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教育频道

天气预报|进入邮箱|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 教育频道 > 其他省市教育巡礼 > 青海教育巡礼 > 青海教育新闻 > 正文

青海省互助县走“三结合”办学新路

2011年11月15日 09:26来源:中国教育报打印字号:T|T

  “小花猫,喵喵喵……”伴着悠扬的儿歌,近日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职业学校里,记者看到十几名残障学生正在舞蹈教室里那崭新的木地板上开心地跳着儿童舞。“注意手的动作,重复一遍,一二三、二二三……”正在给这些孩子教舞蹈的是县职业学校舞蹈系的教师张晓娟。职校教师为啥教起了残障学生?

  原来,在互助县,每年特校的招生规模都不过一二十人,办学规模小、经费少、学生少,如果单独办学,不仅办学条件难以提升,就连开展基本的教育教学也相当困难,几名教师,加上十几名学生,开了这门课,就开不了那门课。

  为解决特殊学校小、硬件设施差的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初,互助县将特殊学校与职业学校“捆绑”办学,走出了一条职校与特校相结合、文化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升学与就业相结合的“三结合”办学新模式。

  现在,职校和特校的校园占地近200亩,拥有学生1000多人。去年,学校新盖了3栋设施先进的教学楼,有舞蹈、缝纫、摩托车修理等各种功能教室,还配备有餐厅4间、宿舍楼3栋。能在这样好条件的学校学习,残障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别提多高兴了。

  职校和特校的总校长马生睿介绍说,职校将自己的优势学科、教师资源等与特校共享,成立了舞蹈、刺绣、手工制作等课外活动小组,培养残障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近年来,特校学生的刺绣、手工制作、书画等个人作品先后获县级以上奖励10余次,还在省残联的文艺汇演中获得三等奖。职校还为残障学生设立了烹饪、缝纫、刺绣、唐卡、计算机等专业,使他们在完成6年的小学教育后,能够进入职校学习并由学校负责安置就业。近几年,互助县特校学生的就业率都达到90%以上。

  “青海的财政收入少,95%的办学资金需要靠中央转移支付,如何把有限的钱用好?职校与特校联办不失为一个办法。教育质量上去了,残障学生有了就业出路,这就是最大的成功。”青海海东地区教育局局长朱秀兰说。

责编:小隐(实习)
昵称;  中国广播网民生论坛用户请输入用户名,游客请输入昵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注册
查看所有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申明 |
电话:010-63878366、57470986 -- 传真:010-63878366 -- E-mail:ed@cnr.cn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