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009中国·淮阳龙湖赏荷旅游活动月>>寻根淮阳
中国淮阳历史锁定其为万姓之根
09年07月13日 08:28
  
    厚重的历史文化,决定了淮阳为万姓之根。图为淮阳县城东北为纪念神农而建的神农五谷台。

  2004年,当得知中华姓氏文化节在羲皇故都淮阳举办时,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欣然为文化节题词:“羲皇子孙文化与黄土同源,龙的传人科学和宇宙一体。”这样的题词,表达了一个科学家对伏羲历史地位的认同。

  事实上,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说,无论怎样褒扬伏羲的功德都不为过。

  在原始社会之初,人们群居杂婚,近亲婚育难以避免,伏羲认识到这种危害,制定了一套同姓不婚的嫁娶礼仪制度,从而避免了血亲通婚,实现优生繁衍。可以说这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进步,是一个划时代的变革。姓作为“远禽兽,别婚姻”的符号,成为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记。经过数千年的繁衍发展,至今中国历史上使用过的姓氏已有2.2万多种,其中一些姓氏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绝大部分代代相传,延绵不断,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纽带。可以说中华万姓同根,根在伏羲氏,而羲皇故都淮阳,正是中华姓氏最初的发源之地,滥觞之地。

  上古姓氏起源于“图腾感生”,其时人们不了解男女交媾生子女的生育奥秘,把氏族繁衍归之于图腾的意志和行为,认为氏族中的女性只要与图腾发生神秘接触,就可以感生而受孕。这样的认识,直到数十年前还在很多人心里存在。相传禹的母亲因为吞食了薏苡(一种植物),受孕生下禹,于是夏以薏苡为图腾,并姓“姒”;商的先祖契是因为其母亲吞食了燕子的卵而生,所以商人就以玄鸟(燕子)为图腾,并姓“子”。至于周人姓“姬”,据考证,是由于周族以熊为图腾,其始祖母踩了熊的脚印而生后稷,所以周人姓“姬”。姬字的“臣”旁原像“熊迹”之形。

  由于当时的子女“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姓是代表有共同母系血缘关系的氏族符号,即一个氏族名下的成员都出自一个母系祖先。“姓”属于会意字,用“女”和“生”组成的“姓”字,最早见于秦国刻石《诅楚文》,经汉代许慎最终定型。《说文解字》记载: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春秋传曰天子因生以赐姓。

  上古最早的姓,均带“女”字旁,如姬、姜、妫、姚、赢、姒等。

  姓的作用是“明血缘”、“别婚姻”,“女”人“生”了孩子,要表明这个孩子属于哪一族的,就给他一个“姓”。以现代眼光看来,“姓”最大的科学意义是作为选择婚配的识别。近亲结婚不利于优生,这种知识在中国上古时代就已具备。故《国语》说:“同姓不婚,惧不殖也。”《左传》也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用现代语言来说,这就是优生学,古人为了优生,发明了每个女人都要有姓的办法。

  至于“氏”的起源,则较为晚些。氏起源于父系氏族时期。“氏”的字义,历来有分歧。有人认为“氏”是象形字,早在甲骨文中就有,解释为木本,即植物之根,后来转注为姓氏的氏,取水之源头、木之根本的意思。有人认为“氏”指“支”或“枝”,氏与枝、支同音。《诗经。大雅。文王》:“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左传。庄公六年》:“本枝百世。”这里所说的支、枝,都是宗族的分支——氏。我们认为“氏”同“支”说有道理。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在《中国制度史。宗族》中说得明白:

  人类既知有统系,必有所以裹之。时曰姓、氏。姓所以表女系,氏所以表男系也。然及后来,男子之权力既增,言统系者专以男为主,姓亦遂改而从男。特始祖之姓,则从其母耳。周制,始祖之姓曰正姓,百世不改。正姓之外,别有所以表支派者,时曰庶姓,庶姓即氏也。

  也就是说,姓是大宗的族号、始祖的族号,氏是同一大宗(姓)分出去的支系——小宗的族号。例如,周朝初年平定天下后,封其同姓(姬)于鲁、晋、蔡、郑、曹、吴、魏等国,这些国名,便成为受封各同族的“氏”,但这些诸侯国仍与周共同姓姬。《通鉴。外纪》:“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氏最初只是贵族的专利,据宋代郑樵说:“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氏是封国赐邑的结果,诸侯、大夫因封国受土而得氏,于是造成了只有诸侯、大夫才有氏的尊荣,氏因而成为贵族的特征。

  但是,以氏“别贵贱”的作用,历经战国至秦汉,随着社会制度的发展而起了变化。秦汉以后,氏不再象征特权,平民不但有名有氏,且所用的氏大都因袭自周代,并开始与姓混而为一。这种演化的经过,清代钱大昕说得最清楚:“战国纷争,氏族之学久废不讲,秦灭六雄,废封建,虽公族亦无议贵之律;匹夫编户,知有氏不知有姓久矣。汉高祖起于布衣,太史公以上名字且无可考,况能知其族姓所出耶?故项伯、娄敬,赐姓刘;娥穔为皇后,亦不言何姓。以氏为姓,遂为一代之制,而后世莫能改焉。”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说:“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顾炎武《日知录》中说,见于文字记载正式将姓氏混用的,是西汉司马迁,因为他在《史记》中写秦始皇“姓赵氏”,汉高祖“姓刘氏”。

  这便是姓与氏的不同意义及其演化的经过。

  关于姓氏的主要来源和类别,《左传。隐公八年》有这样一段著名的话:

  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是。这段话虽不多,但归纳出了古代姓氏的五种主要来源:一、天子因生而姓;二、诸侯以封国为氏;三、侯国的庶支,以王父(祖父)的字谥为氏;四、世代有同一官衔者,以官为氏;五、受有封邑者,以邑地为氏。

  汉代应劭的《风俗通》则把氏分为九类:一、氏于号;二、氏于谥;三、氏于爵;四、氏于国;五、氏于官;六、氏于字;七、氏于居;八、氏于事;九、氏于职。而宋代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则把得姓受氏细分为32类。深厚的历史文化决定了淮阳为姓氏之源

  淮阳作为中华姓氏的发源地,说到底,是它的历史所决定的。淮阳古称宛丘,为太昊之墟、神农所都之地,夏为豫州之域,商为虞遂封地。西周分封诸侯,武王封舜后妫满于此,建立陈国。陈国是周首封十大诸侯国之一,也为淮阳留下了“陈”的名号。战国时期,楚灭陈,楚顷襄王徙都于此,陈城为“郢陈”。

  陈地成为中华姓氏的重要起源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历史和文化条件。从历史上来说,陈地(淮阳)是姓氏肇始时期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

  据了解,姓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时期,氏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姓氏起源与先民们的图腾崇拜有关。而传说中太昊伏羲和女娲所处的时期,正是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化的时代。太昊伏羲氏和女娲氏的主要活动区域在陈地。

  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公认的人文始祖,古代一些谱学专家也把许多姓氏的起源归于炎黄二帝。炎黄二帝的主要活动地区在中原。炎帝一族从姜水流域(也叫岐水,在今陕西宝鸡地区)向东发展,到达中原地区后,活动范围较广,陈地曾是炎帝旧都。西晋皇甫谧所撰《帝王世纪》是一部专门记述帝王世系、年代及事迹的史书,所叙上起三皇,下迄汉魏。书中记载:“炎帝初都陈,后徙鲁(今山东曲阜)”,“葬长沙”。据《淮阳县志》载:“相传东夷部落首领太昊伏羲氏都宛丘,炎帝神农氏继都之,则曰‘陈’,‘陈’名自此始。”陈地今存多处炎帝遗迹。

  实际上,陈地得名为“陈”,与炎帝继伏羲建都于此有关。《历代帝王陵寝备考》记载:“伏羲都宛丘,神农氏仍之,故曰陈。”《陈州府志》记载:“陈为伏羲建都地,神农氏因其旧而都之,故名之曰陈。”《续河南通志》曰:“古太昊之墟,为宛丘之地,神农都之始为陈。”

  炎帝带领部属从游牧生活转为农耕定居生活,因而炎帝以“神农”为氏。《白虎通义》说:“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

  炎帝在淮阳的遗迹有神农五谷台,在淮阳县城东北5公里,相传为神农氏试种五谷处。《史记索隐》记载:“今淮阳有神农井。”神农井在五谷台附近。考古证明,五谷台是一座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在这里发现了石镰、石锛、石斧等农业生产工具,与传说中的神农氏时代大致相同。

  炎帝是姜姓始祖,姜姓是上古八大姓之一,分支很多,有60多姓,构成了中华姓氏的重要部分。

  商代成汤封虞舜后代虞遂于陈地,这是舜的后代首次在陈地得到封邑。到了周代,武王又将舜的后代妫满封到陈地,建立了陈国。周代是我国姓氏普及的时代,也是产生姓氏最多的时代。妫姓陈氏在陈地发展壮大,经历代繁衍播迁,又分化出胡、田、姚、孙、袁、王(一支)、夏、陆、车等60多姓,陈姓子孙遍布全国。

  古代“得姓受氏”与地理位置、人口多少和经济政治发展状况等条件有密切关系。陈地地处中原腹地、豫东要冲,兼有南北地理条件之长,具有发展农、林、牧、副、渔等多种经营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早在上古时期,这里就是我国原始农牧业的发源地,相传太昊伏羲氏在这里作网罟,教民渔猎,“养六畜以充庖厨”,开创了原始畜牧业;神农氏在这里“教民艺百谷”,开创了原始农业。从目前在陈地发掘的平粮台古城遗址和大量村落遗址看,远古时代陈地村落棋布,人口稠密,农牧业已有了相当水平的发展。

  远古时期陈地经济的领先开发,为周代陈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周时期社会安定,全国经济的发展以黄河、淮河流域为主要代表,作为十大诸侯国之一的陈国,其经济在原有领先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以麻纺织和青铜铸造业为代表的手工业也十分繁荣。工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商业的繁荣。陈地地处豫东要冲,疆域广袤,交通便利,南与楚国毗邻,东、北与鲁、宋、郑接壤,四通八达。《史记。货殖列传》记载:“陈在楚、夏之交,通渔盐之货,其民多贾。”说明春秋战国时期陈地商业的发达。

  由于陈地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发达的农牧工商业,先民在此聚族而居,繁衍生息,使陈地具备了中华姓氏主要发源地的先决条件。

  从文化上来说,陈地处在多种文化交流的中心地带,在文化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一般认为,中华早期文化由三大主体融合而成,这三大主体文化分别是华夏文化、东夷文化和楚蛮文化。陈地正处于这三大文化交流、融会的中心地带,西面毗邻夏、周的起源地,夏、周是在进入中原之后才真正发展壮大起来的;东面是夷人的发祥地,夷人进入中原,建立了商朝;楚文化滥觞于中原,承受了多方文化的滋养后,经陈地南迁江汉,与苗蛮文化融合,在南方发展壮大、孕育成熟之后,挺进中原,驻足陈地。春秋战国时期陈地为楚北方重镇,且作楚都38年。三方文化在陈地交流融合,形成中华文化的主脉。地处中原腹地的陈地,既是各早期民族文化的交会点,又是它们的争夺区。多方文化在这里融合冲突,多种血脉在这里混合交流,使它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

  人祖伏羲为万姓之根,古陈淮阳是万姓之源。据专家考证,淮阳,古称宛秋、陈州,是远古时期位居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氏的定都和长眠之地,是中华姓氏文化、中华民族“龙”和“龙文化”的发源地。淮阳春秋时建伏羲陵,祭祀活动延续至今。从古至今,太昊伏羲陵前香火不断,曹植、李白、杜甫、苏轼、苏辙等文人墨客来淮阳,留下了大量的诗句,尤其是每年农历二月至三月初三,这里都举行大规模的朝祖庙会,吸引海内外人士前来朝宗谒祖。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马凤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