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20日消息 自高校“强基计划”实施以来,教育部不断加大强基计划实施力度,高校也在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央广网教育主办的2023《直击高招·强基计划》栏目特邀请高校招办主任、专家向广大考生家长解读强基计划,介绍强基专业,分享强基政策。

王丽老师: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由央广网推出的直击高招栏目,我是南京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助理王丽,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进行2023年强基计划的分享。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南京大学历史悠久、享誉国际,作为“双一流”A类建设高校、985工程高校,南京大学始终以科学名世,现拥有35位两院院士,16个“双一流”建设学科、28个评估A类学科,14个拔尖计划2.0基地,共计培养了295位两院院士,被誉为“科学家的摇篮”。随着苏州校区启航、新生入住鼓楼校区,南京大学在坚持立德树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的道路上继续奋进。

为了培养未来科学家,教育部2023年的强基计划已经顺利启动,接下来我将结合咨询热点,为广大考生和家长重点说明填报南大强基几个重点问题:

第一,关于报名条件、初试复试安排、考核录取的要点。

第一类,综合素质和学业成绩优秀考生,南京大学的初试应考尽考,也就是说,考生只要正确完整的完成报名,都将获得初试资格。初试(6月12日左右)无特殊情况下,将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举行笔试。复试(6月14日左右)只有面试,校考成绩由初试和复试成绩组成。

第二类考生,是五大类学科竞赛银牌以上考生。免初试,复试单列考核,并且重点考核获奖学科知识。

最终以高考成绩85%、校考成绩15%得出综合成绩,确定录取名单。第二类考生只要综合成绩达到生源地第一类考生同科类最低录取分数线的,使用分列计划录取。

特别说明一下,强基计划和江苏省综合评价都可以选择报考南京大学,两者不冲突。

第二、填报事项的说明

1、关于计划:报名系统中显示的就是该省您选考科目限制下可以填报的所有专业计划。所在省份各专业计划数一定要进报名系统才能看见。请大家对南大多点诚意,一定要进报名系统,才可以查看到。不用担心计划数少,因为每个强基班30人左右,分到全国各省,自然都很少。

2、关于简章的附件中《南京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报考基本信息表》请拍照上传至报名系统“附加信息”处。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第三、强基宗旨与高考权衡之间的平衡点

教育部强基计划致力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南大强基继续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着力于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基础学科专门培养。大家有个基本共识“填报强基计划的考生是将来要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强基是培养未来科学家的”。目标明确、定位清晰的考生自然会倾心奔赴。

但更多的考生、特别是家长,虽然对基础学科很感兴趣,但是对兴趣能否持续以及能否支撑未来长期的学习和科研仍然存在担心,特别是在面临高考,这场对于人生至关重要的选择时,更加谨慎。多年高校招生和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经验,给大家两个个人建议:

一是,兴趣是伴随着学习的,也是可以强化的。某种程度上,我觉得把强基计划作为高考升学的一种方式,没必要过于指责。学习和科研的道路,除了爱一行干一行,往往也可以干一行爱一行。所以,只要您不反感基础学科,有学习的意愿,都可以去报名尝试。

二是,基础学科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艰深难学,很多时候,入了门,掌握了学习规律,越学越深入,越学越有意思。只要能够通过选拔,就要对自己有信心,家长们也要对孩子能够学习好基础学科有信心。当然,进入大学,都会有一个适应和调整的过程,如果发现自己真的不适合或者不喜欢了,也可以选择退出强基计划。大学校园的专业和发展路径还是相对宽松的。特别是“三三制”人才培养改革后的南京大学,通过课程、专业、发展路径的可自主选择,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复合交叉、自主宽广的发展天地。

另外,因为强基计划只能填报一所,所以大家很珍惜也很纠结,怎么选。是偏保守选择,还是选相较于自己成绩高一点的学校。南京大学是以初试成绩决定考生能否入围复试,因此,与以高考成绩决定能否入围校考的高校相比,南大初试的发挥则是关键影响因素。但最终高考成绩还是要占比85%,因此,大家在选择填报高考的时候,还是要一定程度上基于自己模拟考的成绩。

第四,强基计划的考试选拔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地方?

首先,初试的笔试内容:

报考数学、物理、信息学专业的考生初试科目为:数理探究,主要考查相关学科基础、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报考化学、生物专业的考生初试科目为:化生综合,主要考查相关学科基础,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报考汉语言文学、哲学、历史学专业的考生初试科目为:文学素养,主要考查学生的文学素养、综合素养和发展潜质。

那么,在面试环节,有没有什么可以努力的地方呢?在我写的《伴你高飞 高校视角下的高中生涯规划》的一书中,我采访了我们强基计划专业的几位老师,他们比较看重高中生哪些方面的特质呢,其中有明确解读。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第五,强基计划读研和就业未来的方向在哪里?

刚刚说到,大家容易因强基计划高深而却步,强基本研衔接培养机制带来高保研率的同时,也会有很多家长会关心读研阶段专业的选择问题。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以及我校人才培养的需要,强基计划保研还是保送本校本院研究生。但是南京大学以文理工医协调与特色发展的学科支撑体系,依托通识教育2.0体系,打造兼具思想性、学术性、交叉性的专业课程体系和跨学科研修平台,所以在本科阶段,同学们可以自由地学习、探索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现在的学科交叉融合十分普遍,强基计划专业又都是我校的强势专业,因此,基本每个拥有强基计划的学院研究生的专业方向几乎都能做到文理交叉、理工医交叉,所以,考生在本科阶段通过我们通专融合的优质课程体系和追求卓越的科研训练体系,发现自己的研究方向,选择自己心仪的导师攻读研究生。所以,家长不用过分焦虑孩子研究生阶段是否一直都是纯理论的基础研究方向,放手放心让孩子自由去探索去选择。

说到强基计划的就业,首先申明,强基不包就业,更不存在有些家长和考生担心的强制分配工作,自由择业。家长和考生关心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本博读出来后,是不是只能在大学做科研,未来年龄大了,就业会不会很窄。首先,在大学从事科学研究我相信这是一份非常值得且令人向往的工作。除此之外,我觉得大家对待博士就业的眼光要放开,相较于中国市场劳动力基数而言,博士依旧是非常紧缺的高精尖人才,因此,各行各业为了吸引博士人才都给出了非常良好的待遇的发展空间。比如,公务员选聘,企业研发、管理培训生、基础教育等等,我们都可以看待用人单位对博士研究生的青睐。因此,大家要相信知识的力量,人才的价值。特别是如果能够考入南京大学,在南京大学这样的学府,接受学术大师的指引,未来的发展一定非常美好。

欢迎广大考生与家长报考南京大学强基计划,我们在美丽的古都金陵等你。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编辑:郭彦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