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省级科创交流活动“广东省粤港澳青少年人工智能追梦营”嘉年华深圳闭幕。该活动由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主办,腾讯承办,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提供交流交融窗口,旨在促进湾区人才协同培养。活动同期举办的大湾区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多位教育界的嘉宾就人工智能在教育、科研、产业等多领域的前沿进展、发展范式、落地应用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度交流研讨。

(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现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字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曹培杰指出:“过去人才培养,注重读写算的能力。到了信息技术时代,要重点培养提问、引导、人机协同的能力。未来的人才应该具备理解人工智能、使用人工智能,同时善用人机协同共同完成某一个任务的素养和能力。”

曹培杰(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数字时代背景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才培养与发展方向面临新的要求,呈现出更加注重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跨界合作和综合性思维、实践和项目经验、创新精神以及持续学习和适应能力的特点。

教育部义务信息科技课标组组长熊璋围绕《人工智能教育的布局、变局与新局》进行了主题分享。人工智能教育的价值日渐凸显,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还能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通过人工智能教育,学生可以掌握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术,为未来的择业就业做好准备。如今,人工智能教育已被纳入义务教育新课标培养标准当中,成为我国信息科技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

熊璋(学校供图,央广网发)

在致辞环节,曹培杰谈到了对于人工智能教育需要把握的三个方面。人工智能教育落实需注重从内到外的扎实推进,包括师资能力储备、课程内容制定需根据新课程标准迅速做出适应调整。人工智能教学是一门极为注重实践的学科,仅靠单向的课堂授课,无法让青少年彻底理解数据科学、软件编程、算法设计、机器理论这些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方式,让青少年更好培养学习兴趣。然而,要充分进行实践教学,对硬件设备的要求极高,各类物联网设备、传感器、数字采集平台等高规格设备采买,也对各地的人工智能教育普及落地提出新的挑战。对此曹培杰进一步指出,需要通过数字技术的合理应用,赋能人工智能的学习模式变革、课程重构与教学场景创新。

如广州通过引入应用数字教学工具腾讯扣叮·虚拟仿真实验室,完成广州市1600所中小学学校的人工智能教学普及工作,此类数字教学工具通过数字技术为人工智能教育打造数字教学场景,有效摆脱硬件成本制约顺利开展人工智能教学课程,因这一普及成果也成功获评广州的2023年十大民生实事。据悉,该教学工具自研的引擎“织梦”,能高度还原机器人各部分硬件的模块与运行过程,打造高沉浸性与互动性的数字学习场景。同时在高精度实时渲染、高仿真物理规律模拟等游戏技术下,还能对重力、碰撞和摩擦力等物理作用过程进行充分还原,让孩子们在线上的学习场景中,也能真实感受到的物理因素对机器人组装、运行的改变与影响。在这一数字场景内,青少年学子们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所结合,充分理解物理相互作用对机器人组装与运行的影响,由此为学校省去了一大笔硬件采买和维护成本。

不只是广州的学校,借助“广东省粤港澳青少年人工智能追梦营”这一编程学习交流活动,腾讯扣叮这样的教学工具,还走进了包含沧源、吉安等地的全国300个地区,让更多欠发达地区的师生们也有机会开展人工智能教育。

助力人工智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数字科技的力量始终不可或缺。以腾讯扣叮虚拟仿真实验室为代表的数字教学工具,通过游戏科技的巧妙应用打破教学场景的物理限制,通过数字场景的延伸,降低人工智能教学相关硬件成本问题,也为人工智能教育带来更多的互动形态与多元内容,为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拓宽思路。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教育行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编辑:果君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