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教育频道

天气预报|进入邮箱|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频道专题 > 2011教师节 > 争议篇 > 正文

教育锐评:师德不存,何来感恩?

2011年09月09日 08:58来源:人民网打印字号:T|T

  开栏语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成为百姓时常议论的热点话题。当下,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怎样看待教育现状,人们的观点不尽一致。任何一项改革,只有既得到学生、家长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支持,又符合国家的要求,才能真正推行、取得成效。为此,人民网教育频道从今天起推出“教育锐评”栏目,每周一期,刊发社会各界对教育的看法和评论,旨在为教育改革提供来自民间的意见、建议和智慧。

  教育锐评:师德不存,何来感恩?

  周大平

  “感念师恩”是今年教育部为庆祝第27个教师节而举办的主题宣传活动。说到师恩,当年受到感动的学生们一定会想到以“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为座右铭的前辈霍懋征,一定会想到坚守“文道统一”、“目中有人”的于漪,也一定会想到被学生当成敬业又热爱生活的良师益友的孟二冬……

  时至今日,学生对老师的期待,无非是受到平等公正的对待,自尊心得到维护,潜在的优点得到发掘,每一次作业得到认真的批阅,在家访中与家长有正常的交流……一句话,学生会记住每一位有爱心、有责任心的老师,会为这样的老师陪伴过自己健康成长而送上节日的祝福。

  然而,一个饱受诟病的教育现实,却使许多学生的这种美好期待成为奢望。大行其道的“不输在起跑线上”,把教育变成了纯粹的解题技巧和考试技能的训练和比拼,使升学成为读书的唯一价值。这种教育模式对公民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平民教育的极度排斥,连让学生的未来能不能当个合格的公民都要画个问号。

  新学年伊始,媒体分别披露了三宗教育乱收费:北京市部分重点小学违规收取的单笔择校费达25万元,大大高于教委要求的3万元上限;安徽省教育厅依然强调,进入学校的教辅材料必须在省教育厅发布的作业目录里选择;海南省中小学的校服管理,事先未征求家长的意见,擅自以一市(县)一款取代一校一款。

  这些教育乱象均发生在省级教育部门的“规范治理”中,表明教育乱收费已从局部和个体所为向全局和整体集团化所为蔓延。如果有人以为种种教育乱象,不会对老师形象产生负面影响,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即使他们没有从中分得一杯羹,而选择洁身自好,如此“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身教会给学生留下怎样做人的示范?

  今年开学第一课上首发《中国少年儿童幸福成长宣言》。对眼下教育不公平的现实耳闻目睹太多的学生,如果没有从教师那里得到乐观、自信和担当而表达“我很幸福”,必然会被同学讽为言不由衷。

  去年倡议“不收礼”,结果被指加剧了家长对其他家长送礼的担忧。今年宣传“感恩”, 又被指老师成了家长对教育不满的出气筒。大多数成人都是家长,作为种种教育乱象的最大受害方,那种由于孩子在老师“手上”而不得不隐忍的无奈,理应得到社会的宽容。

  回顾近年频发的家与校、师与生之间的是是非非,无一例外可以归结到家长、老师都没有合适的渠道维护各自的权益。教育行政力量习惯于按照利弊得失原则做出的处理,往往导致家长对越来越多不再对教育负责的老师失望,师德不存,何来感恩?因此,以教师节为契机,推动各类学校切实建立教师权益、家长权益的表达与维护机制,要比“不收礼”和“感恩”之类实在得多。

责编:赵龙(实习)
昵称;  中国广播网民生论坛用户请输入用户名,游客请输入昵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注册
查看所有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申明 |
电话:010-63878366、57470986 -- 传真:010-63878366 -- E-mail:ed@cnr.cn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