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9日消息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在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央广网联合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邀请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育专家,做客央广网,一起看教育,一起为“赋能乡村教育 助力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基础工作,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重点、难点、着力点。教师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一个学校的教育质量不会超过这个学校教师的质量,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一直是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新时代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必将助力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助力人才强国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潘晓慧,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民族教育与多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郑新蓉共同探讨《打造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夯实乡村基础教育发展基石》。
当前,国家在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出台了很多利好政策。潘晓慧表示,据调研了解,乡村教师主要来自地方师范院校培养,乡村振兴最需要的就是各种人才,作为地方培养人才的关键学校,必须加大投入,提高教学质量,从根本上为乡村振兴助力。
潘晓慧建议,首先要加强地方师范院校乡村教师培养,地方师范院校要提升自身教育能力,让这些人才下沉到基层去。同时,要给地方教师们减负,让他们把时间用于钻研教材教法,提升教学质量。另外,要通过流动轮岗的方式,地方师范院校跟地方的中小学进行合作,采用“U-G-S”(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提升最基层的中小学师资能力。
在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乡村教育要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要把儿童教育和成人教育,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基础知识和升学知识的教育,农村发展的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在乡村振兴过程当中,打造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培养高质量的教师是首要任务。”郑新蓉说道。
郑新蓉关注“特岗计划”以来,随着国家对于教师的重视,教师各方面的待遇不断提高,报考人数越来越多。与此同时,郑新蓉表示,让更多教师愿意留在农村任教,情怀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以及相关制度不断优化。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