志愿者与残疾学生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志愿服务;对高等院校残疾学生志愿服务,由残疾学生所在的高等院校学生及社会助残志愿者与残疾学生开展一对一或多对一结对志愿服务。
2025-03-24 09:03
AI融入教育,怎样才是正确的方式?
2025年是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开局之年,人工智能教育被列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教育部明确提出,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提升学生的数字化素养和创新能力。随着DeepSeek等高效能开源大模型推出,各高校加速接入大模型,支持师生开发学科类教学科研模型、打造个性化智能体等。张伟表示,在复杂的学科领域,如果AI模型生成了看似合理但实际错误的解释,师生就可能因此形成错误的知识框架。
2025-03-24 09:03
科技如何让食堂安全与创意同行?来看这些学校的探索
2025-03-21 08:56
东北林业大学:学生求职 AI“开方”
学生们手持简历,在智能终端与专家咨询区之间穿梭;一台台人工智能设备在3秒内生成多维度的简历诊断报告,不仅标注出内容匹配度、关键词优化等硬性指标,还能分析“职业形象定位”“成长路径逻辑”等软性要素。东北林大举办的“不落分胶囊课堂”“就业有话说交流沙龙”等活动也场场爆满。东北林大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春雷表示:“学校将继续整合资源,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举办供需见面会,扎实开展访企拓岗工作,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2025-03-20 09:17
培养创新意识 挖掘发展潜力
创新创业(以下简称“双创”)教育已成为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王洪才指出,开展“双创”教育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学会探索、勇于实践,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对此,孙宇认为,高校需进一步扩大“双创”师资队伍,应当让真正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人通过言传身教,提升学生“双创”技能。”孙宇认为,做好“双创”教育的重要前提是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让学生可以放开手脚,主动探索。
2025-03-20 09:17
【光明时评】人工智能时代,推进语文教育正当时
“通过对全国93所高校558个专业的调查发现,超过一半专业没有开设‘大学语文’,而且理工科专业开设的比例更低。”此前,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宁凌建议,高校全面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提高该课程地位,规范教材和大纲,提升教学质量。教育部在答复中称,下一步将指导相关专家组织开展调研,深入了解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情况,推动高校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从这个角度看,高校推进大学语文教育,实则具有以道德本位培育新时代国民综合素质的现实价值。
2025-03-20 09:17
声音
习声回响
一习话
声动中国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