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教育频道

天气预报|进入邮箱|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 教育频道 > 其他省市教育巡礼 > 青海教育巡礼 > 青海教育新闻 > 正文

青海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纪行

2011年11月23日 09:34来源:中国教育报打印字号:T|T

  玉塞咽喉,三江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在这里喷涌出第一股清泉。每年,这里流出的总水量达600亿立方米,成就了神奇的“中华水塔”。

  有水的地方,就有灵性,也会不断生长奇迹。2011年10月20日,青海顺利通过“两基”国家验收,实现了“两基”目标。这是青海近百年教育发展史上徐徐展开的辉煌一页。

  人口仅562万、国土面积72万多平方公里的青海,集中了高原地区、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等诸多特点和困难。尽管由于位于高寒的“世界屋脊”缺氧,但高原人怀揣近百年来普及教育的梦想,从不缺发展教育的精气神儿。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青海省把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来抓。2010年7月18日,青海召开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体会议,将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任务。2010年9月12日,青海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全省教育大会,吹响了青海未来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号角。一年来,青海省集全民之智、举全省之力,克服重重困难,不仅全面完成“两基”攻坚任务,而且稳步推进各项改革举措。

  初冬时节,本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神州行”采访组来到空气稀薄的青海。在广袤的高原牧区和边远的盐碱戈壁,采访组所到之处看到的是,一幢幢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一套套先进教学设备被运进校园。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环境最美的是学校,老百姓最满意的是教育,农牧区孩子与城市孩子同在蓝天下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3个“前所未有”,推动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11月初,当采访组抵达青海省会西宁的当晚,主管教育的青海省副省长高家龙和省教育厅厅长王予波正要赶往海西州,与来自全省各地的省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会合,对海西州委、州政府展开年度绩效考核,目的是要通过现场观摩,“检阅”一年来各州县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其中,教育事业发展是考核重点。

  这只是青海重视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在采访中,不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海南州,还是昆仑山下的戈壁新城格尔木,校长、教师和老百姓只要谈及当地教育的革命性变化,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兴奋和感动。

  人们兴奋的背后,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探索教育改革发展的坚持。面积大省、人口小省,群众居住分散,经济基础薄弱,办学条件落后,一直是青海教育发展的基本省情。但在青海省委、省政府领导眼里,正因为教育发展难,所以更能体现价值,更能获得跨越式发展的动力。

  自去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和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青海教育实现了有史以来的3个“前所未有”:省委、省政府重视程度前所未有,财政投入前所未有,社会关注前所未有。

  去年9月,青海省委、省政府根据省情特点,不仅及时研究制定了省教育规划纲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方案、教育重点工程实施方案,而且还专门印发具体的分工方案,将工作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地方政府。与此同时,参照国家做法,青海建立了教育规划纲要实施督查考评制度,将教育规划纲要落实责任作为省委、省政府重点督查内容,并成立了由主管副省长任组长,由省委组织部、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等15个部门组成的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

  这一年,“教育发展”成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大会小会上最热的关键词。省委书记强卫多次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强化责任意识,正确处理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未来,不重视教育就是失职,抓不好教育就是不称职,不增加教育投入就不是正确政绩观的思想。省长骆惠宁反复提出,对于一个地处青藏高原、发展相对滞后的省份来说,更应该把发展教育作为根本大计,为各族人民搭建走向富裕文明和谐的桥梁。

  去年以来,教育改革发展成了青海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的重点议题。在今年9月8日召开的全省贯彻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督导会议上,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就各州县教育改革发展现状,进行集中总结和部署。10月中旬,省委督察室、省政府督察室和省教育厅牵头,会同省发改委、财政、人保等部门组成3个工作组,分赴各州县展开专项督查,以强化地方党委、政府发展教育的责任意识。

  与全国大多数地区不同,青海教育发展的地区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以西宁、德令哈、格尔木为代表的城市地区,其教育发展处于基础相对较好的“第一世界”。农业区处于“第二世界”。牧区由于过去只有“马背学校”,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因而处于欠发达的“第三世界”。多年来,为了办学,青海大部分地区的教育发展始终没有走出“撒胡椒面”式的“水多加面、面多加水”怪圈。

  为突破西部教育崛起的发展困境,青海省主要领导一方面身体力行,调动各方面力量,统筹协调省内资源,加大教育投入;另一方面不断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相对于历史上每年全省以千万元计的教育投入而言,2010年无疑成了历史上投资最多、力度最大、办学条件改善最为明显、群众最满意的标志性年份。2000年至2009年,全省教育总投入36.95亿元,而2010年,全省教育经费达到94.92亿元,是过去10年总投入的两倍多。

  “在青海这样多民族、多文化、地域广泛的地区发展教育,单靠教育一个部门很难解决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必须发挥各方面力量,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教育思考和谋划教育。”青海省教育厅厅长王予波感慨地说,“这也是过去一年青海教育实现历史性突破、跨越式发展的一条实践经验。”

  去年以来,青海省通过调动和发挥社会各方面兴教重教的积极性,在全省范围内初步形成了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合唱”局面。一年来,省人大、省政协多次听取省教育厅关于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的工作进展情况,省政协组织主席视察团两次到全省各地巡视教育工作,并向省委、省政府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建议;省纪检、政法、发改委、财政等各部门,按照分工,“种”好各自的“责任田”。

  教育发展是一项关乎千家万户的复杂系统工程,仅凭“政府一头热”难以撬动改革。为此,青海省以“两基”攻坚为契机,动员各方面力量,在全省范围内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舆论氛围。

  采访组在西宁市、海南州、海西州等州(市、县)采访时,许多街道、文化墙上悬挂的各种教育宣传横幅、标语随处可见,而且当地手机短信、报刊、电视上都能看到各种教育宣传语。

责编:小隐(实习)
昵称;  中国广播网民生论坛用户请输入用户名,游客请输入昵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注册
查看所有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申明 |
电话:010-63878366、57470986 -- 传真:010-63878366 -- E-mail:ed@cnr.cn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