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教育频道

天气预报|进入邮箱|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 教育频道 > 其他省市教育巡礼 > 湖南教育巡礼 > 湖南教育成就 > 正文

"义务教育法"20年:湖南教育这样走过

2010年09月14日 14:39来源:科教新报打印字号:T|T

  9月1日,又到开学报到时。对于那些穿着新衣裳,背上新书包,三五成群地走在乡间带有野草芳香的上学路上的孩子们来说,这是不寻常的一天。这一天,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实施。

  这是《义务教育法》自1986年颁布以来的一次重大修改。从1986年到2006年,《义务教育法》已走了整整20个春秋。20年,作为一个“历史单元”,陈列着这样的历史事实:中国的教育同中国人民的命运一样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也欣喜地探寻这样的话题:20年“义务教育法”为湖南教育带来什么?

  我们相信,会是震撼性的历史结论。

  (二)

  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普九”。这20年来,“普九”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任务,走过了壮阔的历史征程。

  把“普九”作为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是1986年以来,历届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共识。

  1993年,1997年,2001年,2004年,湖南省先后四次召开全省义务教育(基础教育、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制订了《关于加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决定》、《湖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若干意见》、《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等文件。这些文件都是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反复讨论的呕心沥血之作,是指导湖南省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请看:

  ----农村教育的人财物事统一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

  ----基础教育必须落实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基础教育的领导管理责任、发展责任、经费投入和教师队伍建设责任。

  有两个100%,可以作为上面引用两段话的鲜明注脚:全省100%的县市实现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教师的工资做到了100%由县级财政统发。这两个100%,加上湖南省建立和健全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机制、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学校建设保障机制、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的有效机制等,为湖南省“普九”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三)

  “今天一个学生辍学,明天多一个贫困户。”这是“普九”当中刷在乡村墙壁上的标语。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这是“普九”的明确要求。为此,各地普遍建立“控流保学”责任制,建立和完善“普九”督导验收和年检制度,对“两基”合格县和“普九”先进县以及“教育功臣”进行表彰和奖励。这些举措使义务教育普及率有了明显的提升。1986年,全省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7.8%,流动率为2.05%。小学升初中比例为60.8%,年流动率为3.65%。而在2005年,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03%,辍学率仅为0.54%,小学毕业升初中比例为99.65%。更为重要的是,2002年全省122个县市区全部通过“普九”验收,“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基本上实现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目标。

  (四)

  数据也许是枯燥的,但它的雄辩性却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真谛:每一个孩子都有了读书上学的机会。

  家庭贫困的孩子读上了书。湖南省积极构建和健全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保障机制,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先后出台《湖南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办法》、《湖南省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实施意见》等文件,在省、市、县三级教育行政部门成立了中小学救助受援中心,开辟了“湖南助学网”,还成立了以省教育厅牵头、省委宣传部等18个省直部门单位组成的“湖南省经常性助学活动联席会议”。2005年,全省免费提供教科书范围由2004年的88个县市区扩大到所有县市区,免杂费补助范围由国贫县扩大到省贫县,全省共有175万名家庭贫困学生享受了免费教科书,205万人次免除杂费,31.6万人次享受了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全年“两免一补”共投入资金3.56亿元。

  农民工的子女读上了书。湖南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其中明确规定“城市各级政府要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依法接受义务教育”。同时,还专门出台《湖南省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办法》,确保农民工子女与城镇居民子女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权利。

  残疾儿童读上了书。湖南省创办了特殊教育学校53所,专任教师948名,让教育的甘霖普降到了成千上万盲聋哑孩子的心上。与此同时,湖南省还积极开展随班就读工作,保障低视力、重听、轻度智力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五)

  危房,作为历史留下的陈迹,是教育的心头之痛。危房不除,教育不稳;危房不消,政府不安。湖南省一直把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作为直接关系到农村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尤其是,2005年,省委省政府将危改作为“八件实事”之一,全年共投入资金11亿多元,完成危改任务268.1万平方米。另一方面,湖南省全面启动了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整合教育资源。通过努力,全省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05年,全省小学生生均校舍面积为7.7平方米,分别比1986年提高了一倍。而在危房率上,2005年小学危房率为3.91%,中学为1.9%,比1986年的6.42%和9.28%显著下降。

  与此同时,各级政府还加强了中小学校配套设施的建设,添置教学设备、器材、图书等,过去那种校舍不足、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匮乏的情况不复存在,学校内部设施配套基本到位,相当一批中小学配置了计算机、多媒体语音室、校园网等现代化教学仪器设备和设施。

  设施齐了,校园美了。在许多地方,校舍是最靓的建筑,学校成为最美的风景。

  (六)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长期以来,湖南省各级政府采取积极措施,认真落实教师待遇,切实维护和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九五”期间,教师工资增幅达30%,城镇教师人均居住面积由1995年的6.5平方米提高到2002年的12.69平方米,住房成套率由51%提高到86.1%,住房面积和成套率均高于当地居民的居住水平。自1986年以来,有数百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省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模范党员等称号。全社会尊师重教风气得到进一步发扬,教师正逐步成为受人羡慕的职业。

  (七)

  国家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加强教师培养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方面,20年来,湖南省也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在上世纪末,湖南省加大了教师教育改革与调整的力度,建立了新的教师教育体系,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师范教育格局,增强了教师教育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与此同时,积极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新教职工聘任制度和教师资格制度,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建立和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特别是,在1999年,沿用了50年的民办教师全部转为公办教师,中小学长期代课教师基本清退,师资短缺时代宣告结束。

  更为重要的是,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2005年,全省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8.94%和94.93%,比1986年提高28.33和65.89个百分点,其中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者达51.08%,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学历者达28.38%。

  德为师之本。湖南省特别注重教师师德教育,把师德教育贯穿于教师教育的各个环节,建立了师德监督和评议机制,涌现了一大批像胡昭程、胡社生、盘振玉等教育工作者的先进典型。

  (八)

  素质教育是这20年来涌现的新生事物。

  曾经有人说过:“素质教育的源头在湖南,在汩罗。”湖南人谦虚地说:“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工作。”

  在人造卫星往来穿梭的时代,汩罗人大写意地改写了教育的历史,写出了素质教育的新篇章,他们形成的经验,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湖南打开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广阔视野。

  ----切实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在全省中小学实施德育整体建设工程,完善了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加强诚信教育、养成教育和法制教育。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省122个县市区全部进入了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课程改革,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形成了“主动、合作、参与、创新”的课堂教学氛围。

  ----积极推进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取消了初中升学考试,小学毕业生一律实行免试就近入学,改革小学评价制度,在省级素质教育实验区推行“等级加评估”的评定办法,高考实行了自主命题,在省级课改实验区,进行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改变单纯以学习成绩评价录取学生的办法。

  ----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努力推进教育创新。全省共投入资金4.46亿元,建成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站点14781个。覆盖了全省农村的55%。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偏远山区的学生可以共享全国知名教师的讲课和辅导。

  ----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全省取消了城区中小学走读生早读制度,中小学取消了以编“重点班”、“快慢班”为目的的选拔考试,明确了共享公办普遍高中资源的民办学校停止初中招生,并坚决制止中小学争抢生源,大力加强中小学日常管理,保证了素质教育的坚强实施。

  (九)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积淀,但不利于交流和合作。推广使用普通话,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素质教育题中应有之义。20多年来,湖南省以学校为基础,以城市为重点,积极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近10年,湖南省成功举办七届推普周活动,成千上万的师生走上街头,开展板报展示,万人签名、文艺表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推广和宣传普通话。湖南各市州,以及50%以上的高校和70%以上的县市区成立语委办,形成了工作网络,湖南省还建立了三级普通话培训测试网络,基本落实教师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在2003年10月,湖南省开通了“湖南语言文字网”。

  据统计,全省共有70多万名教师、大中专学生、公务员、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及其他行业人员参加了普通话培训测试,有40多万名在职教师、10多万名在校学生获得了相应的等级证书。

  (十)

  对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加大扶助力度,体现教育的均衡发展,为此,湖南省多管齐下:

  ???组织实施农村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建立完善教育对口支援制度,全面实施市州政府所在地对口支援本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教育工程,广泛开展城市学校对口支援农村中小学工作。

  ----做好“义教工程”、“危改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以及“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少数民族地区夯实办学基础。

  ----改革预科教育,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加强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工作。----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切实解决民族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就读问题。

  数据表明,2005年,湖南省17个民族县的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比上年提高0.35%,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3%比上年提高1.84%。“普九”巩固提高取得可喜成果。

  (十一)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能够为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修筑飞奔的通衢。

  建立和健全督导机制,保证教育政策法规的落实到位,湖南省出台了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机制和县级党政主要领导教育工作督导机制,就依法保证教育投入、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制定了一套评估指标体系,评估考核结果作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作为其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开展义务教育执法检查,确保了湖南省义务教育优先发展,促进义务教育沿着法制轨道健康发展。

  积极开展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湖南省建立了省、市、县、乡、校五级综治工作责任制,切实为学校排忧解难,维护学校及周边的稳定。

  (十二)

  政府依法治教,教师依法执教,家长依法送读成为社会主流,社会上尊师重教成为时尚,捐资助学成为潮流,义务教育观念深入人心。这是20年来湖南省教育可圈可点的成就。

  我们为这样的成就而自豪,这样的成就也让我们产生理性的推断:没有《义务教育法》实施后全国人民包括湖南人民的实践,就没有今天新的《义务教育法》的突破和创新。可以说,新《义务教育法》源自《义务教育法》,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的实践孕育了新《义务教育法》。

  我们向贯彻《义务教育法》倾尽了心力的各级党组织、政府、教育行政工作者、广大教师以及全社会致敬,历史将铭刻你们对中国教育、对湖南教育立下的功勋。

  今天,大江东去,浪击长空。随着《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惊回首,我们倍感骄傲,又更加充满奋斗的豪情……

责编:琭琭
昵称;  中国广播网民生论坛用户请输入用户名,游客请输入昵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注册
查看所有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申明 |
电话:010-63878366、57470986 -- 传真:010-63878366 -- E-mail:ed@cnr.cn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